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习近平强调,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  相似文献   

2.
赵亮  王伟  孔锋  张磊 《灾害学》2024,(2):185-191
积极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区旅游项目评价对提升灾后重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旅游项目开展评价,结合“重建得更好”理念提出灾害多发地区旅游业韧性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结合灾区实际和数据局限性,灾区恢复重建项目后评价可依据恢复重建项目完工情况与投资完成情况来综合确定。评价得出绵阳市城乡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评价等级为良好,其中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区项目恢复重建实施情况相对较差;(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通过制定政策保障,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创新营销模式等途径振兴旅游产业,但由于特色旅游资源多处于复杂地质环境区域、灾后救援资源局限以及次生灾害影响促使恢复重建的效果降低。(3)结合“重建得更好”理念提出从旅游规划、结构韧性、防灾减灾、经济与生计、社会与心理、体制机制、法律规章、监测评估八个方面构建旅游业韧性发展路径。为实现灾害多发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分析不同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以便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振兴带动灾区社会经济的改善,提升灾后重建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经济恢复力研究已成为优化灾害综合风险管理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途径,经济恢复力如何衡量以及灾后重建资金对经济恢复力的影响如何值得研究,而基于经济学机理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为构建灾后重建资金、效率与灾后经济恢复力变化间的定量关系的模拟提供了新的方法。因此,以武汉市2016年7月6日期间大暴雨洪涝灾害为例,利用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动态评估模型,模拟重建资金与效率变化下暴雨洪涝灾害对武汉市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以及经济恢复到灾前所需的时间,进而定量评估其对承灾体经济恢复力与灾后恢复期的影响。结果显示:(1)灾后重建资金每提高100亿,武汉市灾后经济恢复力提高近三分之一,灾后恢复期缩短12%;(2)重建效率每提高约1/3,武汉市灾后经济恢复力提高略高于五分之一,灾后恢复期缩短11%;(3)两者同时提高则使其经济恢复力平均提高达四分之三,灾后恢复期缩短五分之一。研究结果能从灾后重建的资金与效率两方面出发,强调对承灾体经济恢复力的影响,并为政府灾后重建分配方案的制定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震巨灾灾后幸存者如何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是灾后救助的重点。在唐山地震30周年之际,对地震幸存者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结合个体的灾情背景与城市重建、生产生活恢复的过程,分析了地震巨灾幸存者灾后心理恢复力的影响因子。调查结果显示,灾害影响具备整体共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特点。通过分析实地调查数据,亲人伤亡程度、个体损伤情况、住房恢复状况是对灾民心理恢复力影响较大的3个因子。以家人平安为对照组,对家人轻伤、重伤和死亡3个研究组进行了比较;以自身安全者为对照组,对受压埋者和逃出建筑物者两个研究组进行了比较;以灾后6个月内搬进简易房为对照组,对六个月内尚未搬进简易房的研究组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家庭破裂、亲人失散会造成心理恢复极大的障碍,社会需要关怀失去亲人的灾民,尤其是孤儿;灾民消极态度与自身受伤程度明显正相关,随着身体的康复,灾民心理也能较快恢复;从地震棚搬入简易房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灾民的情绪稳定。对幸存者的灾后恢复研究有助于灾后救助和社会安定,为灾害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汶川8.0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科学选址的防灾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云  孔纪名  王成华 《灾害学》2010,25(2):140-144
汶川8.0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防灾形势严峻,灾后恢复重建的防灾关键就是选址问题。在重建前要充分评估灾害孕育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环境条件,有效避让破坏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同时对不可避让灾害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防灾从重建前的选址开始,科学选址,有效防灾,是选址防灾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徐玖平  王鹤 《灾害学》2010,25(1):98-111
灾后重建是在灾害体发生之时及发生之后,采取应急救援、灾害管理,以及灾后评估、救助、规划等一系列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可划分为前期应急重建、中期恢复重建及后期发展重建3部分。以自然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外关于灾后重建文献的基础之上,归纳了灾后重建的系统特征,介绍了灾后重建技术和实践的研究进展。灾后重建技术包括灾害分类分级、应急救援、灾后评估、灾害管理和重建规划5个方面,灾后重建实践研究分为地震、飓风、洪水和海啸4个方面,并对中外的灾后重建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对阿坝州经济增长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探讨了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灾害对人均资本、投资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了灾后人均产出动态。灾害使经济偏离平衡增长路径,使经济增长率提高或降低,但会重新回到平衡增长路径,预示灾害不会对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影响。恢复重建投资可以改变经济的恢复速度,恢复重建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可以提高经济体中的技术水平,加速经济发展。汶川地震后阿坝州第一产业增长率略微超过预测值,也超过了震前增长率;震后第二产业强劲恢复,增长率超过了震前水平,在产业结构中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增长率快速下降。分析了三类产业增长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16,(1)
为给我国震后灾区恢复重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评价标准,首先采用文献数据库和问卷调查法选取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来构建质量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然后运用区间特征根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选择四川省芦山县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小区作为评价对象,采用灰色相对欧几里德方法进行工程质量评价分析,计算出与不同评估等级相对应的灰色Euclid加权关联度,根据该模型虽然得出该小区重建质量为优,但是还存在一些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该结论与恢复重建实践过程相符,说明了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该模型存在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陈桂香  郭志涛  李江华 《灾害学》2009,24(4):134-137
在对汶川8.0级地震后绵阳市粮食基础设施破坏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恢复与发展并重、粮食基础设施节点与网络并行、推进行业整合和信息化的建设思路,规划了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的维修保障和重建发展项目,并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地震的应对与灾后的恢复重建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点。为研究灾后区域经济韧性和恢复效率,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韧性测度模型、超效率SBM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四川省内5个受灾县及其周边4个县进行灾后经济韧性指数和经济恢复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受灾地区经济韧性较高,在震后第2年恢复至震前水平;受灾区经济恢复以第三产业为主,发展其服务业是经济恢复的关键;各县的经济恢复效率在震后第2年开始上升,并逐渐超越震前水平,其中九寨沟相关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主要作用;技术进步是受灾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提出了一个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与预估的一般模型。根据地震次生火灾发生具有离散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采用泊松过程模型作为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的初始估计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时、场域分离的原则和贝叶斯估计原理,发展了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与模型,建议了动态危险性分析方法,经实例验证,本文所建议的模型与方法是合理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洪水灾后恢复重建行动与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洪水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 ,总结了中国洪灾灾后恢复重建的结构体系 ,并依此讨论了洪水灾后恢复重建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指出 ,应明确洪水灾后恢复重建与备灾和防灾的关系 ,并提出了洪水灾后恢复重建的结构体系与程序。  相似文献   

