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每年的世界人口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世界人口日的联合国主题是:紧急情况下的弱势群体;中国主题是:弘扬婚育新风,关爱弱势群体。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人  相似文献   

2.
人口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诸如地球上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都与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分布以及人口结构等问题息息相关,人口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应自觉地建立人口调控机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使人口规模和需求稳定在资源环境容量之内。问题一复活节岛是怎样由兴到衰的?复活节岛以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居民起源的神秘性、巨大的“毛艾”石像以及岛上文明的兴衰等,一直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神秘岛屿。近…  相似文献   

3.
汤向东 《环境教育》2006,(10):23-25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27年了,中国经济也增长了27年,但是,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经济高增长伴随着高能耗.这种增长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因为我国入口超过13亿人,而且大部分是农村人口,再按照以前那种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不仅我国和世界现有的能源无法保证供应,而且我国现有的国力都无法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13,(7):4
人口增长抵消可再生能源红利联合国日前发布新能源《全球跟踪框架报告》称,过去20年,人们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以及为民众提供基本电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上述进展所带来的红利没有满足人口急速增长引发的巨大的能源需求。过去10年,世界上有17亿人口使用上了电能,但与此同时,世界人口也增加了16亿,两者几乎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1,(9):10-11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预测,2011年10底世界人口将突破70亿。目前,全球每年新增人口7800万,其中95%的新增人口出生在发展中国家。地球人口的迅速膨胀,加剧了人和环境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王小东 《绿叶》2010,(4):11-17
所有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全是由于地球上人太多同时又都想过好日子造成的;人类生存进化的特性,也要求不能生育过多,因此,控制人口绝对必要。但是这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单单只让中国执行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新的世界的治理机构或新的世界治理模式,中国必须发挥相应的领导作用。人类靠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5日,联合国第40个世界环境日庆典活动将在墨西哥举行. 墨西哥拥有195.8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过亿的人口还有占全球约1.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王志彬 《环境教育》2014,(10):51-53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53%,年平均提高1%以上。《经济学》主编汤姆·米勒在2012年出版的新作《中国的十亿城民》中描述: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只有2亿,30年后,有整整5亿人离开家乡,迁入城市,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城市人口的总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2,(6):70-71
国际资讯联合国呼吁土地退化零增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近日发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做出努力。世界范围内有15亿人口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而流失。另一方面,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将在2030年增长50%,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则要增加1.2亿公顷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2,(6):70-70
联合国呼吁土地退化零增长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近日发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做出努力。世界范围内有l5亿人口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而流失。另一方面,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将在2030年增长50%,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则要增加1.2亿公顷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11.
环球扫描     
正空气污染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健康风险"空气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达700万以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执行总监Bjarne Pedersen在第九届更好的空气质量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清洁空气大会上说。联合国报告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10年,亚太地区城市化人口增加了10亿人,预计到2040年人口会增加到20亿人。到2018年,亚太地区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中,有97%的城市空气污染处于不健康水平。因此,当前急需  相似文献   

12.
环境备忘录     
《环境教育》2006,(5):27-27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2006年,联合国将其确定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作为响应,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将以“保护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占地球陆地面积47%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还生活着大约2亿人口。由于人类农  相似文献   

13.
《绿色视野》2008,(7):41-43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今年迎来的是第19个世界人口日。人口好像一面镜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真实的环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众多的人口与当今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口素质的高低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为此,本刊邀请安徽大学社会学系人口所王邦虎教授,对以上问题给予解读。  相似文献   

14.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5,(5):30-31
《世界的人口》是一堂比较典型的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地理课。就教材内容而言,由“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世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世界人口问题”三部分组成。从地理学科的地域性特点出发,“世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被列为教学的重点。因为这部分知识相对抽象,而教材中除了概括的字叙述外,仅提供了一张“世界人口分布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各种污染不仅威胁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高压之下,中央地方纷纷出手,利好消息不断。以奖促治、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环境开始"止血疗伤"。  相似文献   

17.
于宏源 《绿叶》2014,(12):40-4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牵头部门和权威性机构,本应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扮演首席协调者、重要知识提供者、国际环境条约谈判推动者等身份。然而,随着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和加剧,其组织结构、职权与功能已经无法适应全球环境治理的需要。2014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实现了联合国成员的普遍会员制,从过去的58个成员参与发展成为160个成员参与;更重要的是,联合国环境大会今后每两年举行一次,实现了环境治理在全球层面的机制化。当前,应按照2012年联合国"里约+20"大会的共识,加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协调作用,并加强它牵头开展联合国全系统环境战略制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条件。而人类为了更加美好地生存,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环境问题是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才逐渐出现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进化。…  相似文献   

19.
蓝楠 《绿色视野》2010,(6):37-41
<正>【案情】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而近百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不断升高,导致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地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这一变化对人类生  相似文献   

20.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3):4-5
国际动态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不久前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领导人需要关注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报告指出,当前全球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到2040年,世界人口数量将从70亿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