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态混凝土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凝土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的一种崭新的混凝土。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可以通过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及逐渐形成的生物膜的生物作用.清除和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环保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和科学研究。文章主要介绍了生态混凝土的特性、净水机理、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透水性路面和绿地的两种构建模式。利用生态混凝土建设城市透水性路面和绿地。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将是生态混凝土在城市中应用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粉末活性炭的实用功效良多,在面对日益严重的污水境况、趋向严格的处理要求和水质标准,凭借着其不断改进的工艺加工和工艺处理以及本身的优点,在净水处理中渐渐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在生态的环境下越来越成为净水处理的优良首选。  相似文献   

3.
主要比较了污水和净水培养水生植物(芦苇、香蒲)形态特征的改变,测定了污水和净水培养的水生植物体内(根、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析判断了水生植物对长期污水浸泡所采取的响应的途径和方式.结果表明,与天然净水培养的芦苇相比,长期污水浸泡致使芦苇的植株高度显著变小,平均值之差为71.1cm;芦苇叶片长度显著减小,叶片长度平均值之差为11.3 cm,最大叶片宽度减小,叶片最大宽度平均值之差为0.62cm;植株密度明显增大,增幅达4倍以上.长期污水浸泡显著影响了香蒲根部POD活性,使其比净水培养高73.51U·g-1·min-1;污水浸泡对芦苇和香蒲叶片CAT活性影响显著,污水培养芦苇和香蒲的叶片CAT活性分别较净水培养芦苇和香蒲低0.068、0.1071mg·g-1·min-1.  相似文献   

4.
制作两种不同材料的混凝土试块,一种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粗砂制备;另一种由复合硅酸盐水泥与粗砂制备。用这两种混凝土试块分别在厌氧、半好氧与好氧条件下进行污水处理试验。所用的污水采自某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其成分以生活污水为主。净化试验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对污水的吸附作用及其固液相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很小,混凝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主要是依靠混凝土表面生长的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组分的降解作用实现的。含有混凝土试件的反应器对污水的净化效果都要优于无混凝土试件的反应器,这说明利用生态混凝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要好于单纯仅对污水的曝气。试验结果还显示,在充分给氧条件下,由复合水泥所制备的混凝土试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要明显优于由普通水泥和粗砂所制备的混凝土试件。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炼化企业回用污水水质概况、藻类和悬浮物对污水回用工作的制约,着重介绍杀藻工作的净水效果、对污水回用工作的作用,并就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叶映如 《环境》2012,(Z1):47-47
混凝土生态膜污水处理工艺的循环挂膜过程,综合考察了混凝土膜片表面生物膜的生长变化情况、细菌数量及其微型动物的组成演化。生物膜成熟以后,投加实际生活污水连续运行。对混凝土生态膜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及其物理化学作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其除污机理。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90天,对有机物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的概念、特点,分类及部分主要技术的原理、设计参数;分析了水生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和基质的去污机理;阐述了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应用形式;提出了污水生态净化技术今后在我国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远虑 万物衍生赖一球,天然共处亿千秋。 生态相依自成链,环境危机后继愁。 净水 工矿新兴黑液流,广污水地志难酬。 综合治理深开发,去害增收两相投。 利废 垃圾尘渣污染源,人灾地害祸无边。 科学处理废成宝,净化生财利两全。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量,最终实现增产不增污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同时节约新水使用,自1998年以来,沧州炼油厂以清污分流和污水回用作为提高全厂环保水平的关键和重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沧炼清污分流、污水回用搞的有声有色,成效比较显著。1 清污分流工作炼厂污水排放种类多,污染程度轻重不一,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将污水分为四类:即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含碱污水和假定净水,分别收集进行预处理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达标排放。具体实施措施是:将常减压装置、蜡油催化装置、渣油催化装置、延迟焦化装…  相似文献   

