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系统思想和生态学原理,探讨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定量评价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规则,同时还阐述了这一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系统思想和生态学原理,探讨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定量评价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规则.同时还阐述了这一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使得探讨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于促使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因此有必要用生态经济学的系统观、价值观、区域观等基本观点注视城市经济发展;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手段,对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讨、模拟优化,并有意识地不断完善研究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河北省沽源牧场为例,用系统工程的模型方法探讨实现坝上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途径。作者采用系统动态模型作为主干模型,表现整个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反馈关系,用蒙特卡罗法模拟风蚀对土地肥力的影响,综合运用定性定量技术、系数模拟、灰色系统模型等方法进行预测,借助电子计算机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坝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势态和变化规律的“生态经济实验室”;并以实际工作经验和定性分析为基础,制订若干方案,根据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寻求农牧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相互促进,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19个区县(自治县)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方面选用20个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作出分类评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都市带动区、四川盆地边缘区、库区中部地区、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三峡库区前沿区.  相似文献   

6.
生态效率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定量描述环境和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核心指标,是评价生态工业园发展水平的热点.借鉴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的理论,依据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建立了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限制其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区内从业人员的生物资源需求以及电子信息行业和除三大主导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较低的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文明的涵义和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3(系统层、子系统层、单项指标层)×3(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评价体系,其中包括25个单项指标。对西安市1998-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整体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回归预测模型对西安市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行了预测,为西安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系统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及评价的方法,阐述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土壤健康在农业持续发展评价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在建立生态农业最优化模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邯郸市城—乡复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以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提出了“四环”发展战略,以促进城郊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和能值分析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经济格局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黑龙江省77个县(市、区)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时空动态视角评价了黑龙江省域及各县域的农业生态经济格局及其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996—2012年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林产品产出能值增长幅度较大。1996—2012年研究区的环境承受压力增大,环境负载率由6.61增加到10.21,净能值产出率由5.37减少到4.79,可持续发展指数由7.47下降到5.43,说明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正在逐年弱化。在空间格局上,黑龙江省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优于北部地区,但其农业生态环境水平和系统可持续能力低于北部地区。为了增加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需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载率,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逐渐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理论分析了定西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因果关系,建立了系统的因果反馈环,提出了该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模式和系统调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理论界一个常异常新的问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概念的探讨,揭示出介于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之间的“过渡循环”是两者相互转化的枢纽;并依此为基础,阐述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十大特征,分析了这一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包括生态资源、人类驱动和系统响应3方面17个指标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西柳城县的实际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当地自然生态条件较好,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生态系统运行依然正常。该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生态恢复力出发,引入PREE系统恢复力的内涵、特性以及研究意义;并从PREE系统结构确立恢复力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用极差标准化对数据标准化、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等评价方法。然后实例对西宁市PREE系统恢复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西宁市PREE系统恢复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各子系统对于综合恢复力贡献大小不一,经济子系统对综合恢复力贡献最大,其次是环境子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理论界一个常异常新的问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概念的探讨,揭示出介于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之间的“过渡循环”是两者相互转化的枢纽;并依此为基础,阐述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十大特征,分析了这一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包括生态资源、人类驱动和系统响应3方面17个指标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西柳城县的实际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当地自然生态条件较好,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生态系统运行依然正常。该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鹰  王克林  郭娴  赵双飞 《生态环境》2003,12(4):431-435
生态经济分区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文章根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了34个适合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研究结果将湖南省分为6个生态经济区和24个生态经济亚区,与实际相符。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建立农业经济生态系统良性物质循环及提高系统生产力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同步提高农业经济生态系统中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问题。因为只有使这两种效益同步提高,人们在农业投入和耗费一定量劳动的过程中,才能既能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系统能量的合理流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保持系统的生态平衡;又能同时产出较高的农业经济产品量和商品量,满足人门日  相似文献   

19.
1999-2005年上海市纵向时间序列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谌伟  李小平  孙从军  程曦  蔡婧 《生态环境》2008,17(1):422-427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衡量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指标.文章以上海为例,对上海市1999-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纵向时间序列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7年研究阶段内,上海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1.9035 hm2到2005年的1.8616 hm2,以2002年为转折点呈现倒U型变化.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仍远小于平均生态足迹值.反映了上海市经济生产生活强度远超其生态系统承载力,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并且人均生态赤字出现类似环境的库兹涅茨(EKC)曲线;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协调性系数指标以及生态缺陷度指标对于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反映了上海市从2002年开始出现良好转变趋势.通过对上海市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可以为上海市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结构元、结构链和结构网3个层次对石辛庄村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进行调控,并从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对该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效果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