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木如人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树。一棵树长在另一棵树的旁边。它们从小就那样生长在一起,一直长了许多年,一直长成参天大树。它们树冠相连着树冠,伸展出好远好远,树根相握着树根也延伸出好远好远,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两棵生长在一起的树……后来,一棵树死了。过了不久,另一棵树也死了。有人说,它是追随它的伴侣而去了。还有一个故事说的也是树。一棵树生长在很远很远的南方,它的同胞和子孙也都生长在南方,也是一直生长了许多年。一天,一只小鸟偶然飞来落在枝头,无意间吃下了几粒它的果实就匆匆飞走了。小鸟跟随其他的候鸟一起迁徙到了北方,结果…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忧伤     
《环境教育》2008,(5):85-85
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12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  相似文献   

3.
气死老鼠     
《绿叶》2000,(4)
前不久,发生在某厂的“老鼠向人示威”的新闻,令人叹息不已。这天,成品库班长老杨在清扫办公室时,发现柜与柜缝间的地面上有少许的碎纸屑,打算挪开柜子彻底清扫一下。柜子挪开后,映入老杨眼帘的是5只拇指大小的小白耗子。这一窝小耗子也许刚刚来到世上不久,但总不能与人同在一块天地间生活吧!不过,老杨心头以乎又闪过一丝怜悯之情,没有“就地处死”这些小生命,而是把它们撮入簸箕,倒进门外的垃圾箱里。事后,老杨回到屋里坐在马扎上小憩。这时,一只约8厘米长短的老鼠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并里外屋一通乱窜。奇怪的是,这只老鼠好像根本不惧怕人似的,时而还停在老杨的脚下嗅嗅。老  相似文献   

4.
林文婷 《环境教育》2013,(1):114-114
小老鼠丫丫是老鼠家族的小记者,它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寻找最新鲜的新闻轶事。但最近它却总是愁眉苦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它近来在街上看不到一只老鼠的影子,找不到一点素材可供写作。  相似文献   

5.
小老鼠丫丫是老鼠家族的小记者,它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寻找最新鲜的新闻轶事。但最近它却总是愁眉苦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它近来在街上看不到一只老鼠的影子,找不到一点素材可供写作。好朋友妞妞找它玩,它愁眉苦脸地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妞妞,妞妞一听捧腹大笑:"丫丫呀,你不知道现在老鼠的生活都奔小康了,谁还有心思外出啊!"丫  相似文献   

6.
西虎 《环境教育》2010,(3):19-21
广袤的湖床上铺满犹如白箩卜丝样的盐碱,车轮碾过留下两道清晰的车辙,一两只水鸟在最后的一汪咸水上空迎风盘旋,发出凄楚的鸣叫;一只向东奔逃的老鼠的动态遗骸永远定格在了白霜状的盐碱下面,它似乎已知厄运将临仍渴望逃出这死亡之海;湖风掠过卷起阵阵细沙盐沫泛着淡淡的盐碱腥味,联想起那尊最后的台特玛(打鱼狩猎为生的罗布泊人)老人面东迎风而立的雕像,难道他也担心会像那只老鼠的命运而出走他乡?  相似文献   

7.
鼠事三题     
《绿叶》2020,(Z1)
正家中闹鼠姐姐送来了几只大南瓜,我随手放在地下室的角落,没想到大约一周后,我发现那个又黄又大的老南瓜肚子上有一个洞,我大叫不妙,地下室里一定有老鼠。我忙让老公把南瓜搬到楼上来,刚进门的刹那,我脑子灵机一动,说:"你先把南瓜放在楼梯口吧,我要用刀切开南瓜,若是南瓜里有老鼠,搬进室内,那麻烦就大了。房子里那么多东西,又有那么多食物,逮住这小东西是很不容易的。"老公说:"我搬南瓜时老鼠还不被吓跑?"我说:"你搬时它说不定还没来得及跑掉。"想不到的是,我一刀下去,南瓜里竟有两只十分机灵的小老鼠,小圆眼睛、细而尖的耳朵,望我一眼,慌不择路地跑起来,不,应该是蹿起来,真是灵巧若飞,飞一般往楼下蹿去。没有逮住小老鼠,真是便宜它们了。我对老公扬扬得意地讲":你看我料事如神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公笑了。  相似文献   

