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成双室堆沤肥,按不同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方案进行还田试验。对比研究施肥前后的蔬菜产量、蔬菜品质、土壤肥力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发现:方案A[50%~60%植物残体(收割物)+40%~50%养殖业废物+微生物菌剂(3 kg/t),活性液体肥作追肥,农药同习惯施肥]对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品质、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效果最好。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适当增加1 0%~20%的湿地底泥,相应减少养殖业废物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晓芳  谭全银  刘丽丽  李金惠 《环境科学》2018,39(12):5717-5722
针对我国目前应用的回转窑焚烧法、热解法、高温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这5种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这5种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估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最优和次优备选方案排序权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回转窑焚烧法和热解法是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处置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层次分析法评估结果表明,高温蒸汽灭菌法用于医疗废物处置时在社会、环境、技术和经济4个因素方面综合效益与其他4种方法相比最优,化学消毒法次之;灵敏度分析表明,导致备选方案排序变化的准则层各因素变化点分别为社会因素(0. 2100)、环境因素(0. 3500)、技术因素(0. 1200)、经济因素(0. 2400),子准则层各因素对备选方案权重排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焚烧是医疗废物处置的主要方法,但在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持久性剧毒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PAHs)、二噁英等。提出利用多孔氧化铝替代传统石英砂作为流化床焚烧炉床料,研究了流化床不同运行工况下多孔氧化铝对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PAHs生成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多孔氧化铝床料抑制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PAHs生成的最优工艺参数,并从传热、催化和吸附角度揭示了多孔氧化铝抑制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PAHs生成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多孔氧化铝床料替代传统石英砂床料后,医疗废物焚烧烟气中PAHs浓度和其毒性当量浓度均可以降低50%以上;多孔氧化铝床料主要通过传热、催化和吸附作用降低了烟气中PAHs前驱物的浓度,削减了PAHs的生成;当焚烧温度为800℃、过剩空气系数为1.50时,多孔氧化铝床料抑制烟气中PAHs生成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固体废物厌氧发酵生物产氢技术进展,包括产氢废物种类、暗发酵生物制氢方向、微生物培养、生物工艺条件以及一些新近研究成果。暗发酵产氢速率快。联合式暗发酵—光发酵是生物产氢工艺中较有前途的方法。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物,诸如纤维素与淀粉含量高的农业与食品垃圾以及食品废水,例如奶酪乳与橄榄加工厂以及面包发酵废水等,都可以采用合适的生物工艺技术产氢。  相似文献   

5.
目前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是选用木屑、谷壳作为原料,来实现零排放养猪。文章选用农业固体废弃物——蔗渣为垫料应用于零排放漏缝发酵床养猪,跟踪了3个月垫料在实际使用中的温度、有机质、氮、磷、钾、微生物指标,对蔗渣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建立PCR反应体系来扩增DNA,利用PCR-DGGE技术对垫料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蔗渣作为垫料,能使垫床温度控制在4065℃之间,保证了良好的发酵效果、且有效活菌数达到0.22×109cfu/g,可以对猪粪便等有机质进行较彻底的消解,因此蔗渣可以作为一种垫料应用于零排放漏缝发酵床;垫料中总养分达到1.371 7%,使用后的垫料可以作为一种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6.
