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铬浸渣烧硅酸盐水泥解毒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耀忠 《环境科学》1991,12(5):27-31
本文测定了经高温窑炉烧成的铬渣水泥的Cr~(6+)去除率,并从水泥混凝土实际使用情况出发,设计了毒性鉴别方法,分析了整块和破碎的铬渣水泥石水溶性Cr~(6+)的溶出量,观察了大气日晒条件下已还原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水泥窑煅烧,铬渣水泥的Cr~(6+)去除率达90%以上;当水泥中总Cr_2O_3小于1%时,铬渣水泥石溶出的Cr~(6+)浓度不会超过污水排放标准;当总Cr_2O_3小于0.4%时,水泥石表面的Cr~(6+)溶出量不会超过饮用水标准.铬渣水泥中已被还原的铬在大气、日晒的长期作用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室模拟试验探讨含Cr~(6+)的铬渣与生活垃圾、建筑弃料混合堆置时,Cr~(6+)的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铬渣与生活垃圾或建筑弃料进行混合堆置时,生活垃圾和建筑弃料均具有截留Cr~(6+)的能力。而生活垃圾的截留能力强于建筑弃料;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对Cr~(6+)还原、吸附后,转化为难以再溶出的结合态铬,吸附态铬所占比例<1.0%。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铬渣是铬盐生产过程中的废渣。渣中的Cr~(6+),具强氧化性;水溶Cr~(6+)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更大。铬渣的处理,至今尚未全面、有效的解决。铬渣堆积如山,严重地影响铬盐生产及有关行业。本文将铬渣的处理和利用合为一体,即以FeSO_4初步处理渣,然后用水泥固化,,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二、初步处理  相似文献   

4.
铬渣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三年来开展土壤添加Cr~(3+)、Cr~(6+)和施用铬渣钙镁磷肥对农作物生年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适当控制农田中铬化合物和铬渣钙镁磷肥的用量,不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和食物产生不良影响。提出了铬渣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铬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铬离子(Cr~(3+)和Cr~(6+))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抑制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Cr~(3+)日引入量分别在低于20mg/L,36—109mg/L和高于145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抑制(即引起产气率下降分别为低于20%、20—40%和大于40%);日引入Cr~(6+)浓度小于14mg/L,无抑制作用;36mg/L或高于70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中度或重度抑制.单位污泥干重所允许承受Cr~(3+)和Cr~(6+)日引入量分别为低于0.1%(62.6 mg-N/kg)和0.04%(44.4mg-N/kg).在引入Cr~(3+)的情况下,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的溶解态铬离子浓度应小于0.5mg/L,超过2.5mg/L时,体系受到重度抑制;在引入Cr~(6+)的情况下,允许浓度为 0.4 mg/L,超过2.8 mg/L为重度抑制.  相似文献   

6.
钒渣提钒废水含钒含铬呈酸性,采用电解法处理可以一步完成六价铬和五价钒的净化脱除反应。铁阳极电化学溶解产生的Fe~(2+)将Cr~(6+)还原成Cr~(3+),VO_2~+与铁、铬的三价氢氧化物吸附共沉,净水先滤除沉渣后经石灰乳化水中和排放。排放水V_2O_5<1mg/L、Cr~(6+)<0.5mg/L、pH为8。电解沉渣中V_2O_5>2%,不外加钠盐,采用常规焙烧-水浸工艺回收V_2O_5,其收益可全部抵消水处理费用。本文介绍电解法实验室试验及扩大试验的结果,并探讨电解讨程钒、铬同时净化脱除原理。  相似文献   

7.
通常,铬以Cr~(3+)和Cr~(6+)两种价态存在。Cr~(3+)是维持人体内葡萄糖平衡及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作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而Cr~(6+)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分别测定人体中Cr~(3+)和Cr~(6+),对生命科学十分重要。水和尿液中Cr~(3+)和Cr~(6+)的测定方法,多有报道。Mulins用Fe(OH)_3共沉淀和溶剂萃取法,分别测定了天然水中Cr~(3+)和Cr~(6+)。本文用Fe(OH)_3共沉淀法分离尿中Cr~(3+)和Cr~(6+),以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含量。并对最  相似文献   

8.
一、铬渣的污染及其危害铬渣是生产铬酸盐排出的废渣,铬酸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化工、冶金、机械、皮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铬酸盐年产量已达4万吨,每生产一吨铬酸盐要排出3.5吨左右的铬渣,年累增铬渣为14万吨。全国堆积铬渣约200多万吨。若以铬渣内水溶性Cr~(+6)含量0.5~1.5%,酸溶性Cr~(+6)含量0.5~3%的平均值计算,渣山中积存有2万吨水溶性Cr~(+6),3.5万吨酸溶性Cr~(+6);后者在酸性雨水的淋洗下,也同水溶性Cr~(+6)一样能渗入地下,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畜造成毒害。水溶性Cr~(+6)是五大剧毒物之一。能夺取血液中的氧,使红血球  相似文献   

9.
电镀行业采用了镀锌层低铬钝化、镀锌层钛盐无铬钝化、低铬镀铬、低铬酸快速套铬等新工艺后,产生的六价铬废水浓度显著降低,排放量减少,但Cr~(6+)浓度一般仍在20~100mg/l左右,比我国规定的排放标准0.5mg/l还高40~200倍,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相似文献   

