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2004~2010年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SO2和PM10.NO2和PM10有上升趋势,SO2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环境空气监测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的Spearmam秩相关系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宝鸡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研究了宝鸡市2007—2013年间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7—2013年宝鸡市满足二级空气质量的优良率均达到了85%以上;宝鸡市大气中的PM10污染物指数最高,其次是SO2,最后是NO2;2007—2013年,宝鸡市NO2、SO2的浓度分别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但变化效果不显著,污染指数最高的PM10呈现下降趋势,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5—2014年PM10、SO2及NO2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研究了川南城市群5个地级市(乐山、泸州、内江、宜宾、自贡)三类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间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个城市的PM10年均质量浓度和API年均值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PM10是影响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各城市NO2年均质量浓度以上升趋势为主,SO2年均质量浓度除乐山有明显上升趋势外,其余城市以下降趋势为主。  相似文献   

4.
选取中国北京市与俄罗斯莫斯科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2014年北京市的PM10、SO2、NO2年浓度值,以及莫斯科市的PM10、SO2、NO2、CO、O3年均浓度值,计算区域综合污染指数,揭示其大气污染特征,并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北京市与莫斯科首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3—2014年间北京市比莫斯科市空气污染程度大很多,发达国家中心城市与发展中国家中心城市的环境质量尚有一定差距;北京市与莫斯科市首要污染物均是PM10及NO2;北京市PM10、SO2、NO2的年均浓度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落实较好。莫斯科市SO2、CO年均浓度值呈下降趋势,PM10、NO2年均浓度值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阜新市为例,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根据阜新市2006~2010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该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大气质量变化的原因。旨在定量分析评价阜新地区转型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阜新市大气环境质量在2006~2010年间明显好转,主要呈Ⅱ类和Ⅲ类,其中2006年和2007年大气环境质量较差,主要污染物为降尘和SO2;2008年降尘量开始显著下降,PM10、SO2和NO2也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明阜新市经济转型对大气环境质量具有改善作用,棚户区改造和采煤区综合整治也是好转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6-2010年深圳市8个环境监测点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和O3的监测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综合评价了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年来,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发现,盐田区和龙岗区监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差,而华侨城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006-2010年大气环境环境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蛰.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株洲市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和提升株洲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对"十五"期间株洲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和评价,提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并预测了"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十五"期间株洲市区总体环境空气质量处于污染严重水平,SO2是市区空气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其次是PM10,而NO2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模式预测表明,"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市区环境空气中SO2、NO2和PM10的年平均浓度呈缓慢下降,环境空气质量将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武汉市1990—2014年空气污染物(SO2,NOx/NO2,TSP/PM10)年均值浓度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和空间统计方法研究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异。研究发现武汉市近20年SO2浓度变化平稳且满足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而氮氧化物(NOx/NO2)浓度显著上升并超过标准限值,颗粒物(TSP/PM10)浓度虽然有下降趋势,但依然未达到标准限值。武汉市近10年SO2污染空间变化最明显,重污染区域由城区向郊区转移;NO2污染空间差异最显著,二环线内监测点NO2浓度一直高于二环线外且平均高9.2%,而二环线内监测点SO2、PM10浓度低于二环线外。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四城市三种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均污染水平状况、大气空气质量等级天数以及主要污染物天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四城市环境质量状况.通过收集2009年-2015年四城市三种污染物的质量监测数据,使用统计描述、卡方分析等对四个城市的污染特征进行评价.得到2009年-2015年四城市优良天数由高到低为克拉玛依市>伊宁市>乌鲁木齐市>喀什市.证明了2009-2015年四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有所改善;大气环境中污染物SO2、NO2总体上呈下降趋势,PM10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眉山市2006—2012年空气质量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SO2、NO2、PM10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污染最严重;7年年际变化中,SO2浓度先上升后下降,NO2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PM10浓度明显下降;2012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系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PM10(0.39)SO2(0.32)NO2(0.29);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眉山市空气质量属于轻污染。  相似文献   