高水分蔬菜废物和花卉、鸡舍废物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以滇池流域的典型农业废物蔬菜、花卉废物和鸡舍废物为原料,进行了不同配比的联合堆肥中试研究.一次发酵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堆肥系统,二次发酵采用周期性翻堆自然腐熟.在一次发酵阶段,堆体温度在55℃以上保持至少3d,最高温度达73.3℃,可有效杀灭致病菌;堆体含水率从75%降低到56%,多余水分得到快速去除;有机质从65%降低到50%,pH值稳定在8.二次发酵后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稳定性好,养分含量高.通过堆肥工艺的优化控制,蔬菜废物、花卉废物和鸡舍废物联合堆肥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废物还田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非点源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优选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丰  刘永  郭怀成  王丽婧 《环境科学》2006,27(6):1252-1256
从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特性和处理要求出发,定性分析了各类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并初步筛选出4类可行技术:高温处理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微波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结合我国处置现状、经济水平、政策导向和国际趋势等因素,基于AHP方法建立了“4层-13指标-4方案”层次决策模型,对4项处理技术进行了定量评估,并以杭州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项目为例进行验证,其结果显示高温处理法是此项目的最佳选择.对所建立的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优选方法体系进行了总结.实例研究证明,该体系可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花卉秸秆和牛粪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花卉废物和牛粪为原料 ,进行了温度反馈的通气量控制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 .一次发酵采用静态好氧床进行 ,过程控制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方法 ,周期 2 0天 ;二次腐熟采用周期性翻堆 ,周期 4 0天 .试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水分、pH值、有机质、湿重、干重、体积、湿容重、干容重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堆肥技术进行花卉废物和牛粪的联合堆肥可以有效控制堆肥过程 ,实现有机物料的快速稳定和去除水分 .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渝东北地区生物发酵床养猪场养殖情况,对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渝东北地区更好地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好氧发酵(堆肥)技术是实现有机固废无害化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自然堆肥技术发酵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操作环境差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研发有机垃圾强化快速好氧发酵工艺为目的,通过筛选环境温度、微生物接种、辅料投加、搅拌通风频率等强化堆肥关键可控因素,系统研究各项参数对有机垃圾好氧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25 ℃),合理控制搅拌通风频率(每小时搅拌通风30 min),接种丰甜复合菌种,添加辅料等手段可有效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发酵效率。该研究成果对机械强化快速好氧发酵设备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水分蔬菜废物和花卉废物批式进料联合堆肥的中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滇池流域典型农业废物蔬菜(西芹)和花卉废物(石竹)为原料,进行了2种配比的蔬菜废物和花卉废物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堆肥一次发酵采用批式进料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技术,发酵周期15d.对于西芹与石竹废物各占一半的堆肥试验,在一次发酵阶段,堆体温度在55℃以上保持10d,最高温度达65℃,可有效杀灭致病菌,堆体含水率从64.2%减少为46.3%,有机质含量从74.7%下降到55.6%,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pH值稳定在7左右.二次发酵采用周期性翻堆,自然腐熟,周期30d.对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和养分分析表明,堆肥产物稳定性好,养分含量高.这表明,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堆肥技术,蔬菜废物和花卉废物联合堆肥可以在45d内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将堆肥产品返还土壤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非点源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2.
废物乙醇化处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物乙醇发酵是废物资源化的途径之一。包括废物的预处理,乙醇发酵菌株的选育,乙醇发酵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等重要内容,同酵母发醇乙醇相比,利用细菌发酵产乙醇具有产率和转化率高,平均发酵速度快等优点,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热纤核菌和热糖核菌能直接发酵纤维类废物为乙醇,它们的发现使纤维类废弃和的的资源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人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改变原菌株的遗传物质,构建“超级菌”、来满足乙醇发酵的  相似文献   

13.
以猪粪和稻草混合作为调理料,采用强制通风方式,在0.5 m~3的静态中试装置中进行菇渣好氧发酵试验。研究了在维持物料含水率稳定的前提下,不同通风处理对发酵各阶段的堆体温度、挥发性固体、pH、全氮、全磷、种子发芽指数和堆体体积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通风可以满足菇渣发酵腐熟。通风量对堆料温度和挥发性固体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对堆体pH值、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发酵完成后全氮全磷浓度均比初始状态有所上升,堆体体积呈下降规律。综合比较发酵各阶段的参数指标,得出发酵初期和高温期分别以0.05、0.067 m~3/(m~3·d)进行通风,物料翻堆后以0.033 m~3/(m~3·d)进行通风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李靖 《环境》1999,(4):43-44
大亚湾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技术放射性废气的处理对放射性废气的控制、收集、处理、输送、暂存和排放由废气系统承担。废气系统包括:废气处理系统(TEG)和厂房通风系统(反应堆厂房通风系统、核辅助厂房通风系统、燃料厂房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15.
