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常接触汽油、香蕉水、松节油等油类,容易引起皮炎和湿疹。使用人造液体手套,可以保护皮肤,预防皮炎和湿疹。 人造液体手套是一种不溶于油类的液体,使用方便,只要用肥皂把手洗净,用毛巾擦干,将液体手套液倒在手上,两手互相均匀涂擦(注意角落的地方要涂上),并不断伸屈手指,以防工作时胶膜破裂。手套液涂擦后10分钟左右,成胶膜状便可使用。不用时,只要用温水和肥皂洗涤,即可除去。 液体手套配方: 干酪素100克 水243毫升 氨水17毫升 酒精 173毫升 甘油]8~25毫升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50毫升 配制方法: ].将干酪素加入水中,并于60”一70”C的…  相似文献   

2.
1970年,在毛主席“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上海造船企业的职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掀起了一个打好造船翻身仗的热潮。当时油漆车间的工人决心丢掉手工漆刷的落后面貌,采用了高压喷漆的新工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压喷漆要用苯作溶剂,操作时两手和苯长时间接触,因而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生红斑和疮疹等,严重地影响到操作工人血液系统发生病变及苯中毒。过去企业也采用过塑料手套,既不耐用,防苯效果也不好,用的时间长了,仍会刺激皮肤发痒。 为了及时解决这项劳动保护问题,我们会…  相似文献   

3.
长期接触苯类有机溶剂的工人,由于苯的作用,双手皮肤会引起干燥、瘙痒、红斑和疱疹,甚至出现脂脱性皮炎或湿疹。上海徐行化工厂生产的防苯耐油手套,可以预防上述病变和苯中毒。 该手套是采用新型橡胶体聚氨脂甲酸脂塑料浸塑而成,它不仅能防苯类溶剂,而且还耐多种油类、漆类和有机溶剂,并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能。手套的质地柔软,手型合理,戴用舒适,规格有八寸、八寸半、九寸三种。一种防苯耐油手套@史亦仁  相似文献   

4.
在玻璃钢生产过程中,操作工人的双手受到胶粘剂内有害因素的刺激,导致皮肤中的脂肪和类脂质被损伤,造成皮肤干燥开裂、红肿,使工人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一些单位用纱布手套或橡胶手套作为防护用品,收效甚微。 我厂工人在实践中采用一种简单的防护方法,收效甚好,介绍给同行们。 操作前,用硅脂擦手掌至有油感。操作完毕,用温热水和硫磺香皂清洗双手,再浸入苹果水里浸泡十几分钟,晾干后再擦上香脂(如果因手红肿、发痒而被擦烂,可抹醋酸类药膏或浓缩鱼肝油),就能使皮肤保持光滑滋润,避免干燥开裂,防止骚痒,保护皮肤中的脂肪和④M。 苹果水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江苏劳动保护》2009,(6):48-48
防火漆与一般油漆相比,在物理性能方面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它干燥以后,漆膜本身不易燃烧,遇火时,能推迟火焰延烧到涂漆的可燃物上,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据试验,将一般油漆与防火漆分别涂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同样的火焰烘烤,涂一般油漆的木板,不到2分钟就和油漆一道烧着;而涂非膨胀型防火漆的木板,2分钟后仅出现阴燃现象,静置30秒后立即熄灭;涂膨胀惰气型防火漆的木板,即使烘烤15分钟,连阴燃现象也未出现。  相似文献   

6.
《安全》1994,(4)
一种可取代锅炉的水火直接换热炉,由长沙热工高级工程师研制成功。它没有一根换热钢管,也不需要烟囱,是用极纯净的“颜氏燃烧器”的火焰直接与水(或其它需要加热的各种化工液料)接触,每分钟可把少至数公斤,多至数百公斤的水加热到60℃~  相似文献   

7.
硝基漆片的压制是生产高质量硝基油漆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其工艺是用开放式二辊机(前辊筒用蒸汽加热,后辊筒通水冷却),在80℃以下将含氮量11.5%~12.2%的硝化棉、颜料(铁蓝、铬黄等)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捏合压制成2~3mm的漆片。由于捏合压制过程中起火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厂党总支的领导和上海市针织站的支持下,三结合小组经过多次反复,终于在一九七五年制成有夹里浸塑农用防护手套。 这种防护手套,是先用329棉毛巾和329汗布缝制成手套,套上手模后,再用聚氯乙烯树脂、苯二甲酸二丁酯、苯二甲酸二辛酯、月桂酸二丁基锡,以乙氯化苯溶解,经 100℃以上高温作为浸塑剂,然后采用浸塑法成型为模塑夹里手套。 防护手套的特点是:柔软,牢度好,耐磨,保暖,能吸汗水,敏感性也好。它还具有戴了舒服,一般不易硬化的优点。 为了使这种防护手套比较适合贫下中农的需要.在试制成功后,我们多次带着…  相似文献   

9.
防机械伤手套习称普通劳保手套,由帆布、纱卡布、劳动布、牛皮、猪皮、绒布和粗纱等或由帆布与皮革混合制成,其中使用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是帆布手套和线手套。多年来,防机械伤手套的生产、验收、使用和监督,缺乏技术依据。我们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根据我国防机械伤手套的生产、市场管理和检验现状,认为有必要尽快制定防机械伤手套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有些人喜欢用油漆筷子吃饭,认为它既美观又卫生。其实,它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 油漆含有铝质、硝基或苯硝等成分,这些高分子物质都对人体有害,尤其是硝基成分,被人体吸收后,会与含氮的物质合成为具有很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类物质。另外。这种筷子使用时间久了,油漆会脱落掉  相似文献   

