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CDEGS软件,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以正三角排列的架空线路为模型,分析了相导线对地高度、相间距离、分裂导线的根数、分裂间距、分裂导线子导线直径变化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影响,并分别比较了大雨、湿导线和晴天时特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  相似文献   

2.
从220 kV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导线不同排列方式入手,分析不同导线排列方式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通过对相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在导线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两种方式下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探讨此两种导线排列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通过预测输电线路在导线相同排列方式下不同相序布置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今后的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方式从减小环境影响角度考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采取不同参数下送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影响工频电场强度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送电线路环评提供更加合理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的预测模式,分析不同技术参数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工频电磁场强度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及优化输电线路的架设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500k V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利用EFA-300电磁场强分析仪对某电网500k 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离地不同距离产生的电磁环境进行实际测量。测试结果显示,本次测试的500k 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结合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客观阐述了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和磁场的电磁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0/220k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场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压输电线路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按照《规范》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的说明,结合对输电线路下方形成的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值的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影响线路下方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因素,总结出几点关于类比线路选取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电磁环评中模拟类比线路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压输变电网的建设技术也随之发展提高,输电线路的架设方式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高压走廊,其中架空线路的架设越来越多的采用多回路同塔架设的方式。但人们也越来越担心多回路架空线路是否会对周围产生更大电磁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同塔四回路架空高压线为例,通过对相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在采取不同排列方式时对周围环境电磁影响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架线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从减小环境影响角度考虑对今后的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方式提出建议,也为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某条拟建220 k V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架设方式下,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大小进行了理论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混压线路随着叠加的电压等级的降低,产生的电场强度逐渐下降,允许最低线高逐渐降低;并行线路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塔基横担外侧。预测结果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ATP-EMTP仿真软件建立有无避雷线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并考虑接地电阻、档距大小,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杆塔塔顶电压与接地电阻成正比,并呈线性增加,随着电阻值增加,杆塔塔顶电压增加越来越快;当杆塔水平档距小于100 m时,直击杆塔塔顶电压随档距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当档距大于100 m时,杆塔塔顶电压的变化就不明显了;验证35 kV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可有效降低输电线路杆塔塔顶电压幅值,提出石化企业35 kV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在工频电磁场强度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变电站电磁辐射强度及其随距离衰减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3座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站界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相应环境标准的要求;电压等级越高,站界工频电磁场强度越高.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也呈正相关性.变电站周边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随...  相似文献   

12.
选取经济输送容量大致相当的2种110 k V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进行对比,计算了二者对周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杆塔的情况下,双分裂导线周围的电场强度显著高于单根导线;双分裂导线和单根导线周围的工频磁场强度基本一致;双分裂导线产生的噪声高于单根导线2 dB左右,这一差别相对于背景噪声来说基本可以忽略;在电压和输送电流相同的条件下,单根导线LGJ-500/45比双分裂导线2×JL/G1A-240/30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3.
蒋昕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2):164-166,171
高压输变电工程进入城市中心地带是发展的趋势,而工频电磁环境是居民关注的问题,根据目前广州城市电网建设的现状,对广州城区110 kV、220 kV各类型变电站、多种形式的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对比国家现行标准限值,评价广州城市电网工频电磁环境影响的总体情况,认识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输变电电磁环境影响特点提出相应广州电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工频电磁场对附近居民健康及风险感受的影响,对16条已投运110~500kV输电线两侧居民(n=615)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输电线运行参数计算工频电磁场相对曝露强度,分析了工频电磁场对距线路中心50m内、外受调查者产生的健康影响差异,以及不同工频电磁场曝露强度、电压等级、塔型附近受调查者风险感受和负面情绪的均值差异,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工频电磁场公众风险感受、负面情绪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工频电磁场对50m内和50m外受调查者产生健康影响的相对风险值为0.87;在本次调查的工频电磁场范围内(E<0.35kV/m,B<0.80 μT),公众风险感受和负面情绪受工频电磁场曝露强度影响很小,受输电线架线塔外观大小、塔型、既有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1 .我省电磁辐射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据调查 ,我省电磁辐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五类 :广播电视电磁辐射设备 ;通信发射电磁辐射设备 ;工业、科学、医疗射频电磁辐射设备 ;交通系统的电磁辐射设备 ,包括轻轨、电气化铁道、地下铁道、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电力系统电磁辐射设备 ;包括输电线路 (含电缆 )和变电站。输电线路主要指高压输电线 ,包括架空输电线和地下电缆 ,变电站包括发电厂 (升压站 )和变电站 (降压站 )。据统计 ,我省共有以上“五大电磁辐射系统”污染源710 3个 ,其中 ,广播电视类有设备 62 3台 ,总运行功率12 68.8KW ;通信系统类…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掌握国内首个500 kV地下输变电工程——500 kV世博变电站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今后此类工程的环境监管积累经验,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受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司电磁辐射与矿冶处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该工程进行监督性调查与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与工程建设前的电磁环境水平相当,该工程对电磁环境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在提高工效、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国内直流输电线路应用就是之一.本文回顾了直流输电线路这项技术发展史,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工程估算结果说明了直流输电线路的环境影响,为今后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我国负荷中心与能源分布的不均衡问题,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建设倍增,如何减少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在山地地区的施工进行研究,提出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交变电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环境电场是探测水中目标的主要干扰源之一.初步探索了海洋环境电场24 h的变化规律.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可以预测不同时间点上的环境电场强度.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环境交变电场的主要因素是工频电场,比较了工频电场剔除前后幅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输电线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如实反映工程运行后的实际影响,而环境影响后评价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通过探讨分析输电线路工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评价形式、开展范围和主要工作内容,为今后开展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