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地震人员伤亡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地震灾害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十分巨大,本文对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及人员死亡的主要形式;接着,详细研究了影响人员伤亡数量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减少人员伤亡应当采取的几种措施,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由于我国地震震源较浅,人口密度大,地震的发生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震后根据地震参数和震区情况进行快速的人员伤亡评估,对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地震致灾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首先,对目前常用的三种评估方法,基于地震参数的经验模型,基于历史资料的震害矩阵法和基于性能的易损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然后,介绍了近几年出现的两种新方法,基于最优化方法的经验模型和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最后,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地震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地震都会给社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如果震后能迅速预知地震人员伤亡数量,这对挽救生命损失是十分有意义的。统计了近10年来中国大陆数10次强震、中强震灾害损失,根据影响伤亡的主要因素,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地震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使之可用于地震预警。  相似文献   

4.
地震人员伤亡易损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与房屋破坏状况有关。本文利用唐山地震人员伤亡及房屋破坏的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和迭代计算的方法,建立了地震人员伤亡易损性模型,并与现有其它几种地震人员伤亡预测方法作了比较,该模型在相同的误差条件下预测的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相关因素,分析了地震强度、建筑物抗震性能、人口密度、发震时间、地震引起次生灾害及地震预报与地震人员伤亡的相关性。按照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地震人员伤亡预测方法,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并用确定性方法中的建筑物破坏程度与人员伤亡关系法对鲁南地区进行了地震人员伤亡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 在总结各种地震人员死亡方法的基础上,对城市地震时人员伤亡的预测进行了研究,并以百万人口的城市为例,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人员伤亡的概率。由于资料和认识的不完备,本文的结果,只是一种估计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震人员伤亡指数与人员伤亡状态函数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定义了地震人员伤亡指数和初始人员伤亡指数,构筑了人员伤亡状态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震中烈度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估算方法,以我国1990-2006年间造成人员伤亡的破坏性地震为数据样本,结合国内几次大地震的震害资料,找出了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经过函数拟合与回归分析,提出了一个以震中烈度为主要参数,以震级和人口密度作为辅助参数进行修正的人员伤亡预测模型,并利用已有的地震实例进行了模型检验,证明其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王子平  苏幼坡 《灾害学》1998,13(2):75-79
唐山大地震对人的伤害是立体的,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建筑的倒塌.唐山市区被废墟埋压者中有约84%的人活了下来.唐山地震中人员伤亡情况的分析,对如何减少地震伤亡以及有效开展救灾活动,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区地震灾害损失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是我国地震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标准实施以来,云南地区积累了较丰富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以1992~2001年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灾害损失评估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地震灾害损失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地震震级与受灾人口、人员伤亡和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等方面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等同地震能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在空间上,由于各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等同地震能量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存在着地区差异性;(3)地震灾害损失随震级增大而增大,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其中生命线工程及其它特殊工程结构、重大工程设施、大型企业等的经济损失随震级的增大而以更大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11.
地震应急救灾与人员伤亡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讨论了近十年来城市型地震顺应急救灾和减少人员伤亡方面的新经验与新启示;和者们给出的地震人员伤亡旨烤和伤亡状态函数的概念,研究了应急救灾害行动与伤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生命线防震减灾系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生命线系统的震害预测和震害分析是防震减灾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空间管理分析功能,建立了基于GIS的生命线系统空间数据库,并根据生命线系统的特点,结合震害预测方法,在ArcView环境下集成了生命线防震减灾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云南省人员震亡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收集、整理了云南省人员震亡资料;在对资料可用性分析的基础上,以资料较为丰富的20世纪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云南省人员震亡的时空分布,探讨了震亡与震级、烈度关系,总结了20世纪云南省人员震亡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可供认识云南省下一轮强震活跃期人员的震亡情况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灾害现场救援大批伤员分类的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温世浩  周亚平  戴阳 《灾害学》2007,22(1):138-140
为及时准确地处理灾害现场的大批伤员,首先需要迅速实施伤员分类,因而各级参加灾害医学救援的救治机构,都应成立由受过分类训练的有经验的医疗技术人员和医疗管理人员组成的伤员分类组织,并配备必要的分类、急救器材。灾害医学救援应有统一的分类标准、规范的分类方法、统一的分类标志,才能使伤员分类工作进行得既快速又准确,使多数伤员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的时空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场调查、新闻发布会和政府部门报表等相关数据,分析了"5·12"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点,阐述了总人口、总面积、设防烈度和地震实际烈度等因素对死亡人数的影响,定量描述了报道死亡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给出了部分地区因不同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比例.  相似文献   

16.
Studies on the impacts of hurricanes, tropical storms, and tornados indicate that poor communities of colour suffer disproportionately in human death and injury.(2) Few quantitative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degree to which flood events affect socially vulnerable populations. We address this research void by analysing 832 countywide flood events in Texas from 1997-2001.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whether geographic localities characterised by high percentages of socially vulnerable populations experience significantly more casualties due to flood events, adjusting f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 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s indicate that the odds of a flood casualty increase with the level of precipitation on the day of a flood event, flood duration, property damage caused by the flood,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he presence of socially vulnerable populations. Odds decrease with the number of dams, the level of precipitation on the day before a recorded flood event,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localities have enacted flood mitigation strategies.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comments on hazard-resilient communities and protection of casualty-pron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Tumaco earthquake of 1979 shows a smaller number of deaths and injuries than in earthquakes of similar magnitude that have occurred elsewhere, which i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type of building. Most of the deaths were caused by a tsunami. Proportionally the mortality was higher in the 0 to 4 age group. Among the injured, most of the lesions were minor. Morbidity was higher in the over 45 years age group, and lower among the "under-fives." There was an evident need for a simple "disaster medical record card." Coordina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relief agencies could have been better.  相似文献   

18.
Baniel J  Ram Z  Kami A  Schindel D 《Disasters》1986,10(3):230-231
Toxicological mass disaster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past years and constitute a permanent threat in urban area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hospital planning, special consideration is required to treat a large number of poisoned casualties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Several unique medical aspects characterize toxicological mass disasters: casualties present a single disease entity with many "borderline" cases, most medical personnel are unfamiliar with the problem and casualties present a potential contamination hazard to the hospital. A hospital deployment scheme is presented recommending Decontamination, Triage and simple Treatment Algorithms to meet the medic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llenge of such a mass casualty situation. A further specific deployment scheme for treatment of organophosphorus agents poisoning is described to illustrate the principle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金江军  潘懋  杨志双 《灾害学》2007,22(2):73-76
随着人们应对灾害从过去的“被动救灾”走向现在的“主动预防”,风险管理成为防灾减灾领域一个热门话题。从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以及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内容,提出了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流程,探讨了城市地裂缝可接受风险水平。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城市用地类型开展易损性评价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首次提出了城市地裂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企业停减产损失预测和评估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庆东  迟克莲 《灾害学》1998,13(2):12-16
本文是文[1]的续篇。在文[1]中,作者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则着重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中的企业停减产损失的预测和评估问题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相应的预测和评估模式.所建立的模式既可用于灾前对企业停减产损失进行预测,也可用于灾后对其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