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降雨特征及其对城市水情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上海降雨资料,分析了上海汛期降雨的变化和最大年日雨量极值的累积分布规律,近期降雨空间分布、暴雨频度和强降雨特征,及气候因子对水情灾害的影响。结果显示,汛期雨量大小对水情灾害影响较为复杂,大暴雨或强降雨是造成水情灾害的重要原因。初步探讨和提出了气候因子的灾害危险评估方法,并对上海各区(县)近期的暴雨灾害影响进行了危险评估;暴雨对上海地区水情灾害影响差异明显,崇明、市中心区和浦东新区暴雨灾害危险较大,南部地区的青浦、金山、奉贤和松江区危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Ⅰ——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蕙  温家洪  司瑞洁  尹占娥 《灾害学》2008,23(2):112-116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概述了近年来3个重要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in)、多发区指标计划(Hotspots)和美洲计划(American Programme)的目标与成果。重点介绍了3个国际计划选取的指标:DRI首次开发了2个脆弱性全球指标;Hotspots发展了3个灾害风险指数;美洲计划开发了4个独立的指标体系,用于描述国家级的灾害风险构成要素,同时,提出城市级的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比较3个国际计划选择的指标体系的优缺点,提出选择能全面反映脆弱性和风险特征、计算简便的指标是今后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上海浦东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频度和强度不断加强。灾害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灾害研究的热点,基于灾损率的脆弱性分析方法是当前灾害脆弱性研究的重要课题点与前沿。采用G IS和遥感技术,依据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1000年一遇的6个重现期情景,对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了基于灾损曲线的脆弱性研究。研究中修正了上海地区的径流模型,基于G IS栅格编制了不同重现期的淹没深度图,实地调查了研究区暴雨内涝灾害的灾损率数据,确定了研究区的脆弱性等级划分,并利用G IS编制了基于不同重现期情景的上海浦东脆弱性图。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于沿海城市开展暴雨内涝等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可供区域灾害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灾祸志》,是我国系统介绍全球20世纪天灾人祸的工具书,是向群众普及灾害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是献给“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一份厚礼。《20世纪灾祸志》35万字,编为自然灾害、自然人为混合灾害、人为灾害三卷,下分地质地貌灾害、气象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瘟疫、火灾、战争、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社会灾害10章,细分相对独立的灾类34节、29分节,收世界级灾例777条。每例均有具体地点、时间、灾情。各章、节对各类灾害作了概述,提出了灾害机制和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Ⅱ——评估方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而评估方法又是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总结了近年来3个重要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多发展指标计划(Hotspots)和美洲计划的(American Programme)分析单元、灾种选择和数据源.评述了3个国际计划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模型和评估方法:计算DRI的指标需计算3个数值--物质暴露、相对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Hotspots首次利用栅格单元和地区/财富等级来计算死亡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美洲计划分别建立了4个独立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应用到城市级别.通过比较3个国际计划的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灾害风险评估的重点和关键应是风险的时空分布、动态风险评估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6.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灾害链及其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灾害的发生发展呈现链式有序的传承效应(灾害链),为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集多种换乘方式于一体,一旦发生灾害,势必造成连锁反应,造成巨大损失,必须对其进行防灾治灾研究.应用灾害链思想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思路,提出了灾害链定量分析方法并对虹桥枢纽灾害等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灾害识别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利用历史记录法、成因分析法、预测法等灾害识别技术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各种灾害及其因素进行初步识别,确定虹桥枢纽可能遭受的灾害种类.再利用故障树方法对确定的各灾害进行作用机理分析,最终确定虹桥枢纽的灾害清单.针对上海虹桥综合枢纽工程的复杂性和灾害的随机性、模糊性,以及在运营时出现的一些灾害难以用非常准确的量化数据加以表达的特点,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到交通枢纽工程的灾害等级评估中来.在国际隧道协会制定的灾害等级表的基础上,建立灾害等级隶属函数,使评价结果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8.
