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呼吸性粉尘监测是世界各国在控制粉尘危害方面采用的一种有效技术,目前国内的冶金行业正在推广试行呼吸性粉尘监测技术,以达到逐步取代原总粉尘监测技术之目的,然而在此项工作中还存在着监测方法与管理标准之间的混乱,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安全》2010,31(12):48-51
(三十七)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时段进行,呼吸性粉尘可采用定点或个体方法进行。监测周期如下:(三十八)粉尘监测人员及设备配备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3.
按照劳动部矿山安全监察局和冶金部安环司的要求,开展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试点工作。本项工作是根据劳动部《矿山试行呼吸性粉尘监测实施方案》、《矿山呼吸性粉尘监测方案实施细则》和冶金部《冶金矿山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和要求进行的。试点目的是为劳动部在全国矿山推行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刘冲矿大量测试数据的解析,论证了矿山各工人群呼吸性粉尘浓度对数值遵从正态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人群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值的采用与统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正确推行呼吸性粉尘监测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矿山呼吸性粉尘监测与分级的几个问题徐晓航(河南省劳动保护监测检验中心,郑州450003)孙建新(郑州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中心)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矿山企业粉尘危害严重的被动局面,劳动部提出了我国矿山粉尘危害监督和管理分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推行呼吸性粉尘...  相似文献   

6.
邝卫 《劳动保护》1998,(1):39-42
对呼吸性粉尘监测工作的再认识邝卫从对全尘监测改进为对呼吸性粉尘的监测无疑是一个进步,应该继续鼓励和推广包括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在内的呼吸性粉尘监测工作。但是,要把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起来,要从我国26万个千差万别矿山企业的实际出发,要允许企业依照有关法规...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矿山粉尘危害及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几国内呼吸性粉尘监测试点试验与国外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建立中国矿山呼吸性粉尘监测体系的设想。作者认为应健全国家,省及3级监测机构;采用个体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测定方法,规定严格有序的检测程序与标准以及完善直接为监察工作服务粉尘检测战略。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矿山粉尘危害及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几年国内呼吸性粉尘监测试点经验与国外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建立中国矿山呼吸性粉尘监测体系的设想。作者认为应健全国家、省及市3级监测机构;采用个体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测定方法;规定严格有序的检测程序与标准以及完善直接为监察工作服务粉尘检测战略。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呼吸性粉尘,是导致矽肺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矿山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地控制矿山矽肺病的发生,必须对呼吸性粉尘进行治理。近几年,劳动部会同有关部门,在部分矿山开展了呼吸性粉尘监测及  相似文献   

10.
1 粉丝监测存在的问题 粉尘浓度监测是检验和评价防尘效果的一种主要方法。我国的粉尘浓度监测工作采用滤膜称重法延续了30多年,这种方法只测定总粉尘浓度,没有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因而不能确切反映出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以南昌有色金属公司所属11个钨矿为例,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问题。这11个钨矿山均为高硅尘矿山,粉尘危害严重,对防尘工作十分重视,积极采取防尘  相似文献   

11.
The existing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MIT) of dust clouds are inadequate. According to existing technical standards, this study expands the test pressure conditions. The MIT of dust clouds can be determined by a variety of different dispersion pressures, that is, 0.02, 0.04, 0.06, 0.08 and 0.1 MPa. But, whether the MIT of dust clouds tested under different dispersion pressures is consistent is lack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exploration. In this study, a set of measurement system of instantaneous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 size was established, which can observe the flow of dust cloud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stantaneous particl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of dust clouds in the heating furnace tube. On this basis, the MIT of dust clouds is determined, 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dispersion pressure affecting the MIT of dust clouds i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T of dust clouds is consistent when the dispersion pressure in the range of 0.02–0.06 MPa. When the dispersion pressure is not in this range, the MIT of the dust clouds is very different due to the obvious increase of the instantaneous particle size of the dust clouds.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对粉尘的实时在线检测和粉尘超限报警,以及实现煤矿粉尘浓度检测系统的高性能运行,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新型煤矿粉尘浓度检测系统.本文首先对粉尘浓度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了描述,然后对系统的传感器及调理转换电路、声光报警电路和CAN通信电路等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对粉尘检测系统的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并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能长时间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并通过CAN总线接口可以实现系统的远距离、高可靠性通信功能和远程监控功能.本系统具有测量准确、速度快、可靠性高和能及时报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分析了除尘系统进入的烟尘量、排放方式、排放浓度等5个参数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在一定时间内进入除尘系统烟气烟尘的量;对除尘器进口和出口即百叶窗内各方向烟尘浓度的测试,利用物料平衡方程,确定百叶窗内各测点各方向测定的烟气烟尘浓度,确定半敞开排放烟气烟尘的排放浓度,笔者发现,外排烟尘浓度与百叶窗内侧向烟尘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百叶窗内侧向测定烟尘浓度能够反映半敞开烟气排放浓度。据此,提出以半敞开方式排放烟气烟尘的除尘系统烟气烟尘浓度测试方法,即侧向间接测试法。  相似文献   

