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卜欣欣 《环境导报》2002,(12):38-38
环境教育,又称绿色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简言之,环境教育就是关于如何学习照顾好地球、他人和我们自己的问题。环境教育以影响人们关于环境的价值、态度和行为为目标,本质上是告诉人们环境是你自己的。这种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确定了环境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三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学校对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负有重要的责任。本提出和回答了生物学作为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如何准确把握教育结台点,如何提高环境教育效果,如何让环境教育在校内产生一定的辐射和影响等同题。  相似文献   

3.
曾岱仪 《环境》2007,(2):92-93
我校是一所有四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省一级学校。在新的世纪里,我校在“快乐学习、快乐童年、快乐成长”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重视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使用一些快速、简单的方洁,让你轻而易举地做好环保工作。 没有人喜欢听到环保坏消息。尤其是听到满天阴云、迷雾,而自己又拿不出什么可以改善环境的建议。 当然啦,我们会对一个肮脏的环境深表不满,但我们每个人又实在是太忙,无暇顾及拯救我们的地球! 我们需要一些既简便又省去我们日常生活麻烦的拯救地球的方法。你知道吗?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你也是在帮助自己,以下是助你起步的几项好方法。 1 只要说“不” 吃一顿麦当劳,你真的需要三个袋子吗?或是为了一块小点心,就使4张餐巾纸吗?你只要简单地说一个“不”字,便能轻易地减…  相似文献   

5.
中新 《沿海环境》2003,(3):26-26
如果说先行国家的环境教育是“正规军”,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则是无专门教材、无专业教师、无课程设置的“游击队”。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环保意识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让环境教育早日走进课堂,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们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处在边缘学科位置,与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我们的环境教育方式多半属于渗透、粘贴或寓教于乐的状态,环境教育更多地停留在一种“课外活动”的层次上,而教育内容又都与人们普遍关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搞好环境保护,首先必须抓好环境教育工作,建议要从幼儿园到大学,设置相关内容。近年来,环境教育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热门课程,在创建“绿色幼儿园”的活动中,苏州市三元第二幼儿园树立了环境教育新的理念,把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实现幼儿园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抓好环境教育工作该幼儿园首先开辟了富有童趣、便于幼儿参与劳动观察的小小种植园,建设性地在幼儿园创建了生态园、环保园,设置了小动物饲养角,让有限封闭的空间,成为幼儿学习、生活和接触…  相似文献   

7.
朱静华 《环境导报》2003,(22):44-44
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幼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让家长参与环境创设、理解环境教育,才能让家长认识到各种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环境创设乃至环境教育的理解者、响应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上百名北京高校的学生旁听了中 日韩环境教育研讨会。学者们的讨论让学生们疑惑,为什么3个国家的环境教育专家都把环境教育圈定在未成年人身上?从课堂教育到课余活动,甚至到生活习惯,专家们设计了一套套环境教育模式,面坚成人的环境教育却没人提及。难道中国的成年人已不需要环境教育? 中华环保基金会曾做过调查,70%以上的成年人称知道环境保护,但绝大部分人承认自己的环保常识非常欠缺,很多人答不出类似“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样常识性的问题。92%的成年人从电视、广播、电影小获取环保知识,只有很少的人专门民…  相似文献   

9.
鞠静 《环境》2009,(5):12-15
当气候变暖让动植物的习性发生变化时,或许你会很兴奋,过去没有见过的现象出现在眼前,极大地满足了你的好奇心。当气候变暖让海平面不断升高,沿海城市随时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或许你开始考虑举家搬迁,选择一个内陆城市定居。当气候变暖让食物短缺,你随时都有可能饿肚子了,你要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吴盈 《环境》2011,(10):58-62
如果在一个旅行地只让你带一件东西回来,你会带什么?下面这些最具当地风情的特色纪念品,一定让你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1.
陈军 《环境》2010,(7):14-15
你门如同一粒粒绿色的种子,撒向祖国大地,积极开展了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让节约能源资源意识深入人心并落实为自觉行动……”世界环境日前日,我们广州地区的环境友好使者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与2010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北京,厂州,上海,沈阳,西安,成都”六地使者齐相聚,分享彼此的经历,向全国人民展示当代青年的环保激情和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来,有不少企业看中他对环保专业和法律法规的了解,特地上门找他,不惜许以重酬就是想从王田口中套出一些"办法"——如何能够以更低的风险,规避自身的环境责任。每次王田都会义正言辞地拒绝他们的要求,还反过来教育起前来"问路"的老板们:"我们现行的法律,没有一条能够让你逃过理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就算我知道也绝不会告诉你!"  相似文献   