花卉废物和牛粪联合堆肥中的氮迁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以花卉废物和牛粪为原料,进行了温度反馈的通气量控制联合堆肥中的氮迁移中试研究.采用自制的静态好氧床进行一次发酵,过程控制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方法,发酵周期20d;采用周期性翻堆进行物料二次腐熟,腐熟周期40d.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总氮、有机氮、无机氮、氨氮、硝氮等氮素形态转化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温度反馈的通气量控制对氮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初期的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显著,氮素总量损失累计达41.98%,其中主要是有机氮的损失,99.95%的氮损失发生在一次发酵阶段;氮素损失主要是在pH和温度较高条件下的氨气大量挥发造成的.对通风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物料C/N及添加酸性物质有望减少N损失.对于C/N较低,硝态氮含量较高的物料堆肥,NH4+-N≤0.04%、NH4/NO3≤0.16不能作为腐熟度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一般性问题     
X70 9401022有害废物管理最小量化和处理处置技术/季成富…(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刀江苏环境科技/徐州市环保局一1993,(3)一16~22 环情X一75 废物最小量化意味着对生产或要被处理、贮存或处置的有害物减少到最低程度。废物最小量化的关键是源减少和再循环,这将减少产生的有害废物的体积和毒性。本文介绍了废物最小量化方法,废物最小量化评价或审查步骤;处理技术:总的技术方法是焚烧有机有毒废物和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非有机物;填埋处置技术:最小量化和处理产生的废物(包括目前尚无法处理或经济上处理不可行的废物)的最终归宿是上地填埋。…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绿化废物低比例补充的市政污泥好氧堆肥工艺可行性,以回流污泥堆肥产品替代绿化废物为骨料,采用静态翻堆好氧堆肥工艺处理脱水市政污泥,分析一次发酵过程及产品的主要性质。结果表明:以回流污泥堆肥产品部分替代绿化废物时,堆体的高温期(≥55 ℃)均可持续超过3 d,产品含水率低于40%,挥发性固体含量(VS)超过45%,pH值稳定在6.0~7.0,种子发芽指数(GI)超过70%,满足园林绿化用途要求。其中,脱水市政污泥、绿化废物、回流污泥堆肥产品质量比为5:1.5:1的试验组一次发酵周期可控制为27 d,一次发酵产品总氮、总磷、总钾、腐植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高,肥效更优,适合于工程规模的园林绿化用途。在回流污泥堆肥产品完全替代绿化废物的试验组中,脱水市政污泥和回流污泥堆肥产品质量比为5:6和5:8的堆体可达到高温要求(≥55 ℃保持至少3 d),VS、pH、营养物质、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群数等指标均符合园林绿化用泥质和有机肥料的要求,且一次发酵周期可控制在16 d内。当回流污泥堆肥产品与脱水市政污泥质量比≤6/5时,GI超过90%,满足腐熟要求。污泥堆肥产品回流替代绿化废物作为市政污泥堆肥的骨料,可有效调节脱水市政污泥堆体性质,缩短堆肥周期,提高产品肥效。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有害废物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发达国家的做法是首先进行废物最小量化,即源减少,再循环,再利用,使产生的有害废物量达到最小程度;然后将经最小量化后产生的有害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最终处置。这些管理技术对我国刚起步的有害废物管理有十分有益的借签作用。二、废物最小量化1.定义废物最小量化意味着对产生或要被处理、贮存或处置的有害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废物最小量化的关键是源减少和再循环,这将减少产生的有害废物的体积和毒性。2.废物最小量化方法废物最小量化在大多数的工业生产中可分为几个步骤,需要仔细规划。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工业废物,尤其是因通风产生的废物含有大量的石油废气。当废物体积比较大的时候,即使石油废气含量为数不多,也会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极度升高。因此,必须采用热催化法对工业废物中的石油废气进行科学的净化。目前所推行的方法是消耗能源最少的方法之一。为了有效地实施这种方法,应该择选工业催化器和氧化条件。不过,对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要采用不同的催化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明确发酵程度对垫料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发酵床3个发酵等级垫料的细菌群落特征.测序共获得1198467条序列,包括33个门、73纲、272科,600属的细菌,发酵床垫料细菌多样性与发酵等级相关.其中中度发酵垫料细菌数量最多,深度发酵垫料细菌种类最多.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是优势菌类群.随着发酵等级的增加,垫料中的葡萄球菌科和皮杆菌科细菌含量减少,说明发酵床可以抑制致病菌,保护养殖健康.在3个发酵阶段,微生物发酵床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细菌不同.在轻度发酵时期,黄单胞杆菌科和间孢囊菌科细菌是主要的降解菌群;在中度发酵时期,变形菌门的腐螺旋菌科、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科、放线菌门的棒状杆菌科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特吕珀菌科起主要降解作用;在深度发酵时期,厚壁菌门梭菌目瘤胃菌科、拟杆菌门的紫单胞杆菌科、变形菌门的产碱菌科和假单胞菌科起降解作用.随着垫料等级的增加,粪便中的指示菌——瘤胃菌含量增加,可作为垫料更换的信号.PICRUSt分析显示随着发酵等级增加,细菌代谢水平下降.本研究可为发酵床猪粪的生物降解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发酵床垫料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