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现阶段,关于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还存在诸多亟待讨论的问题,没有形成定论。固相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填充密度差异对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而平均液层厚度可以综合两者的共同作用,因此可以基于平均液层厚度探究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原理。通过20组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及填充密度试验,得出坍落扩展度、V型流动仪随平均液层厚度变化情况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两个流变性能指标与平均液层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7、0.726,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与平均液层厚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再生砖骨料的取代率对再生骨料GRC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并进一步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粉煤灰、硅灰及再生混凝土骨料对GRC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GRC的强度随废混凝土取代率的提高先增长后下降,当废混凝土取代天然砂30%,可达到或超过天然砂GRC的力学性能;当粉煤灰取代水泥10%,同时硅灰取代水泥10%,废混凝土取代天然砂30%时,其抗折、抗压强度值最大。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资源化特性及路面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对粉煤灰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揭示出粉煤灰的不同成分和形貌对其资源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初步完成了消除不利于粉煤灰资源化的有害成分---碳的优化实验工作 ;进行了脱炭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的试验研究 ,并在路面修复工程中应用脱炭粉煤灰完成了试验路修筑工作。结果表明 ,将粉煤灰进行脱炭处理 ,应用于混凝土工程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实际道路运营和技术性能符合路面工程的要求 ,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外掺料对植被混凝土根系生长和固土护坡的作用,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研究材料,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椰纤维与粉煤灰构建植被混凝土,测定高羊茅地下部根系的生长特征及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椰纤维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对高羊茅根系生长有显著影响。根系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及地下生物量均随椰纤维与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椰纤维掺量为0.3%、粉煤灰掺量为2%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未添加椰纤维的处理增加了31.39%、30.20%、30.57%、12.80%,分别比未添加粉煤灰的处理增加了42.17%、22.85%、16.48%、29.22%。椰纤维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的抗剪强度也有显著影响,基材的抗剪强度均随着外掺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在椰纤维和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3%和2%时达到最大值。综合评估显示,高羊茅根系在外掺椰纤维0.3%和粉煤灰2%的改良植被混凝土生长最好,植被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粉煤灰在印染废水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作了比较,实验表明,粉煤灰的吸附能力为活性炭的75%以上,成型处理对其吸附性能影响不大。粉煤灰吸附性能受pH及温度的影响;低温、碱性条件下,有利于粉煤灰对印染废水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城市污水底泥囤积及对坏境造成的污染,本文利用城市污泥取代部分水泥制作植草砖,研究了污泥掺量对植草砖的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粉煤灰对植草砖强度的影响;最后,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对植草砖所含的重金属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底泥植草砖的强度和耐水性都随着污泥掺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最佳吃泥量为12%左右;城市污水底泥植草砖早期强度随粉煤灰的掺入而降低,但粉煤灰的掺入不会改变污泥对其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主要对尾矿微粉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及混凝土掺和料进行可行性试验。尾矿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深度加工而成。根据试验结果,与粉煤灰相比,普通尾矿粉、特制尾矿微粉作为水泥混合材及混凝土掺合料,其性能优于粉煤灰,尤其是特制尾矿微粉性能更优,为尾矿用作建筑材料提供可行性依据,真正实现了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全固废无水泥钢渣重载路面混凝土的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佳  倪文  牛福生 《环境工程》2005,23(5):63-64,66
在完全不使用硅酸盐水泥的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以碱溶液激发钢渣、矿渣细粉、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粉制备胶凝材料,钢渣为粗细骨料全部代替传统天然砂石,配置路面混凝土。配置出28d抗压强度达44MPa,抗折强度达8.3MPa同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钢渣路面混凝土。进行重载路面工程试验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以粉煤灰漂珠为主要原料,加适当添加物和粘结剂而研制的保温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添加物和粘结剂的种类及含量对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对保温材料的耐水耐酸性能等  相似文献   

10.
