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霞  李亚斌  李响  胡涛  张航 《化工环保》2018,38(1):13-18
综述了金属基超疏水材料和聚合物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性能的研究进展,并从污水处理的角度展望了超疏水材料的发展方向。指出,超疏水材料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发展方向主要为:低成本、高效能且环境友好的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开发;持久(永久)性超疏水净水材料的制备;超疏水材料对水中有毒金属离子的去除及其机理研究;超疏水材料水中抑菌性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超疏水材料对水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以及纳米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用改性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去除CO2原料气中的H2S。通过改变改性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原料气中CO2浓度,找出用改性ACF去除CO2原料气中H2S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可用NaON改性的ACF来消除CO2的酸性对去除H2S的不利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O2与ACF形成的C(O*)中间产物增多,CO2的存在有利于改性ACF去除H2S;而当反应温度过高时,CO2与ACF形成的C(O*)中间产物发生分解,导致ACF碳化,不利于H2S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介孔α-FeOOH吸附剂,并探究其对水中Sb(Ⅴ)的去除效果。采用XRD、SEM、ATR-FTIR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对Sb(Ⅴ)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Sb(Ⅴ)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表征结果显示:介孔α-FeOOH具有棒状结构,长度大约为50~100 nm,最可几孔径为20 nm,比表面积为137.6 m2/g。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Sb(Ⅴ)质量浓度为10 mg/L、pH为7、介孔α-FeOOH投加量为0.25 g/L、吸附时间为2 h、吸附温度为25 ℃时,Sb(Ⅴ)去除率可达100%;pH为4~7时,Sb(Ⅴ)去除率受pH的影响较弱;Sb(Ⅴ)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零价铁(ZVI)处理废水的机理。综述了ZVI、纳米零价铁 (nZVI)对焦化废水、军火厂废水、制药废水、橄榄油厂废水、染料废水、含盐类废水及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以及ZVI复合材料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将ZVI与超声波、微波及Fenton法等技术联合,形成具有各自优点的新处理技术,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铁碳(Fe-C)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污染场地中COCs的去除。综述了近年来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液相还原法、碳热还原法、水热碳化法、球磨法和绿色合成法),总结了几种常见碳材料载体(包括活性炭、生物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优缺点,梳理了Fe-C复合材料与COCs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吸附、还原脱氯和刺激微生物脱氯),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Fe-C复合材料用于实际COCs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曹飞丽  肖蕾  刘怡  黄建良 《化工环保》2014,34(2):186-190
以白腐菌的典型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为改性菌种,对中药渣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吸附性能。采用SEM技术对改性中药渣进行表征。研究了废水pH、改性中药渣加入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中药渣经过改性后表面出现许多孔隙,比表面积增大,为吸附Cr(Ⅵ)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50 mg/L、改性中药渣加入量5 g/L、废水pH 2、吸附温度45 ℃、吸附时间20 h的条件下,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去除率达99.5%,吸附量可达9.82 mg/g;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对改性中药渣吸附Cr(Ⅵ)的数据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7.
磺胺类抗生素(SAs)的滥用和施用废水的任意排放导致水体中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光催化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处理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光催化降解水体中SAs的机理和研究进展,其中着重介绍了TiO2改性材料和石墨相氮化碳(g-C3N4)基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降解SAs;分析了当前的研究趋势,并指出了现存的主要问题,为光催化降解水体中SA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光催化材料的改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化工环保》2007,27(5):448-44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和粉末去除设备。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燃烧反应机、粉末去除设备及废水处理槽。粉末去除设备包括主腔体、第一废气排出管、洒水组件、废水排放管及废气排人管;主腔体包括废气人口、第一废气出口、叶片阻泥板(为多个叶片)和压力表。第一废气排出管的一端与第一废气出口相连,其另一端连接至废气处理装置的外部。洒水组件包括第一洒水构件,第一洒水构件位于叶片阻泥板的上方。  相似文献   

9.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Cr(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春生  贡飞  陈姗  彭芳 《化工环保》2013,33(4):344-348
利用硝酸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含铬废水,并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吸附剂加入量对改性活性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硝酸氧化改性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有所增加,官能团总量增加明显;吸附剂对Cr(Ⅵ)的去除率随振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质量浓度为10mg/L的100mLCr(Ⅵ)溶液,当溶液pH为中性,30%(体积分数)硝酸改性的颗粒活性炭的加入量为0.4g,其对Cr(Ⅵ)的最大去除率为98%。  相似文献   

