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TechnicallntentionandlmplementationMethodsofEcologicalAgricultureAreaConstructioncaiQun;YangJingcun;CaoXuegen;GengGuosheng江苏省大丰市自80年代初提出建设生态县设想以来已近20个年头,其间历经理论探索、规划研究、试点建设、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等过程。通过实践,对生态农业县(市)建设的技术内涵逐渐有了较系统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并以其指导实践、运用于实践,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l生态农业县(市)建设的技术内涵大丰市生态农业建设在马世骏院土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整体、协调、循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包头市固阳县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探讨,通过试点就现状及发展方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研究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大力推进。在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会议上,江都市被列为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这对于江都市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县试点,应有明确的工作路数及工作重点。 1 明确生态农业内涵和试点工作目标 建设生态农业,目的是解决农村环境和农业持续发展问题;核心是要把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农业持续发展与改善大农业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内涵和特点有四: 一是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大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识别方法,建立了BP模型,以前人建立的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某县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标数据为实例,比较BP模型的有效性,得到的评价分类结果和指标优先发展顺序决策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重庆市抓住三峡库区建设千载难逢的机遇,扩大农业试点,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大足县采取规模化布局,基...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是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贫困带,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环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以自治区“九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试验研究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固阳县忽鸡沟乡大六分子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扩大林草植被覆盖率为核心,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环境效应和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和恢复退化天然草地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可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具有系统性、可控性、高效性的综合农业经济。云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根据当地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的特点布局,建设不同类别的、有云南特色的模式。由于它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巨大社会工程,因而应根据“高效、持续、稳定、协调”的思路和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的原则,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综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是以发展生产与保护资源相协调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工程的方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整体效益,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以同步发展、同步提高。章丘市本着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村能源等项建设密切结合的原则,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乡镇,试点面积达30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概况章丘市位于我省中部、济南市区东约50公里。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山区、半山区乡镇12个,平原乡镇10个,人口约97万人。…  相似文献   

9.
张从 《陕西环境》1996,3(1):36-38,6
延安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之一。本文通过延安市自然生态农业建设现代的考察,对该市生态农业建设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该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宁安农场生态农业建设为例,提出了发展我省生态农业的意义及治理措施,说明了发展生态农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阴山北麓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以固阳县忽鸡沟乡大六分子村为基点,应用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实施以林草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使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阴山北麓广大地区生态恢复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输气管线在敷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定量的预测八屋至长春的输气管线在施工期对管线所经过区域的土壤环境、农业生产、动植物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输气管线敷设可能引起生态环境的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输气管线在敷设过程中虽然对区域土壤环境有所影响,从而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且施工期的影响是暂时的,可恢复的,对管线所经过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不明显,生态系统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讨论,指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西部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只有抓好规划这个基础,制定强有力的建设措施,才能够建设好生态农业示范县,实现在富民的过程中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使县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根本性措施和切入点,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明确提出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区最大的基础建设,将我区建设成为祖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持续干旱和愈演愈烈的沙尘暴,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生态问题的广泛关注,并极大地激发了各族人民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6.
加强生态建设,是推动荒漠化治理进程的有效之策。文章从荒漠化的概念以及造成荒漠化的原因,分析了鄂尔多斯市荒漠化的现状。提出以生态建设为出发点,治理与开发并重,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更加富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草场,历史上水草肥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至今仍然在人们的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然而事实上,近50年来的过度放牧和人为破坏,导致草场大面积的退化,有的甚至沙化。政府部门虽然在2001年提出过建设“生态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但因草场破坏已十分严重,一时难以扭转局面。自2002年以来,草原上不断暴发的蝗虫灾害,已经给草原的生态环境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8.
南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据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组织的“南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考察资料,并参考有关考察地区提供的观测或调查资料,针对我国南方草山草坡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草山草坡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建设我国“常绿草地带”高效畜牧业发展的战略,并就草山草坡的开发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护海岸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持碳循环等巨大的生态功能。建设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牧交错带作为我国农业与牧业区交汇的桥梁和纽带,其生态系统突变和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在总结农牧交错带自然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土地利用格局驱动力及其演变对生态过程耦合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元素平衡与循环机制研究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基础理论和研究手段进行了分析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