14.
SBS粉尘是近年出现的新型有机尘,人们对它的研究甚少.介绍了生产性粉尘的传播机理,对SBS干燥工艺过程中的产尘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得出了降低SBS粉尘污染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方案的结论,该方案对控制SBS粉尘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抛光打磨作业场所浮游的可燃性金属粉尘具有爆炸性,实现对其浓度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了粉尘浓度2种主要的检测方法即光散射法和电荷感应法检测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粉尘浓度检测电路,并通过粉尘风硐实验对其检测精度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荷感应式浓度传感器对金属粉尘的连续检测更加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聂百胜  王晓彤  宫婕  尹斐斐  彭超 《安全》2021,42(1):前插1,1-15
为探究瓦斯煤尘爆炸特性及抑爆机理,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瓦斯、煤尘爆炸的速度和温度等特征,提出利用图像相关系数法和辐射测温原理计算火焰传播速度及温度场变化,定量分析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以及产物变化规律,揭示煤尘爆炸的宏微观机制。结果表明:火焰分形维数可以用来反应瓦斯爆炸强度,即当分形维数更接近2.2937时爆炸反应最为强烈,其爆炸过程中自由基最终生成浓度与CH 4初始浓度呈倒U型关系;当量比对煤粉火焰爆炸压力及速度也有一定影响,在最佳当量比的2倍左右时可以达到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火焰传播速度。另外本文亦采用泡沫陶瓷对瓦斯的多次爆炸和连续爆炸进行抑爆,发现不同厚度和孔隙的泡沫陶瓷具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孔隙较大的泡沫陶瓷对爆炸能量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和粉尘浓度三维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流场及粉尘分布的特点 ,视工作面含尘风流为气 粒两相流 ,建立了描述综采工作面风流中粉尘运动和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有限容积法求解 ,编制了模拟计算综采工作面三维空间内风速和粉尘浓度分布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显微镜分辨力的分析,指出当前常用的用显微镜来测定粉尘分散度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输煤巷道通风排尘特征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输煤巷道煤炭运输过程中煤尘污染问题,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风速下的煤尘颗粒运移规律、巷道底板沉积煤尘粒子扬尘规律进行模拟。通过对两种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在一般干燥巷道中排尘风速以1.5~2.7 m/s为宜,既有利于粒径小于24μm的煤尘颗粒排出井外,也有利于粒径大于24μm的煤尘颗粒沉降;并且风速+带速不超过4m/s为宜,可以把粒径小于30μm的煤尘颗粒排出井外,很好地起到风流稀释作用。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逐年增加,因此,对粉尘云点火敏感程度进行测量和计算就变得十分重要。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是粉尘爆炸重要的特性参数之一,是采取粉尘爆炸防护的基础。最小点火能在测量的过程中受到多个敏感条件的影响,其中湍流则是最复杂的影响因素之一。文中对实验过程中粉尘云的湍流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湍流对粉尘云最小点火能影响的内在原因;同时对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粉尘云最小点火能过程中的湍流计算给出了数学模型。从实验和数学模型两个方向对湍流进行了全面描述,对粉尘云电火花点火过程中湍流影响的分析结论,可有效的指导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