13.
王淦生 《环境》2012,(10):70-73
作为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的作品一贯以写实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一部《海洋》更是激起了无数人对辽阔海域的向往。 特别佩服我们的古人,在各种神话传说里将当时他们根本无法深入了解的海洋称之为“水晶宫”。看了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德编导的纪录片《海洋》之后,更让你觉得除了“水晶宫”之外真的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来命名地球上陆地之外的这片纯净而辽阔的区域。那湛蓝温润的海水、那怪石丛莽的海底世界、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海洋生物始终在你眼前变化组合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富于童话甚至神话色彩的画面,让你回味,让你流连,让你眷恋,让你不忍触碰——这真应了古人那句话:“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丹阳市环境保护局、丹阳市教育局联合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绿色德育”工程。这是该市总结近几年以大泊中心小学为代表的全市农村中小学“绿色德育”的成功经验,以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真正体现生态教育的功能,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培养对环境负责的精神,成长为一代具有善待环境的道德观,符合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未来之才。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学校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教师、学生应该是保护环境的宣传员,对师生实施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希望《环境导报》组稿时重视学校这一块的环境教育宣传。编辑同志:现阶段,基层环保工作正由监督管理向依法行政发展,由重点进行工业监督向“二、三产业”同步监管发展。希望《环境导报》能满足基层环保工作者的需求,增加行政处罚案例分析方面的信息量,加大“三产”依法行政的报道力度,交流各地经验。让基层环保工作者能从中得到借鉴,更好地服务于…  相似文献   

16.
王津 《环境》2009,(9):36-37
自从去年9月来德国至今已近一年,但作为环境教育科班出身的我,着实感到来到德国无用武之地。仅仅是他们的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让我叹为观止的同时,也颇让我费了番周章,花了不少时间才学会了如何在德国扔垃圾。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又称绿色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简言之,环境教育就是关于如何学习照顾好地球、他人和我们自己的问题。环境教育以影响人们关于环境的价值、态度和行为为目标,本质上是告诉人们环境是你自己的。这种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确定了环境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三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龙潮  王珊 《环境工程》2022,(4):307-308
<正>近年来,国家对于艺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于教育环境也很重视,因此要不断加强校园内音乐教学与教学环境的思想融合。因为传统的思想认为音乐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所以学校很多的建设都没有以音乐为主,这样就很难使得两者的思想进行融合。一个好的环境能够让学生融入到整体的学习当中,所以要不断加强学校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并且要找到合适的途径让两者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9.
杨绍球 《环境导报》2003,(14):45-45
重视环境教育中的自主构建一是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方式。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他们在实践中能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对事物的感知是否符合事实。教育实践中,我们强调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过程的实践环节,实实在在让学生去“动手”实践。二是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主体从形式上的参加变为实质上的参与,从中不断地“设计”、“反思”、“获得”,从螺旋上升的自我生成中提升自己,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重视环境教育中的整合学习学校环境教育涵盖着诸多学科的思想、知识,因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0.
顾一华 《环境导报》2003,(16):31-31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环境的教育作用显示出它越来越独特的魅力。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幼儿最喜爱游戏,他们与游戏环境最容易沟通和协调,因此,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充分挖掘游戏环境的教育价值,可以使幼儿的身心素质得以迅速发展。师生共同努力托起一片蓝天,开启幼儿的心灵之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引发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走进我们的活动室,你会发现房间里的挂饰是孩子们自己动手用绉纸、可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