对火电厂两大固体废物烟气脱硫石膏和粉煤灰在空气自然条件下的固结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与脱硫石膏的最佳质量比为3∶2;少量添加剂有助于固结材强度增加,其中硫酸盐类以1%Na2SO4效果最好,碱性添加剂以1%石灰为佳,添加1%*的盐酸可大幅增加固结材强度;此外,粉煤灰的含碳量和粒径对固结材强度有显著影响。粉煤灰-脱硫石膏固结材以电厂两大固废为原料,可利用工业废渣作添加剂,在空气自然养护条件下具有良好固结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填埋、铺路等对固结性要求不高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粉煤灰增钙渣水泥的最佳配合比及工艺技术参数。并介绍了该品种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为粉煤灰增钙渣水泥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云天化集团有限公司自备电厂为例,在该厂所排粉煤灰理化性能测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质量综合评价,并对其综合利用提出了初步建议:利用三、四电场的粉煤灰可作水泥活性混合材、制备低标号(≤325号)水泥和压浆材料I一、二电场的粉煤灰则可作混凝土和砂浆的掺和料、农用磁化肥等。通过努力,将云天化粉煤灰100%综合利用,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流化床飞灰在混凝土中大掺量替代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赵鸣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0):39-40,51
介绍了采用复合激发剂,对流化床飞灰活性进行激发,在混凝土中以流化床飞灰大掺量替代水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激发方法能够有效激发流化床飞灰活性,当飞灰替代水泥量为30% ̄40%时,不降低水泥的标号,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值与100%水泥的混凝土相当,且和易性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脱炭粉煤灰修复公路路面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利用脱炭粉煤灰和高效早强减水剂的“双掺”技术 ,进行了公路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技术研究 ;结果表明脱炭粉煤灰用于混凝土路面替代水泥量可达 2 0 % ,较好地解决了公路路面工程中直接利用粉煤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在生产中所排出的废弃物,粉煤灰的露天堆放一方面形成新的固体污染源,同时还要侵占大量的空地。因此,如何综合利用粉煤灰、研制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护自然环境、降低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用粉煤灰砌块代替黏土砖不仅可以解决处理大量废弃物的困难,又可以取得廉价的墙体材料。试验证明,粉煤灰砌块的物理力学性能较混凝土砌块有明显改善,能达到墙体材料的要求。由于粉煤灰空心砌块的迅速发展,对它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是目前能够替代黏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利用研究现状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粉煤灰的性质和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主要利用渠道仍然是水泥行业,同时指出,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环保型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托贝莫来石、沸石和多孔陶瓷型产品的开发将成为未来粉煤灰利用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稀硫酸侵蚀掺粉煤灰水泥砂浆的规律,对砂浆试块进行长期浸泡试验,用滴酸法间接测得腐蚀速率并结合偏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砂浆试块腐蚀速率各个因素。分析表明:pH值相同时,粉煤灰掺量0%~30%的砂浆试块的腐蚀过程符合浓度边界层溶解反应模型;试块的流动度与抗腐蚀能力呈负相关;掺粉煤灰并不能明显改善水泥砂浆的抗稀硫酸侵蚀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垃圾焚烧飞灰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作为危险废物的垃圾焚烧飞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对其进行处理处置的现状,从水泥固化、高温稳定化及化学药剂稳定化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总结目前国内外飞灰资源化利用途径的基础上,介绍了其4类再利用途径:建筑材料制作(水泥、混凝土、陶瓷、玻璃和玻璃陶瓷),农业利用(土壤改良剂)、岩土工程应用(道路、筑堤)和其它(吸附剂),并对以后的处理方向作了阐述,为飞灰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国水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能源使用CO2排放计算方法,将不同粉煤灰替代率下原料及能源使用引起的CO2减排进行核算.结果表明,与燃煤电厂产业共生可减排92.676kgCO2/t水泥.而粉煤灰替代熟料是中国水泥CO2减排的主要部分,与替代生料结合可产生最大CO2减排373.303kg/t水泥.另外,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形成混凝土的碳化作用,到2050年可吸收192.015kgCO2/t水泥.粉煤灰替代后,对余热发电变化及外购清洁电力使用比例增加引起的减排进行预测,发现此项举措可有效促进水泥行业“双碳”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