孙振华 《灾害学》1996,11(1):54-58
城市人为灾害灾变动力机制在认识上有两个层次:表征机制和内在机制。本文以研究内在机制为目标,阐明城市复合生态位位势、城市界面论、城市奇异吸引源、城市增熵等4个方面的人为灾害灾变动力机制,并指出了这些研究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沿海六区县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城市在全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度集中的人口及财富也决定了其面临灾害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即同等灾害强度下,沿海城市遭遇自然灾害时的人口伤亡更多,经济损失更大。从灾害系统承灾体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灾害脆弱性的五个方面,顺应脆弱性评价定量化的趋势,依据一定的原则,不分灾种,面对区域和人群,选取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AHP法对该区域相应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建立了脆弱性模型,并在收集和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对上海沿海六区县进行了脆弱性评价,并对各个地区的区域脆弱性、人群脆弱性和整体脆弱性进行对比分析,为灾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评价结论,总结了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脆弱性特点,并为上海市降低脆弱性、减轻自然灾害影响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我国基准地震台站的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基准地震台站的定位应是监测、预报、科研一体化的野外实验基地 ;基准地震台站的发展目标应是建立世界一流地震台站。此外 ,还从强化基准地震台站管理、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的角度 ,就基准地震台站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资源优化配置、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深化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西南地区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传甲 《灾害学》1995,10(4):43-48
该文以丰富而翔实的资料就西南地区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的灾情、灾情特点、灾害损失、灾害原因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市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陈满荣  王少平 《灾害学》2000,15(3):26-29
风暴潮是上海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特点一是大的风暴潮灾害都是由于台风影响造成的;二是重灾区主要发生在沿杭州湾、长江口地区和市区;三是随首防潮设施防御能力提高而减轻,随地面下沉面加重;四是随着长江口、黄浦江潮位的不断抬高,黄浦江中上游地区潮灾加重。因而,预测可能最高潮位,因害设防,对于防灾减灾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社区灾害和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小时  沈荣芳 《灾害学》2002,17(4):72-75
首先分析了社区中比较重要和常见的几种自然灾害和部分人为事故及其成因,并对社区灾害特点作了说明,然后对上海市社区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5—2020年青海省雷电灾害资料,研究该区域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5—2006年青海省雷电灾害呈增加趋势;2007—2015年青海省雷电灾害呈下降趋势;2016—2020年青海省雷电灾害呈平稳略有上升趋势。青海省雷电灾害空间分布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分布特征,其中,雷灾密集区位于西宁市辖区、大通县、河南县、湟中县和互助县区域。1995—2020年,雷电灾害造成青海省人员伤亡282人,平均11人/a,同时对办公设备,广电、电力系统、通讯系统和住宅等方面也造成了损失,其经济损失达1 247.12万元,平均47.97万元/a。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如何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更好地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是大家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期《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将介绍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地震局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气候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气候作为资源和灾害有着它的特定条件。本文在分析气候、生产模式与灾害关系的基础上,还对各种社会条件下气候灾害的演变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了减轻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漱玉 《防灾博览》2018,(6):44-51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群山俊秀、丛山叠起。在这片锦绣的山地风光里,气势雄浑的万峰林、依山就势的千户苗寨、百瀑飞流的马岭河峡谷散发着悠远的神韵,蔚为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迎风吐艳的百里杜鹃、翠竹婆娑的秀美荔波……更使多彩贵州自然中彰显壮美,古朴中深藏灵秀。山峰嵯峨、百川纵横的黔川贵水,满目笼翠、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城市发展与其海域赤潮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红明  张振克 《灾害学》2006,21(4):75-78,107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赤潮爆发频率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对沿海经济的危害程度日益加重。赤潮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科学地分析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赤潮灾害的关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1978~2004年上海城市发展的相关指标与其海域赤潮发生频率及累计影响面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7年间上海海域出现了2次赤潮高峰期;赤潮灾害规模与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沿岸养殖业及农业、陆源排泄物等有密切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海域的赤潮频率及影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1990—1996年冰雹灾害及其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依据《中国减灾》公布的1990-1996年月灾情信息,建立了冰雹灾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中国冰雹灾害的组合类型,并绘制出了冰雹灾害的空分布图和时间变化图。  相似文献   

20.
中国1840—1996年洪水灾害若干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朱晓华 《灾害学》1999,14(2):7-21
在中国1840 ̄1996年洪水灾害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和分形理论分析了1840 ̄1996年洪水灾害的若干特征,包括1840 ̄1992年中国七大江河各等级水灾发生特征、中国1840 ̄1989年七大江河每十年洪水灾害发生频率的演进特征、中国1950 ̄1996年水灾受灾面积统计特征、中国1840 ̄1949年水灾受灾县数时间序列与1950 ̄1996年水灾受灾面积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