10.
解毒铬渣堆放场周围环境铬污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铬酸酐(CrO_3)和红矶钠(Na_2C_rO_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铬渣,虽经“矸解铬渣回收Cr~6+—Na_2S还原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但露天自然堆放的解毒铬渣在复杂的地球化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Cr~3+可能被氧化成C_r~(6+),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效应。本文对铬渣场周围环境中铬含量水平;铬污染规律及污染程度;评价解毒铬渣露天自然堆的安全性等进行了研究。一、概况解毒铬渣堆放场位于××市张家山南坡,为一块两山相夹的坡地,其下方为层层梯田,约50米处有两座养鱼塘,周围植被较少,主要植物为桐籽树、花生、小麦和蒿草。该堆渣场应用于1982年12月,占地面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某铬污染场地为例,根据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进行场地现状调查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场地主要污染区域集中在铬渣堆场、浸取车间和转化车间3个区域,属于重度污染区域,其总铬和Cr~(6+)含量最高分别达到69 500,68 300 mg/kg。该场地在开发前需进行场地修复,针对场地不同污染状况,高浓度和低浓度铬污染土壤分别建议采用化学淋洗法和化学还原-固化稳定化法处理。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概述电镀、印染、制革、颜料、火柴、电池、电影技术以及印刷等工业排出的含铬废水,如不经净化直接排放,将污染水源、危害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铬在自然界中多呈 Cr~((?)+)、Cr~(3+)、Cr~(2+)存在,其中 Cr~((?)+)及Cr~(3+)最常见。Cr~((?)+)以铬酸盐、重铬酸盐或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溶于水,有毒。Cr~(3+)由于有较强的正电场及空的  相似文献   

13.
无锡县自动焊丝厂在用混合酸(HF+HNO_3)处理不锈钢材料表面氧化膜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倒槽废酸和酸洗后的冲洗水。其主要污染物为:F~-、NO_3~-、Cr~(6+)、Cr~(3+)、Ni~(2+)、Fe~(2+)等,且酸性很强。本文介绍采用铁屑还原-石灰乳沉淀法处理此种酸洗废水,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应用了铁屑还原技术,同时解决了Cr~(6+)还原、酸度降低这两个问题,能减少中和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潮间带和沿岸区的耐铬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了胶州湾潮间带和沿岸区的耐铬菌数量分布。讨论了耐铬菌的若干生态意义。发现沉积物表层的耐铬菌数量大,但水中的耐铬菌出现频率高于沉淀物的。找到了CT/AA与样品含铬量间的正相关。指出CT/AA可作为环境铬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数。试验了耐铬菌耐Cr~(3+)、Cr~(6+)、Hg~(2+)和降解原油的能力。认为耐铬菌对环境污染有适应、忍耐、抵抗乃至降解的能力。耐铬菌在环境污染物(首先是铬污染)的迁移、转化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们是水生微生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耐铬菌的耐铬能力为它能参于铬污染的消除活动赋于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三价和六价微量铬在塑料瓶壁表面上的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军  章申 《环境科学》1981,(1):15-18,61
本文研究Cr(Ⅲ)和Cr(Ⅵ)在不同pH条件下在聚乙烯塑料上的吸附特性,根据溶液在塑料瓶内放置不同时间后铬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器壁对铬的吸附量,在pH<9的介质中,器壁对Cr(Ⅵ)无明显的吸附作用。pH<5时,对Cr~(3+)无明显吸附,中性和碱性介质中Cr~(3+)有吸附。  相似文献   

16.
痕量铬的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及其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r~(3+)—PAR配合物的吸附伏安特性,建立了痕量Cr~(3+)的吸附溶出伏安测定方法。对武汉市沙湖水中铬的主要形态进行了分离和测定,提出了简易的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 铬渣,是铬酸盐(以重铬酸钠为主)的生产残渣,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铝等。由于渣中残存六价铬(Cr~(+6)),而造成对环境污染。沈阳市在十几年中积存铬渣十多万吨,(仅新城化工厂就积存近八万吨),目前,我市铬渣的排放量,每天约二十吨。根据生产发展对铬盐的需要,今后,铬渣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8.
铬渣中Cr^6+的溶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铬渣中C_r~(6+)的溶出特性。研究表明,铬渣遇水会溶出碱性物质和C_r~(6+)。反复浸出时,其累积溶出负荷持续上升。这表明在碱性条件下,C_r~(3+)易被氧化为C_r~(6+)而溶出。在淋溶初期,其溶出量很高;随后,迅速降低;当C_r~(6+)浓度达到100mg/l以后,下降缓慢。研究得到,C_r~(6+)累积溶出负荷,与流出液体积呈显著对数相关。  相似文献   

19.
某些电镀厂排放的钝化含铬废水中含有: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 Cr~(6+)、Cr~(3+)以及金属阳离子如 Cd~(2+)、Cu~(2+)、Zn~(2+)、Ni~(2+)等不经净化直接排放,将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钝化含铬废水中的 Cr~(6+)以重铬酸盐和铬酸盐形式存在;Cr~(3+)以亚铬酸盐或金属阳离子形式存在,所以本所研究试图利用低热值的  相似文献   

20.
某小型村庄地下水中Cr~(6+)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针对该地地下水Cr~(6+)污染问题,提出原位井修复技术。首先,通过渗流柱试验考察了海绵铁粒径、径流深度和渗流速度对海绵铁去除地下水中Cr~(6+)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原位井结构设计及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质量占比均为50%的1~3 mm和3~5 mm混合粒径海绵铁去除水中Cr~(6+)的效率最高,经45 d径流深度为90 cm的淋滤作用后,Cr~(6+)的去除率达到99.50%,出水口出水中Cr~(6+)浓度为0.04 mg/L,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出水口出水中的Cr~(6+)浓度随垂向径流深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区设计原位井直径为17 cm,海绵铁填充高度为9 m,抽水泵的抽水速度为1 250 L/h,建造一口原位井的综合成本为9 500元。该研究可为存在类似Cr~(6+)污染的小型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