11.
今年32岁的黄显来是个老油漆 工了,从安徽老家到北京做家居装修 已经差不多快7个年头了。那次急性 中毒的经历,让他现在一回想起来还 是很后怕。 "那次在一个顾客家里喷漆,因为剩下的活不多,别的工人都走了。 其实,平时我喷漆的时候,他们能不来就不来,实在太呛了。而且,油漆 里头有苯,听说接触多了对以后生小 孩都不好。"黄显来说刺激性很强的油漆味不要几分钟就会熏得人涕泪  相似文献   

12.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  相似文献   

13.
从事喷漆、零件清洗、机械维修、印刷等行业的工人,由于长期直接接触液体苯、汽油、丙酮、铅等有机毒物溶剂,常常产生手部皮肤干燥、发裂、生皮炎,严重时引起感染的问题。有没有解决这种危害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用含有干酪素、甘油、乙醇、无水碳酸钠等物质的水溶液涂在手上,干燥后形成一层薄膜,同外界有害物质隔绝,就好象戴了一层很薄的手套,人们称它为“液体手套”。这种手套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刺激作用。 “液体手套”是一种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水溶液物质。凡接触有机、有害液体的工种均可使用。在工作前,将此水溶液3~4克均匀…  相似文献   

14.
一、擦颈发热中风少 擦颈按摩可促进颈部血管手滑肌松驰,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做法是:双手磨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及前后颈,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早晚各4-8分钟。 二、摇头晃脑防中风 头部前后、左右旋转运动,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做法是:平坐,放松颈部  相似文献   

15.
酚中毒     
酚又叫羟基苯或石炭酸,是一种白色、半透明、针状结晶体,具有刺激人的甜辣气味,可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它广泛用于生产或制造各种化学物质,如用于石棉制品、酚醛树脂,合成树酯、炸药、肥料、油漆、除漆剂、药品、香料、橡胶织物、木材防腐剂等,还可在石油、皮革、造纸、肥皂、玩具、染料等行业中使用。 酚是高毒类物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腐蚀作用,而且易被无损皮肤和粘膜吸收,其蒸气也可经呼吸道吸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酚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灼伤皮肤,酚的热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温疹、炎症、变色、坏死、腐烂等症状。皮肤被酚污染后,最好用浸…  相似文献   

16.
丙烯腈是石油化工和合成纤维生产中毒性较大和渗透性很强的一种化学物质。操作人员除经呼吸道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外,还可经完整无损的皮肤吸收而致中毒,就是戴上普通橡皮手套接触丙烯腈料液,也仍不免中毒。 最近,上海某纤维研究所的同志试制成功一种新型防护手套材料,他们将大然橡胶、聚氨荃橡胶、丁荃橡胶、丁腈橡胶和乙丙橡胶等五种橡胶浸泡在内烯腈(99.5%)料液中,分别浸泡 2小时和168小时,以观察其膨润性能。实验表明,浸泡2小时后,天然橡胶、聚氨荃橡胶、丁荃橡胶都有膨润现象,丁腈橡胶和乙丙橡胶则有溶解现象。浸泡168小时后,除丁基橡胶有…  相似文献   

17.
甲醛中毒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有特殊的刺鼻气味的气体。凡在医院做过消毒、防腐工作的人,都会熟悉一种叫“福尔马林”的液的气味,实际上,福尔马林就是40%的甲醛水溶液。除了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外,甲醛还可在工业上用于制造树脂、塑料、皮革、纸、人造纤维、玻璃纤维、橡胶、染料、药品、照相胶片、油漆、肥皂、炸药等。 甲醛会对人体皮肤和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甲醛蒸气可引起眼部结膜炎、鼻炎、咽喉炎和支气管炎,严重的还会引起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水肿等。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后,会出现皮肤干燥硬化,汗液分泌障碍,指甲软化。长期接触还可在…  相似文献   

18.
防切割手套是近几年发达国家竟相开发的新护品,目前只有少数国家研制成功。廊坊市开发区新兴服装有限公司为填补国内空白,历时两年多终于研制成功并批量投产。该公司的系列防切割手套符合欧洲标准CEN388的5级标准(最高防护等级),并已申请专利。今年4月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防切割等级为5级)。  相似文献   

19.
刘忠华 《安全》1994,(4):24-24
1、研究目的 目前,工业上应用有机溶剂的场所非常广泛,例如钳工、机修工接触汽油、煤油、机油,油工接触油漆等等。由于各种有机溶剂对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能致使长期接触者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干燥、脱皮、裂口和过敏等症状,严重者冬季裂口较深而出血。虽说佩戴防油手套可解决部分问题,但因其接触有机溶剂易变形,工人不爱用。  相似文献   

20.
我厂于一九七四年初成立 涂塑止滑手套试制小组,在党 支部领导下,从原料配方到工 艺设备,进行了上百次试验, 在兄弟单位的大力协作下,试 制出第一批涂塑止滑手套。这 种新型手套,特别适用于汽车 驾驶员及要求有抓着力操作场 合的工人作劳动防护用品。它 既能保护操作工人的双手,又 能防止滑动,操纵灵便,很受 工人欢迎。手套试制成功以来 已有一批供应了市场。 涂塑止滑手套,是将聚氯 乙烯糊状树脂配加多种辅助剂 (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 触变等)均匀混和后,涂复于 织物基料上(机织斜纹绒布或针织棉毛布等),使在织物表面形成一个个凸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