11.
西安大气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年至2007年西安气象观测资料及2002年至2007年环境监测资料,对西安市大气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NOx年平均浓度变化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2)从1951到2007,西安市气温增长了约2℃,仅21世纪以来,就增长了近1℃。热夜天数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上升。2008年7月上旬西安市区与周边郊区地表温度温差约为8—10℃。(3)年平均风速,极大风速明显减小。分析认为,随着西安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高楼林立,城市下垫面发生巨大变化,使城市热容量增加,耗能增大,有效蒸发减少,增温明显,从而导致城市风速减小、大气污染物浓度增加、温度升高、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提出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城市规划环境气候图,有效缓解因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十一五”期间太原市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均浓度值分析来看,除NO2外,SO2和PM10都存在超标现象,长期来看,三种污染物浓度下降趋势明显,这与太原市环境保护行动密切相关.月际间浓度值差异除PM10在春季出现波动外,SO2和NO2均呈现“U”型曲线,这种规律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指数都有所下降,但太原市区空气污染仍以SO2和PM10为主,说明烟煤型污染的空气污染特征没有改变.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空间浓度分布不均与地形和气象特征以及城市布局和污染源排放有直接关系.太原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污染影响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了解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源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济南市2014-2018年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主要污染物浓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析了济南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并对济南市6种主要污染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空气质量呈逐年好转趋势,季节上则表现出冬季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采暖期污染物浓度远远高于非采暖期的特点;从日变化看,上下班高峰段是污染最严重时段。在空间维度上,城市外围污染较为严重,市区污染相对较轻。在污染物成分上,PM10逐渐成为颗粒物污染的主体。通过济南市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分析未来3年内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进一步提出合理优化的污染治理方案来改善济南市大气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
对乌鲁木齐市近10年的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大气环境质量正向良好的趋势发展;PM10、NO2年均浓度变化幅度不大,仍高于国家二级标准;SO2年均浓度在2012年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显示,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月均浓度和AQI与月均气温、日照时数、蒸发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月均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变异系数法进一步得出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是促进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义乌市2011年-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义乌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PM10、NO2、O3,且大气污染呈现为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并存的混合型污染.尽管PM2.5、PM10和SO2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SO2下降显著,但细颗粒物污染仍然突出,NO2不降反升等问题都值得关注.这可能与义乌市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亟待优化以及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泸州市城区近年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对泸州市城区2004-200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泸州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80,空气质量优良率在72.33%以上。空气质量有逐步好转的趋势,SO2和PM10年平均浓度明显下降,NO2略有上升。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不均匀,SO2与PM10夏季浓度较低,冬季较高,NO2浓度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兰田宪桥、小市上码头污染物浓度总体上高于忠山环监站。  相似文献   

17.
许昌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玉环  方恒 《环境工程》2002,20(2):69-71
“九五”期间 ,许昌市环境空气监测主要因子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市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排序依次为 :降尘量 ,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其季变化规律一般为冬 >春 >秋 >夏。主要污染物年变化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降尘量。“九五”期间均为波动下降趋势 ,除降尘量下降明显外 ,其余 3项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天津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和气溶胶硫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于1980—1981年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做了同步监测,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状况,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做了研究。以超C_i几率和的方法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以早晨最严重,傍晚次之,中午较轻:冬季比夏季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中以硫酸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总颗粒物次之。当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比较突出。颗粒物中的苯溶物对大气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城市中相对湿度高时硫酸盐浓度大,可能是产生冬季烟雾事件的原因。下风方向的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比值和硫酸根含硫浓度与大气总硫浓度的比值均比上风方向相应的数值高,说明城市燃煤烟气是硫酸盐的来源。城市中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7,硫酸根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5。在形成硫酸根的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和颗粒物可能有贡献。以一维有源简化模式估算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根的速率常数,约为2.3±1.1%/hr,冬季约1.5%/hr。二氧化硫的迁移距离约为17—340km。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区(县、市)级尺度上准确衡量福建省大气污染情况,构建大气污染评价APEI指数。基于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数据集和夜间灯光数据,分析2013—2018年福建省78个县市大气污染程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福建省中心偏北县市大气污染程度小,东部沿海县市大气污染严重。近6年福建省78.21%的县市大气污染程度减弱;2)全省东部沿海区域空气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NO2和PM10这2种大气污染物,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从大气污染物时序变化趋势看,PM2.5和PM10变化相似,自2014年起逐年下降,到2018年分别下降约23.15%和12.21%,SO2和NO2分别下降明显。O3呈U形变化,而CO则呈倒U形变化;4)全省6种大气污染物均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5)采用时空加权回归(STWR)模型分析夜间灯光对APEI影响的时空异质性,发现2014—2018年负向影响区域持续扩大;全省34个县市5年回归系数均为正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岛市建设宜居幸福国际城市战略目标,研究选取了新加坡、旧金山、大阪、香港、上海、深圳等10个国内外港口城市,对比分析了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与典型国际发达国家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进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青岛市PM_(10)、PM_(2.5)、SO_2年均浓度与国际城市差距较大,改善任务艰巨;NO_2年均浓度相对较低,已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并优于大部分国际对比城市。从国际大气污染物减排及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程来看,预计青岛市将在2025年全面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青岛市需加快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程,为建成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优良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