8.
1993年的春天,以美国科学家盖克和俄罗斯科学家扎加洛夫为首的科学考察小组。风尘仆仆地来到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废墟上,研究7年的核原料泄漏对环境的影响。他们开着3辆汽车进入切尔诺贝利地区,同行的还有两名乌克兰国家安全部人员。车队进入切尔诺贝利之后,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沿途竟然绿草如茵。到达目的地之后,俄美科学家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探测和取样。突然,一阵尖锐的怪叫声从草丛里传来。循声望去,一只比猫还大的动物从草丛中窜了出来。盖克觉得非常亲切,在这片土地上,看到活的动物还是第一次,管它是什么,单凭这一点就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扎加洛夫也发现了它:“天啊,这是只老鼠。有这么大!快抓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位朋友到过国外学习考察,我问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是新加坡的鸟和澳大利亚的苍蝇——“新加坡的鸟一点都不怕人。”他说,有一回,他在主人家吃饭,一只小鸟从窗外的树上飞下来,落在窗台上。滴溜着两只乌黑的小眼睛朝屋里张望。主人家的小女孩十分高兴,立刻跑到窗前,从她碗里扒出些饭粒让鸟吃。那只鸟见女孩并不逃飞,反而迎上去啄吃饭粒。窗台上的饭粒很快吃完了,它竟然飞到餐桌上来了!主人也不驱赶它,一家人屏声静气地望着它悠哉游哉地啄吃着餐桌上的饭粒。这段小场景对我来说太新奇了,因为我对另一  相似文献   

10.
续根蔬菜     
续根蔬菜,系指多年生草本蔬菜。如家种的葱、韭菜,它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中越冬,山野里的蕨菜、黄瓜香、小根蒜、蒲公英等。这些菜的共性是:耐寒冷,抗逆性强,不择环境,多喜贫瘠土壤。续根蔬菜具有增强抗寒素、暖腰、滋肾、润肺之功效。大葱和韭菜,能顶住零下70~100℃的严寒。这种蔬菜含有抗寒素,科学家给它起名 NM 素,这种NM 素是高寒地区人最需要的一种营养素,吃了可以增加食欲,有慢性腰酸背痛、关节炎的患者,慢性肾炎、肺病者,每日有一餐,即有显著疗效。同时,它有壮筋骨、蓄精、养精、壮精之功能。治愈伤口,增强人们皮肤的再生能力。续根性蔬菜再生能力极强,割不完、处不死。蕨菜、山芹菜、蒲公英、黄瓜香等割掉一茬又生一茬,多吃续根性  相似文献   

11.
正我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买了一只龟去放生,每次把龟扔到海里,那龟都会自己游回来。最后,他把龟远远地扔了出去,龟终于消失在了大海里。后来有动物学家告诉他,那是一只陆龟,把它扔到海里,八成会被淹死。这只陆龟就这样死在了这样缺乏理性的爱心之下。可见做一个理性的环保者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浪费的岂止是粮食,透过它我们看到的是对资源、能源、环境、资本等各方面的浪费。"中国是一个注重吃的国度。孔老夫子有言:"食色性也。"把饮食放在了人生和人性的第一位;并留下了诸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不少饮食格言。有一位学者曾列举了中国人开怀大吃的种种"由头"曰:"婴儿下地,先吃红枣,三朝又吃,满月不在话下,以后是周岁,一年一度的小生日,十年一度的大生日。不仅活着吃,人死了也不放过。吃豆腐要从头七吃到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世界上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中国的饮食。的确,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内地到边陲,中国人非常注重吃、讲究吃;从满汉全席到夜市排档, 从八大菜系到农家土菜,处处都显示着中国“吃”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你在大谈色、香、味,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吃进去的到底是健康还是负担呢? 一场SARS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而环境意识、动物保护意识和无公害意识的加强也让那些想吃山珍野味的“猎奇者”收敛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性地看待“吃”,如何吃的科学、吃的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血战巨鼠岛     
在大西洋百慕大三角区海域的东南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岛屿,外表看上去与普通岛屿没什么两样,但岛上的不少生物却与众不同。尤其是老鼠,个头大如小猪,模样可怖,性情凶猛,在大白天也会成群结队地冲进村庄,肆无忌惮地吞食果菜粮食,攻击家禽家畜,甚至将人咬死吃掉。岛上的居民只得背井离乡,远去他方。从此以后,这个岛屿就成了巨鼠的一统天下,它也就被人称为“巨鼠岛”。  相似文献   

