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最近研制成DX—1型多向干式凿岩孔口捕尘设备。这种设备可在下向、上向、水平及各种仰角等不同方向凿岩捕尘,弥补了GP—81型干式凿岩捕尘器单一下向凿岩之不足,并与其配套使用。使用这种捕尘设备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该设备结构紧凑,  相似文献   

2.
《安全》1995,(4)
这种除尘方法的特点是在局部密闭的产尘点中,安装利用压缩空气驱动的超声波雾化器,激发高度密集的亚微米级雾(d<20μm),雾迅速捕集凝聚微细粉尘,使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很快沉降在产尘点,实现就地抑尘。由于其捕尘机理与普通喷雾捕尘完  相似文献   

3.
微细水雾除尘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分析微细水雾捕尘机理及捕尘水雾凝并沉降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集微细水雾捕尘--凝聚、凝并降尘--惯性沉降分离为一体的含尘气流净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除尘效率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龙卷风原理进行捕尘的设备,同常用捕尘罩一样,其作用是将尘源散发的粉尘予以捕集、排除。捕尘罩捕尘效率与轴线上的负压关系非常密切,一般,负压越大,捕尘效率越高。 1.实验设备捕尘罩设备示意见图1。4根气幕柱均用镀锌板制成,柱长1000mm,进口断面尺寸为100mm×100mm。沿柱方向有一面倾斜达柱底,底的尺寸为100mm×10mm。在与斜面相对的面上作口琴状出口,形成射流,出口部分尺寸为10mm×5mm×6mm。柱上力求均布10mm×5mm的小孔,两孔之间用0.5mm厚的锌片相隔。设倾斜面的目的是为了让口琴式出口的射流风速相等。  相似文献   

5.
瑞典阿特拉斯科普科公司研制的DCT干式尘捕器,由旋风除尘器或撞击板加滤尘袋组成。据资料介绍,其捕尘效率为99.9%,对于5微米以上的粉尘捕尘效果几乎达100%。除手持式凿岩机外,其他阶段式凿岩机的捕尘器都装在台车上,随车移动,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由于采用滤尘袋捕尘,在含水的岩层中钻眼,含湿量每米钻孔达5公升以上时,不宜使用该捕尘器,以免粉尘粘糊滤袋而无法振落复原。在温度低于零下10.5℃使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辽宁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一种 GP-81型干式捕尘器。该捕尘器可用于开山爆破、巷道掘进、破碎大块岩石等作业干式凿岩捕尘。 该设备经国家劳动总局于1981年10月组织鉴定,认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并接近国际上同类产品七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结构系统 该捕尘器结构系统分本体和附属设备两部分(见图1)。 引射器是利用压缩空气流经喷嘴流出的高速射流,吸引并带动含尘空气运动的装置。它是捕尘器的动力部分。工作时,只消耗压缩空气本身的能量,而不需外加动力,在捕尘器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不少读者的要求,特再介绍几种磁力除尘试验装置供大家研究。 (一) 日本大阪大学从空气流中分离锰—锌—铁素体微粒时,采用了一种垂直流型磁力除尘装置,见图1。 将粒径为37—44微米的铁素体微粒,以常速注入空气流中。每立方厘米含10个微粒的空气流,沿着管道通过位于电磁铁两极间的一个磁力除尘器。该磁力除尘器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方管段,里面装有6层铁磁性不锈钢捕尘丝,捕尘丝直径108微米,捕尘丝间距1毫米,层距3毫米。上层捕尘丝和下层捕尘丝的位置相互居中错开。捕尘丝在除尘器中的填充率为0.31%。为了考查磁力除尘的效率,在磁力除尘器…  相似文献   

8.
由四川芙蓉矿务局所属的川煤五处职工自行研制的矿用自动快速捕尘器于日前喜获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 该捕尘器是一种利用放炮冲击波自动打开的风水联动喷雾捕尘装备,放炮前安装在煤矿井下巷道帮上,放炮后能在5分钟  相似文献   

9.
我矿是富含石 英脉的露天矿床, 矿岩中含二氧化矽在95%以上。在二次破碎和边坡修理工作中,小风钻产生大量矽尘,长期飘浮在采场中,对人危害很大。由于我矿地处高寒地带,不适合湿式凿岩。我们于1977年,在指挥部和矿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研制了小风钻干式捕尘器。经过现场使用,证明其效果良好,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移动方便,并可用于井下作业。 这套捕尘装置包括捕尘罩、引射器、除尘器及管路(见图1)。引射器一端与压气管路相通,一端由皮管和孔口捕尘罩相连。压缩空气在沿管路进入小风钻的同时,也进入引射器上部,并通过喷咀高速喷出,使引射器…  相似文献   