10.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废水中杂环芳香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膨润土原土投加到0.05~1.00moL/L的KCl溶液中,膨润土原土质量与KCl溶液体积的比为(1:1)~(1:100),经搅拌、过滤,合成膨润土吸附剂;(2)将膨润土吸附剂投加到含杂环芳香化合物的废水中,膨润土吸附剂质量与废水体积的比为(1:100)~(1:20000),搅拌,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杂环芳香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用HNO3、KOH、H2O2和H2O2/UV对粘胶基活性碳纤维(ACF)进行改性,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BET的方法对未改性和改性后的ACF进行表征。以ACF为电极,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电压,在静态吸附装置中进行NaCI溶液的电吸附脱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同种ACF,随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速率加快,ACF吸附量增大;在相同NaCl质量浓度条件下,电压越高,ACF吸附量越大。对各种ACF电吸附脱盐效果进行比较发现,KOH改性ACF效果最好,HNO3改性ACF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改性聚合物膜在重金属去除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表面改性、共混改性以及支撑层改性等改性方法。分析了改性聚合物膜表面或基体内部的官能团与功能材料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及主要作用机理。指出:支撑层改性可以有效提高膜基体孔内负载吸附剂的分散性进而提高重金属吸附量,但改性聚合物膜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评估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新兴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有稳定性好、多孔、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能高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Cr(Ⅵ)。本文概括了常用的Cr(Ⅵ)去除方法,重点综述了基于不同金属的MOFs应用于Cr(Ⅵ)吸附和还原转化的影响因素和去除机理,并阐述了MOFs在去除水中Cr(Ⅵ)领域的应用价值及面临的挑战。指出,应通过后修饰、多组分混合等方法进一步提高MOFs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改性淀粉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捕集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琳  季靓  相波  李义久 《化工环保》2007,27(6):563-56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交联、间接醚化、胺化以及cs:亲核加成反应,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基(DTC)改性淀粉(DTCS),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交联度、醚化温度、氯含量及胺化剂对DTCS捕集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DTCS合成条件:交联淀粉(CS)沉降积为30—34mL,醚化温度为80℃,氯质量分数为7.82%,胺化剂为二乙烯四胺。实验结果表明,DTCS对Cu^2+,Pb^2+,Zn^2+,Cd^2+,Ni^2+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对Cu^2+,Pb^2+,Zn^2+,Cd^2+,Ni^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85,0.83,0.65,0.74,0.47mmol/g。  相似文献   

15.
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聚丙烯生物填料(简称普通填料)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简称改性填料)用于模拟废水生物处理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填料比普通填料具有更高的废水处理效率和更大的挂膜量,并能承受更高的气液比(体积比)及气流和水流的冲击。将模拟废水的COD(500mg/L)完全去除,用改性填料时需10.5h,而用普通填料时则需22.5h;在连续运行模式下,改性填料在气液比为40:1时可使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99%),而普通填料则在气液比为30:1时可使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79%)。  相似文献   

16.
改性粉煤灰吸附-高级氧化法处理奥里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氯化铁改性粉煤灰(简称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与高级氧化和生物处理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以期得到简便而有效的处理奥里油废水(简称废水)的组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废水COD平均为4600mg/L、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50g/L、废水pH为7~9、吸附时间为1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30%。采用“改性粉煤灰一次吸附-湿式均相催化氧化-厌氧生物过程-改性粉煤灰二次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废水时,改性粉煤灰不但具有较好的预处理效果,且还有较好的后处理能力;湿式均相催化氧化的催化剂用量少(Cu(NO3)2为2.0g/L)、操作条件温和(2.5MPa,180℃,pH5—7,1h);厌氧生物过程中不需特殊筛选的菌种,易操作控制;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COD从4600mg/L降至55mg/L,COD去除率为98.4%,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灰-铁盐混凝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As(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Fe(Ⅲ)与砷有较好的亲和性,采用石灰-铁盐混凝沉淀法去除废中的As(Ⅲ),考察了溶液pH、搅拌时问、聚丙烯酰胺(PAM)加入量等对As(Ⅲ)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Ⅲ)可有效去除As(Ⅲ),去除率可达98%以上;As(Ⅲ)去除率受Fe3+加入量和溶液pH等因素的影响,偏碱性环境和一定范围内增加Fe“的加入量可有效提高As(Ⅲ)的去除率;延长搅拌时问和加入PAM对As(Ⅲ)的去除率几乎无影响。Fe3+与As(Ⅲ)生成FeAsO3沉淀或FeAsO3与Fe(OH)。的复合体,Fe(OH)3对As(Ⅲ)的吸附可能是石灰-铁盐除As(Ⅲ)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氯化铝和高锰酸钾对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生物炭表面Sb(Ⅲ)的吸附规律及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2.5 g/L、pH为4、吸附温度为25 ℃、吸附时间为240 min、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BC、Al-BC和KMnO4-BC对Sb(Ⅲ)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13,2.12,2.98 mg/g。KMnO4-BC和Al-BC的吸附机理不同,KMnO4-BC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模型和拟一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Al-BC对Sb(Ⅲ)的吸附。3种生物炭的吸附过程都以物理吸附为主,同时有化学吸附的参与。BET比表面积与FTIR分析结果表明,Al-BC吸附量大主要得益于比表面积及孔体积的增大。  相似文献   

19.
《化工环保》2007,27(6):524-524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含油污水、废水处理方法。其步骤为:(1)收集碱炼洗涤车间排放的废水;(2)用供料泵将(1)收集的废水打入无机膜超滤设备内,回收过滤分离的乳化油;(3)将无机膜超滤设备过滤后的废水与其他车间排放的废水混合;(4)混合后的废水先进入污水水质调节池,通过冷却塔降温后进入气浮池,回收乳化油,该过程可去除55%的COD和BOD5;  相似文献   

20.
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先用碳化法将炼油厂碱渣分离成有机相和无机相,再采用氧化法去除无机相中的恶臭物质(主要为残余硫化氢和硫醇等);在该方法中增加了轻质碳酸钙生产工艺,可用苛化渣生产轻质碳酸钙产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既能得到NaOH质量分数为10%~12%的碱液回用,又能得到粗酚、硫磺和轻质碳酸钙产品(干基质量分数为97%,出售)。碳化-氧化法处理碱渣制备轻质碳酸钙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苛化渣外运填埋的相关费用和用地,年净增经济效益约1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