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心脏是我们人体中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它主要是提供血液运行到身体的每个部位,并且维持着人的身体健康。经研究发现,我们在高温的状态下,尤其是炎热的夏天,一般会出现兴奋状态,心率也会加快,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工作量,因此在夏季一定要保护好心脏的健康。夏天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以下几个方面要多加注意。关注体重。夏季易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不足,心脏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的难度会增大。心脏病人应留意体重变化,如果出现体重持续增长、呼吸短促、肢体肿胀等  相似文献   

2.
唐凤碧 《民防苑》2009,(2):15-15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因此,学几招急救方法可以救急,以应急需。1.醉酒喝酒过多会引起呕吐,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强忍着。同时加强看护,以防摔倒骨折。如果醉酒者睡着了,要注意保暖,要仰卧,并且将头侧向一边,千万不要趴着,以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5,(6)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天冷时手冻僵了,如果马上在火上烤一烤,或热水里烫一烫,皮肤会立即由白转红,最后发紫,不但有胀疼的感觉,而且容易生冻疮。皮肤遇到冷,表面血管首先开始收缩起来,这样可防止身体里的热气散失。如果几分钟以后恢复温暖,血管又逐渐舒张开来,并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继续冷下去,不但表面的血管继续收缩,而且深层的血管也开始收缩,因为收缩时间过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结果血液流通不畅,皮肤发白,手会发冷发麻。这个时候如果马上把手放在火上烤一烤,或热水里烫一烫,结果表面血管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14,(10)
正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1)看: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2)听: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3)嗅:如黑火药含有硫磺,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等。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的什么地方(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附近的建筑物内外;(2)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  相似文献   

5.
许多有过大的外伤、动过手术或曾经骨折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风和日丽的晴日,旧伤一般没有什么不适,而当阴雨天气来临时,旧伤部位就会程度不同地发生疼痛;就四季而言,每当春天来临时,旧伤最易疼痛。  相似文献   

6.
自救方法     
<正>①树立信心:如果地震时不幸被埋压,一定要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②改善环境:如果可能,要首先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  相似文献   

7.
饮料瓶装食用油饮料瓶大都用聚丙烯制成,其中含有一些乙烯单体。若用饮料瓶装植物油或者是酱油、食醋等脂溶性有机物,便会将瓶内对人体有害的乙烯单体慢慢地溶解出来。如果长期食用经过饮料瓶储存的油脂,必然会加速人体内脏器官功能的衰老退化,埋下祸根。  相似文献   

8.
视病情选医院一旦突然发生昏迷不醒、高烧不退、呕吐出血之类的重病,以及骨折、遭车祸之类的紧急情况,要毫不犹疑地直送大医院(三级医院)诊治。相反,如果是小伤小病,不妨去附近小医院或社区卫生机构,既可节省往返和排队的时间,又节省诊疗费用。同理,对于常见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类疾病、糖尿病、慢阻肺病、风湿病等,大都已有标准的治疗方案。这类病在不同医院诊治,几乎不存在医疗质量的差异,因此,完全可以省时省钱就近在地段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14,(9)
正自救: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行自救。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伤害。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土和压在身体上方的物件。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  相似文献   

10.
地震时人们可能受到物品摔落砸伤.房屋倒塌砸伤,水灾、火灾、滚石、泥石流,滑坡、毒气泄漏、危险品爆炸等伤害。从人们感受到地震到房屋倒塌破坏大约十几秒钟,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进行有效避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