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准确地获取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年际变化情况,对分析该流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其成、因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9年~2011年3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信息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年~2011年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县域差异,海晏县、共和县、刚察县和天峻县4县各土地变化幅度较大的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总量;②流域内林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在刚察、共和两县,沙地面积占流域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5.57%,主要分布于青海湖湖东地区;③年际问耕地面积总量呈减少趋势,取而代之的是草地、林地面积的增加;④研究流域全部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呈现年际波动特征,但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2.
遥感监测是目前植被监测中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植被生长监测中的重要手段。而结合实测地物光谱曲线是关键点之一。地物光谱把模型、遥感图像与地表观测放在一起,并建立关联联系,为遥感基础研究与遥感应用的衔接建立了一条纽带。文章结合青海湖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总结出适用于青海湖流域的光谱采集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对所采集的光谱数据提取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更好地了解青海湖流域不同草地类型的光谱特征,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景区草地与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湖草地、湿地是青海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青海湖其它资源的重要载体,均为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当地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青海湖景区草地、湿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对环湖旅游开发中草地、湿地的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彦 《青海环境》2009,19(3):120-122
青海湖流域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在全省经济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文章在阐述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流域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青海湖形成出发,在总结青海湖近年来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青海省天峻气象站、刚察气象站、海晏气象站和共和气象站建站以来到2010年的观测数据,以及青海省布哈河口水文站、刚察水文站和下社水文站多年来的观测数据,从降水、气温和蒸发量的多年变化分析了青海湖流域近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多年降水主要存在一个2~3年和3~4年的变化周期;近53年来,流域内及其周边地区年均气温增加显著,整个流域从1987年左右开始显著增温,线性升温率约为0.3℃/10a,多年平均气温以2~3年的变化周期为主;青海湖流域蒸发的多年变化情况和降水类似,处于波动状态,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综合近53年流域降水、气温和蒸发的年际变化情况,青海湖流域从1958-2010年气候由冷干逐渐向暖湿变化。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在青海省处于海北与海西州交界地带。青海湖流域介于北纬36°15′—38°20′,东经97°50′—101°20′。流域面积29661平方公里,海拔3196—5174米。青海湖是在流域最低的地方,东西长约109公里,南北宽约65公里(图1)。1988年平均水位海拔3195.59米,湖水面积4282.3平方公里,湖水容积738.8亿立方米。青海湖流域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黑马河、江西沟等地的黄土层中发现石器与木炭)。自古以来,羌、吐谷浑、藏等少数民族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文化。从考古出土的珍贵文物和古城池(海晏的三角城、尕海城,刚察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湿地是中国国际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建立最早的湿地之一,但由于开发不当,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其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破坏严重;缺乏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运行机制,导致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因此处理好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分析了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开发现状,针对开发利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促进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流域湿地类型及其生态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湖湿地于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点保护湿地名录》.青海湖流域湿地可分为沼泽系统、湖沼系统和河流系统,其价值表现在为鱼类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场所、旅游、观光等多方面.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流域湿地.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草地治理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草地资源利用状况以及草地在畜牧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证了草地治理和保护是促进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草地的开发建设应顺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而提出草地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中有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鱼类———湟鱼,湖中岛屿是 160多种鸟类的天堂。但是,近年来青海湖水位急剧下降,有专家预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青海湖将在青藏高源上“彻底蒸发”,成为又一个“罗布泊”。调查数据表明:20 世纪末期,青海湖水位下降了13米多,湖面萎缩 720 多平方公里。现在,青海湖水位正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急剧下降。专家们分析,青海湖悲惨现状是“天灾”,也是“人祸”。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导致青海湖水位下降。另一方面,环湖流域人为从上游大量截水,进行过度的农…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对青海湖的关注是多方面的,已在很多学科领域对青海湖及其流域开展了研究,对青海湖水体污染问题亦作过初步调查,对湖泊富养化问题也有不同看法。本文根据1985—1991年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与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TSl)法对青海湖水体污染及湖泊富养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青海湖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各种经济活动所渗透的领域相对较狭窄,造成的各种污染矛盾尚不尖锐,归纳起来有两方面,即小范围的点源污染和较大范围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将今论古、以古论今"的思想,收集过去与现在的青海湖环湖地区气候变化与湖泊水位变化的数据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趋势法与Pe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对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重建的全新世湖泊水位升降与古气候因子密切相关;②近54年以来,环湖地区的气温上升、降水增加;青海湖水位变化与...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来,青海湖地区由于湖水位下降,沙化面积日趋扩大、草场不同程度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而植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是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青海湖地区植被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资源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对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意见。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本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湖盆地形以及巨大的青海湖对湖区气候所起的调节作用,致使多种生境类型共存并具有明显的高寒生态系统特征。与此相适应的植被,基本止可分为两大类型。山前湖盆地带与河谷阶地中的草原(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而四周山地则发育高寒灌丛、高寒草甸等其它高寒植被类型。受局部地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种类比较丰富,共录得243种。鸟岛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在促进区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普氏原羚已成为极濒危物种,仅在青海湖地区分布,且总数不超过300只,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大天鹅(Gygnus gygnus)和青海湖鲤(G.przwalskii przwalskii)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尤其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已受到无序的经济开发活动的威胁。作者根据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和利用他人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了青海湖地区(重点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特点、保护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罗颖 《青海环境》2011,21(4):170-174
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从而对青海湖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青海湖周边气候、地理、水文、植被资源等环境因素对渔业资源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域内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青南多年冻土区等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地下水影响评价和保护力度。全省生态脆弱保护区可划分为绿洲生态脆弱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多年冻土环境脆弱区3个大区、30个亚区。文章对青海省生态脆弱保护区划分及其地下水资源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渔业环境状况及管理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金兰  覃永生 《青海环境》1997,7(4):159-163
综述了青海湖概况、渔业环境状况和青海湖裸鲤资源衰退的情况,分析了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保护青海湖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鄂西清江流域发展生态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鄂西清江流域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潜力分析入手,概括了该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提出了在小流域范围内发展生态旅游的意见,为当地有关部门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参考性依据,有利于实现该流域旅游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地区历史时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陆生  汪青春 《青海环境》1996,6(4):184-191
利用青海湖流域及邻近地区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历史时期气候资料序列,讨论了湖我近六百年来的气候变化,给出了主要冷,暖,湿潮,并对湖区1958~1995年器测时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气候突变现象作了统计分析,指出了近百年来气候暖干化是造成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