10.
国外非煤矿山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装运、溜井转运、破碎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小于7μm的呼吸性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作业环境空气中。工人长期吸入呼吸性粉尘,能引起尘肺病,严重危害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1干式凿岩捕尘当不能采用湿式凿岩时,必须采用干式捕尘措施,防止凿岩时粉尘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干式捕尘方法是中心式抽尘单机捕尘技术。干式泡沫捕尘法已在一些矿山进行工业性实验,待进一步改进后方可大量推广。该种除尘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泡沫的含水量及其使用寿…  相似文献   

11.
CLQ-15履带式潜孔钻车具有效率高、噪声低、钻具寿命长、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在铁路和公路施工、水电建设、中小型露天矿及国防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未带除尘器,工作时粉尘含量达到120mg/m~3,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危害相当严重。为此我们研制了CLQ-15履带式潜孔钻车的除尘装置,如附图所示,主要包括捕尘装置、输送软管、三相喷射器和惯性除尘器等四大部分。 1.捕尘装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便于钻车操作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采用固定式捕尘装置,即捕尘装置固定在钻车推进器的导轨上。  相似文献   

12.
水电部水电总局委托水电七局组织召开的01—30手风钻捕尘装置现场评审会,于1985年6月20~22日在四川省乐山市水电七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水电系统各工程局和省市安全环保部门等15个单位的代表25人。与会代表听取了水电七局第三工程处双革办公室作的关于“喷咀引射式及环形风腔引射式干湿两用手风钻捕尘装置”的研制报告,观看了使用手风钻捕尘装置的现场录像,参观了施工现场表演,并采访了凿岩工人。  相似文献   

13.
露天矿岩矿穿孔时的产尘强度要比一般工业性生产的产尘强度大得多。钻机穿孔,在100~300cm~2环形空间内,粉尘及岩碴排放浓度高达几百克至几千克每立方米。尘碴的粒径分布从几微米至几十毫米,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尘碴以很高的速度排出钻孔,排放条件相当恶劣,严重污染作业环境。基于上述事实,在捕集钻孔粉尘时,除尘系统往往都设有多个除尘器装置,分级捕尘。在诸  相似文献   

14.
在吸取兄弟矿山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改进试验,我们研制成牙轮钻机四级干式除尘装置系统。两个多月的运转,经历了雨天作业,钻孔2000多米,整个系统工作正常,捕尘效果良好。一、结构及工作原理干式除尘装置系统,是由捕尘罩、百叶栅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和脉冲袋式除尘器等  相似文献   

15.
煤层注水中水分蒸发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煤层注水的水分蒸发现象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注入水分蒸发的力学平衡公式 ;研究了影响水分蒸发的各项因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注水钻孔中添加粘尘棒 ,阻止注入水分过早蒸发的新方法 ,并进行了纯水和粘尘棒溶液在煤体中蒸发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双碳”工作的落实,改善粉尘污染严重的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隧道施工粉尘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包括通风排尘、通风控尘、喷雾降尘、抑尘剂降尘、除尘器捕尘等。总结了隧道钻爆法施工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除尘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掘工作面放炮是井下产生粉尘量大而集中的环节,一般情况下,放炮后每立方空气中粉尘浓度高达1300~1600毫克,同时,放炮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矿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也不利于安全生产。 放炮后的消烟降尘是防止尘害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自动喷雾器,大都存在着结构复杂、射程较小(一般都在5~8米以内)、使用安装不方便的缺点。90—3—B型自动快速消烟捕尘器是一种利用冲击波开动的风水联动捕尘装置。该捕尘器由受波盘、风水联动开关、雾状加速箱、喷嘴、圆定级等组成,外型尺寸长X宽二高=400 X 180 X 150(或480)毫米;重11…  相似文献   

18.
在采取水力消尘措施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采取水力消尘措施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凡是加水会引起产品水解或粉化的工艺流程,不允许采取水力消尘。对允许采取水力消尘的工艺流程,当过多加水而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时,应控制加水量。 (2)水力消尘装置应喷雾均匀,防止水滴溅落到工艺设备的运转部件上,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3)当水力消尘与通风除尘两种措施同时采用时,应装设橡皮挡帘,将喷嘴与排风罩隔开(见图1.b),以免把水雾吸进除尘系统。 (4)水力消尘的控制阀门,应与工艺设备联锁。 (5)为防止喷嘴堵塞,水中固体悬浮物的粒径应不大于3…  相似文献   

19.
压力渗流润湿煤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纯水和粘尘剂溶液,对不同煤质的压力渗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体的层理方向和溶液的力学特性对压力渗流润湿煤体的效果影响很大,在中、低压力下,纯水的压力渗流湿润煤体的效果远不能满足煤层注水的要求,注水中添加粘尘剂等改变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可大为提高相同压力注水润湿效果。  相似文献   

20.
湿式除尘机理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际气体绕水滴运动出发,分析和讨论粉尘粘性流场中的运动规律,重新探讨了水滴捕尘机理,补充和发展了现有湿式除尘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