15.
正街头正流浪着一只小兔子,身体很虚弱,一位青年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说:"谁还养这种脏兮兮的兔子!"于是头也不回地走了。几天后,有位老农夫路过这里,看到这只正在流浪的小兔子,就心疼地把它抱回家,并养得肥肥胖胖。转眼间,春天到来,小兔子觉得不能再待下去了,就慢慢地走出家门。它下定决心,必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大路上,小兔子正漫无目的地走着。忽然,一个人狠狠地揪住它的脖子,说道:"哈哈,今天的晚饭有  相似文献   

16.
崔玲 《绿色视野》2012,(6):59-61
紫苏 有特殊记忆的,当数紫苏了。打从记事起,家里的菜园子里总有几株红红的“菜”。每年就种那么几颗,红红的叶子在绿色中飘呀飘的,很是醒目。 母亲说,这叫紫苏,吃了它可以发汗治感冒。因为有了药的感觉在前,当母亲把放了紫苏的面汤端来时。那种特殊的香味让我惶恐。所以每年的紫苏都是母亲一个人自种自享,母亲说的好吃没让我们姐弟几人垂涎。我的记忆中,恐怕也唯有这个吃物是母亲喜欢而不需要留与孩儿的。  相似文献   

17.
老家的豆粑     
<正>老家岳西有很多好吃的。每个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产。本地人都知道,粉丝要吃沙村的,五谷米(薏仁米,又名六谷米)要吃斗水的,生腐要菖蒲的,豆干要汤池的,霜果要白帽的,糟猪肠子要小河南的,连黄烟也必须是鹭鸶窠的。如果要吃豆粑,懂行的人一定很热心的,同时又有点神秘地说:你是一定要去店前镇的。  相似文献   

18.
正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吃多了酱油皮肤会变黑,身上有伤口的时候更不能吃酱油,那样会让伤疤变黑。受"吃什么补什么"的常识影响,我们对此深信不疑,是否真实?让专家来给我们答疑解惑。吃酱油会变黑没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资源,无论是水资源、电资源、碳资源等,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但我们应当减少使用资源,一则:它们不是无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使人类无法生存。二则:碳资源对地球的危害就像一只老鼠掉进了一锅汤里,有利也有害,碳资源的使用会增添许多对人体有危害的气体——二氧化碳。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爱护环  相似文献   

20.
八哥     
安徒生说过,人只有在长大以后才忘掉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交谈的语言的。一妈妈病重被接到外婆家养病的日子里,舅舅送我一只八哥,长夏农忙,白天大人们都下地去了,家里就成了八哥和我的天下。它一蹦一跳跟着我满屋子满院去转悠。我挖蚯蚓,捉虫子喂它,它吃饱了就停在我的肩头上休息。它饿了,饱了,都只能发出“驾驾”的声音。相熟后我渐渐听懂了这“驾驾”声所表示的喜怒哀乐。它在一旁看我打滚,翻筋斗玩儿,“驾驾”地叫唤着喝倒彩。它不会别的,但无碍它和我在情感上的交流。二村子里有一片南货店,店老板也养八哥,鸟笼就挂在店堂柜台上。那一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