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居民生活污水分散排放等特点,分析了源于日本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槽。经过多年发展,日本净化槽技术日趋完善,在管理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撑并规范着净化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净化槽具有安装简便,运行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对净化槽的发展、现有工艺、新技术、应用及日本对净化槽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净化槽对中国特别是辽河保护区应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净化槽技术结合太阳能微动力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我国净化槽的利用率,对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净化槽的维护管理制度及应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国内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结合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在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的不足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净化槽技术在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日本的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技术具有安装简便,运行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农村污水分散处理.加强对净化槽技术的研究分析,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领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此介绍了净化槽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以及日本对净化槽所建立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同时对近年来我国引进、研发并在农村地区使用的各种净化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净化槽技术在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中存在的技术和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吃"进去的是污水,"吐"出来的是清水——2月23日,中日净化槽技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日本环保企业在现场展示的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为分散式污水处理工作提供新模式,为广东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净化槽源于日本并成为其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最为成功的技术。该技术于21世纪初引入我国,通过十多年研究及实际应用,江苏等发达的东部地区探索推进净化槽规模化应用。但净化槽应用仍普遍面临布局不合理、施工质量差、运行维护监管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设施保护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建议以保障净化槽设施有效运行为核心,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善净化槽设施规范化建设制度,严格净化槽设施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构建科学有效的净化槽设施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辽河保护区分散性污水排放特点,探讨推广人工湿地、稳定塘、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等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问题。对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解决对策,指出加强对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使其与生态、节能、景观等相结合是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军队营区分布分散且差异性较大,除少部分位于城市外,大部分位于农村、郊区,污水管网的缺乏使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被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所替代。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灵活性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方便,尤其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市场化,安装方便,建设周期短,投资省,是新兴的污水处理装置。针对营区污水处理的特点,对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在营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机遇和挑战分析,并以某营区医院废水为实例,介绍一体化处理技术在营区污水处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分析了利用分散式处理方式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优势,并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着重介绍了我国厌氧技术应用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入手,介绍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概念、类型及特征,分析了分散式处理系统存在着脱氮除磷、技术性能及环境友好方面的不完善之处。提出了加强脱氮除磷研究,实现生态化、节能化、景观化、省地化是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净化槽环保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容易安装,且便于管理,因而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得以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在简要介绍净化槽环保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净化槽环保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国内应用净化槽环保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我国58万个自然村中污水处理率仅为3%,2012年也仅达8%,未处理的污水总量是城市和县城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总量的1.5倍,分散式污水污染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阐述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概念和系统组成,指出分散式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从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自然生物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及优缺点,其中人工湿地、稳定塘、浮床、蚯蚓生态滤池、生态厕所等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建设费用低、环境影响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等优点,已成为新型、经济、环保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主导技术。最后提出了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适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威胁着农村的环境形势,针对农村生活污水产生、排放、处理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国内外八种典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及工程实例,指出因地制宜采用相关技术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康缇 《环保科技》2002,8(3):26-28
通过对从日本引进的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的结构、生活污水净化机理、特点的介绍 ,就日本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在国内的适用推广性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农村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为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农村污水的处理模式、处理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阐述了江苏省农村污水的处理现状和常用的处理工艺,总结了分散式处理模式、相对集中式处理模式和纳管式处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及特点,提出了黑水、灰水分开处理的新型农村污水处理模式,从投资、施工以及进水水质三个方面分析了分散式和相对集中式两种污水处理模式的差别,旨在为农村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中小企业生产废水、旅游景区污水、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以及突发事故废水等多种分散式废水类型,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处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投资小、处理效率高、操作管理方便、设备运行灵活的特点,既解决了不能并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源治理问题,又解决了不宜长期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问题.因此,加强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的技术设备研发,是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适合于家庭分散式小型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槽,通过逐步在净化槽内添加好氧、厌氧生物滤床,测定了各区COD和氨氮的变化,研究了生物滤床对净化槽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净化槽各区生物滤床的加入,抗冲击性能逐步增强,处理效果明显提高,当各区都加入填料且运行稳定时,出水ρ(COD)和ρ(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37.8 mg/L和9.64 mg/L,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陈伟  陈静 《环境工程》2014,32(8):15-17
分析了农村污水的特点及处理要求,总结了几类典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现状,重点介绍了抽屉式膜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抽屉式膜技术主体工艺为MBR,系统选用新型抽屉式膜箱组件,采用一体化净化槽形式,设备可模块化组合拼装,处理站实现无人值守,监控采用集中远程系统。经工程示范实例证明,系统出水水质可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工程投资、运行费用与常规MBR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漓江上游流域分散式农村污水排水量和处理规模小、时变化系数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等特征,设计应用ABR+梯级跌水曝气+人工湿地高效简易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为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本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的性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缇 《贵州环保科技》2002,8(3):26-28,31
通过对从日本引进的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的结构。生活污水净化机理,特点的介绍,就日本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在国内的适用推广性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与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从农村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环境目标要求等实际情况出发,考察分析农村生活污水产生、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全过程,就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方式提出了分散分质处理和分散混合处理两种系统,并对其组成、特点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几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实用技术,并对其工艺过程、技术特点、投资、运行费用以及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厌氧沼气处理技术投资省、资源化高;(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COD去除率75%~80%,吨水投资2000~3000元,运行费用0.1元,运行管理简便;(3)地埋式微动力小型二级污水处理装置吨水投资约2000~3500元,运行费用0.5~0.6元;(4)蚯蚓生态滤池、生态厕所管理方便,资源化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