13.
国外几次震后火灾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后起火是国外几次大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国外几次震后火灾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引发震后火灾的主要因素及震后火灾的特点。震后火灾与生命线系统的破坏有密切关系,本文从震后火灾的机理出发,提出了用事件树模型预测供气供电系统引发震后火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震后特殊供水状态下的供水管网水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供水管网的抗震性能,是指供水管网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满足震后城市特定用水需要(需水量和水压)的能力.在地震作用下,供水管网中的埋地管线破坏位置多隐蔽、分散,加上震后救灾力量的局限和救灾活动的迟滞,难以迅速发现并隔离受轻微和中等震害的管线.另一方面,为了控制震后次生火灾的蔓延,又必须保证主干供水管网持续供水.在震后维修期间,供水管网处于特殊的供水状态--带渗漏供水状态.为了评价城市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需要进行震后特殊供水状态下供水管网的水力分析.给出了震后带渗漏供水管网的水力分析模型和程序结构,同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供水管网为例,演示了震后供水管网水力分析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建议了一个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模型。利用民事火灾的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率的修正公式。在此基础上建议了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亲以超越概率曲线的方法表达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6.
地震次生火灾虽是1种相对罕见的城市灾害,然其巨大的破坏力却逐渐引起广大城市防灾工作者的注意。为了有效防止和抵御地震次生火灾,构建了基于GIS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仿真系统,用于辅助防灾工作者预测和评价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蔓延、扑救和破坏过程。该仿真系统由4个部件构架而成,包括空间数据库、模型库、仿真中心和结果输出。空间数据库组织和收集城市中与地震次生火灾密切相关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仿真系统提供基础的数据源;模型库是整个仿真系统的核心,包括了地震次生火灾过程中3个关键阶段的模型,即震后起火模型、城市火灾蔓延模型和震后消防扑救模型;仿真中心是仿真系统的运行中心,实现数据和模型之间的集成,并提供完整的仿真方案进行模拟,并以表格、图件和报表的形式输出各种统计结果。这些统计结果可为防灾工作者的防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韩月鹏  高国英 《灾害学》1997,12(3):75-79
本文对伽师成丛发生强震的机因,伽师地震的预报以及地震灾害损失与应力场状态等给出了结果。并就伽师地区防震减灾对策和重建问题提出了讨论及具体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8.
张弓强 《灾害学》2012,(1):121-124
通过收集整理我国大陆显著地震灾害事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分析讨论不同经济体制下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Post‐disaster recovery is a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process. The authors conducted three real‐name follow‐up surveys at 1, 12 and 18 months after the Yao'an earthquake, which had a surface wave magnitude of 6.0. They also calculated recovery ratio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drew post‐earthquake domestic life recovery curves. Based on the recovery curves, the time trajectory of domestic life recovery takes on an approximate S‐typ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process. The recovery time process of domestic lif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emergency period (weeks 0–2(5)), early recovery period (weeks 2(5)–24), rapid recovery period (weeks 24–34) and late recovery period (weeks 34–60(80)).  相似文献   

20.
地震对人类影响及应对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银  周俊山 《灾害学》2011,26(1):118-122,127
每一次破坏性地震都给人类的财产、生命、身心、生活等各个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地震灾情因社会发展而加重.已有研究从地震灾后抢救、重建和防震减灾等角度进行,存在很大不足:应急研究频繁,长期灾后重建研究不足;政府支持角度研究多,非正式支持研究少;自然科学研究较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少,尤其是中国对地震的经验总结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