10.
成都军区某油库洗桶车间的含油污水过去一直是自流排放,使驻地环境受到污染还危害农田。1983年5月,他们对洗桶污水实施治理,年底投用,经四川省冶金环保监测研究所鉴定,处理过的污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油库洗桶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是:1.污水处理主流程——洗桶后的含油污水重力流入储存池自然调混,继而流入初隔、曝气、沉淀、隔集池(即再隔集水池),经由污水泵提升至JY-4型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的净水靠余压进入净水池。2.废油收集流程:初隔池和隔集池中的二溢流堰隔离出的浮油,汇集流入废油池。适时用泵回收装桶。3.净水回用流程:用65Y-60型泵(旧品)提取净水,送至洗桶间,为终点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系统中使用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会加入大量化学药品并且需要建立占地广阔的净化池,净化过程使用化学药品会存在一定的残留,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基于薄膜生物反应技术的环境污水的处理方法.设计的方法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膜分离单元一部分是生物处理单元.膜分离单元完成有毒物质以及漂浮物的隔离,通过MBR反应对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以及可溶性微生物进行反应消化,最终通过沉淀池的把多余的活性污泥进行沉淀完成污水的处理.为保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按照设计方法模拟使用过程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1)设计的基于薄膜生物反应技术的环境污水处理方法不需要对水中进行化学药品添加;(2)没有占用过多的净化空间;(3)在净水效果上明显比传统处理方法有效;(4)污水处理量大;(5)性价比较高节约污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生态膜污水处理工艺生物相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混凝土生态膜污水处理工艺的循环挂膜过程,综合考察了混凝土膜片表面生物膜的生长变化情况,细菌数量及其微型动物的组成演化。同时在挂膜一定时间后投加生活污水,考察对COD、NH3-N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植物根过滤作用对重金属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作植物根的过滤作用来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是一种新兴的重金属污水植物处理技术。以陆生植物-萝卜块状根系为材料,通过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根过滤作用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为陆生植物在重金属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虎耳草和麦冬2种陆生植物进行构建小型污水净化系统,与无植物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其在冬季气温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7 d的试验,虎耳草和麦冬长势良好,生活污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虎耳草组和麦冬组对试验水体COD的去除率为86.00%和81.91%,TN的去除率为87.38%和82.99%,TP的去除率为88.22%和87.43%,分别较无植物对照组去除率高出3~7、11~15和11~1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虎耳草和麦冬均适用于冬季条件下生活污水的净化,虎耳草净化效果优于麦冬.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经过半干化处置,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60%,以满足国家新的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的要求,这是一个新课题。利用石灰法进行延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半干化处置,能够以较小的投资及较低的运行费用实现污泥半干化,为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半干化处置探索出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植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湿地污水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净化机理和功能而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直接摄取和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还能输送氧气到根区,提供根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文章通过详细阐述植物对水中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说明了植物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单纯依靠传统的污水人工处理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只能延缓水污染的发展趋势。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开展同步监测,结果表明,以土地净化处理为基础的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对水体的CODMn、CODCr和氨氮等的处理效果明显,达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降低污水处理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氨问题,以河南巩义的天然沸石为起始原料,采用常压水热合成方法,选用4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合成A型分子筛,并对合成产物的吸附氨氮性能及其纯度、晶体结构、形貌特征、孔隙率等材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与表征,探讨天然沸石制备高效脱氨分子筛的合成方法.结果表明:与直接碱溶法制备硅源相比,碱熔融活化法对沸石原料硅的利用率较高,硅源纯化合成方案产物的氨氮吸附性能显著得到改善,平衡吸附量达20mg/g以上;其晶体形貌规整有序、杂质含量低、孔道通畅,有利于吸附扩散与传质过程.综合考虑硅源制备能耗、物耗及合成产物吸附性能,天然沸石合成A型分子筛适宜的工艺方案为碱溶纯化合成法.  相似文献   

19.
新型高效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填料Yakult和中心导流式曝气方式,设计制作了一体化设备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试验表明,停留时间30h左右,CODcf去除率〉85%,BOD5去除率〉9 0%,SS去除率〉87%,NH3-N去除经〉92%,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