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气工业中含镭、氡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生产过程产生的盐垢、淤渣、刮屑中,易沉积在井口装置、油气分离器、管道内壁,这些放射性物质不但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危害。本文通过对油气工业中主要存在的放射性源及放射性元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危害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护及安全处理措施,以为盐垢等放射性物质的安全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岩石、土壤、自然水、大气和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和宇宙射线是环境辐射量的基本来源。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辐射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以至由于它的增高给人们造成一定的附加辐射剂量。为了解目前我市人体接受环境辐射剂量和防治放射性污染,我们于1985年7月~10月,在全市范围内,对环境土壤、道路、房屋的γ辐射水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针对核事故下放射性污染物质辐射,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型WRF的放射性物质大气扩散模拟的环境辐射剂量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放射性物质大气扩散数值模型对放射性污染物质的空气浓度和地表沉降浓度进行计算,进而结合有效剂量转换因子得到环境辐射剂量,并基于辐射剂量标准划分应急处置区域,可以较好地刻画瞬时排放及瞬时气象条件导致的浓度变化造成的辐射剂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放射性污染物质环境辐射剂量的实时计算。以2011年3月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为案例,以放射性物质131I和137 Cs为研究对象,使用该方法进行了环境辐射剂量的估算。估算结果表明:131I与137 Cs的空气浸没外照射有效剂量比较接近;成年人与婴儿的吸入内照射有效剂量分布也比较接近;地表沉积外照射有效剂量在总剂量中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空气浸没外照射有效剂量和吸入内照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还没有引起多数人的充分注意,因为它不像其他化学毒物对环境的污染,在此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见到危害效应。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其危害主要是远期效应和遗传效应,其潜伏期约为十五年至二十年。世界上许多核医学专家指出,小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物科技与原子能等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使得辐射和放射性物质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辐射虽然为人类造就了福祉,但如果运用管理不当也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危害。因此,辐射监测监督站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部门,应注意做好辐射环境的安全管理,让辐射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6.
<正> 用树皮表面来监测放射性核素沉降物。在这项研究中测量了多种树的外层树皮,明显地看出~(106)Rh、~(125)Sb、~(144)Ce 和~(155)Eu等污染物的蓄积和吸收。因为这些污染物的半衰期短而且也没有其它来源,因此可以断定这些核素是1980年10月16日中国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造成的。从上述污染物和其它放射性物质的吸收蓄积来看,树皮可以做为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一种生态监测方法,也可以监测其它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常用地衣来监测半衰期较长的核沉降物及其同类物质。然而,许多  相似文献   

7.
张春芳 《陕西环境》1997,4(4):17-20
本文报道了西安市1992—1996年环境辐射监测的方法和结果。监测结果表明,环境γ辐射水平、土壤和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与西安市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对有关同位素应用单位的监测结果表明,其环境放射性属正常水平范围,只有个别单位的局部地区土壤和水受到轻微污染,均作了妥善处理,防止和清除了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临沧地区是我国铀矿资源地之一。由于五、六十年代的无计划开采及本地区燃煤中普遍含有放射性物质、致使整个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解目前我区人体所受的环境辐射剂量和加强放射性污染治理。我们于1987年1月至7月对全区范围的土壤、道路和建筑物进行了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测量。  相似文献   

9.
<正> 人类不断受到来自太阳、宇宙空间、地球上的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即环境辐射。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它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有效温度约6000℃,愈向内部温度愈高,中心约1500万度(℃)。由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从内部转移到表面而发  相似文献   

10.
辐射与生命     
有关放射学的应用,除了人们已经了解的之外,迄今尚无有新的进展。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放射性现象和辐射就在地球上存在了。实际上,在地球本身出现之前太空中即已存在辐射与放射性现象。就我们所知,大约二百亿年前,辐射参与了宇宙产生这一巨大变化。从那时起,辐射即渗透在整个宇宙之中。在地球的形成中放射性物质便成为其组成部分。甚至人体本身也有轻微的放射性,因为所有人体活组织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但是人类首次发现这一基本的普遍现象还不到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GB14883.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天然钍和铀的测定》~([2])及《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辐射环境监测技术实施细则—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分册》第二章中九、水中总钍分析测量实施细则~([3]),对方法中样品显色时间、曲线制备、抗坏血酸的配置进行了讨论,得出相应的论证结果,以供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12.
燃煤灰渣建材利用是解决粉煤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燃煤灰渣对煤中伴生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富集使得在对粉煤灰渣进行建材利用时要特别注意其放射性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本文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燃煤灰渣建材利用产生的辐射影响评价方法作一些探讨,并参考现有的数据对燃煤灰渣建材利用的辐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认为,以现有的灰渣建材利用水平,其产生的辐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3.
保护环境免受放射性污染和确保居民的辐射安全是核电站建设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完善核反应堆结构和废气净化工艺,尽可能减少排入大气的放射性物质; 2、完善液体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工艺,以满足卫生和生态要求,使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免受放射性污染; 3、选择布置核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辐射作用; 4、在核电站的设计和运行中,要规定环境保护的卫生要求和辐射安全标准; 5、对坏境进行系统的剂量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一、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接触的紫外辐射(UVR)发生于天然的和人工的辐射源,太阳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源.对人已知的效应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不利的,取决于许多情况. 人工(UVR)源广泛用于工业上,由于UVR光谱的某一频段具有杀菌性质,所以也  相似文献   

15.
广东东部海区底质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重金属的毒理性质,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科学工作者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日益增多。近几年来,有关海洋底质环境中重金属的分布、转化、迁移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报道(2.3.4.5.6.7)。1982年何悦强等人曾报道了广东沿海底质中某些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规律探讨(5),但对广东东部沿海底质中重金属的研究较少。为  相似文献   

16.
Mississippi河是美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约占美国领土面积的40%,流域内人口占美国人口的37%,沿岸分布了数十个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Mississippi河及其支流的地表水、地下水为流域内居民的饮用水源。该流域也是美国重要的工农业和能源生产基地,对用电量的需求较高。现美国Mississippi河流域内共运行21座核电厂32台机组。通过严格控制液体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管理和环境辐射监测表明,这些核电厂运行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和公众的辐射影响是非常小的。通过调研美国核管会(NRC)对流域内申请延寿核电厂的环境影响影响意见书,表明美国认可这些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小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核能的发展和利用中,对安全担心的主要问题是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核废物是重要辐射源和环境污染源,核废物的治理是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份。一、核废物的产生人类的一切生产和消费活动都会产生目前不能再利用,或者不值得回收利用的物质,原子能的利用也不例外,一切生产、使用和操作放射性物质的部门和场所都可能产生放射性废物,其基本来源有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提出了燃煤热电站排出放射性物质比同功率的核电站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群的辐射危害都要严重几百倍,甚致上千倍。我国煤储量丰富,并为当前主要能源,查明燃煤给环境带来的放射性污染及放射辐射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应当是环保科研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刘书田  白光 《环境科学》1982,(3):71-73,32
由于核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核动力工业的发展,在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的同时,还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热和一些化学物质.七十年代后期,国外开始研究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废热对环境的复合影响.本文重点讨论这些物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复合影响.  相似文献   

20.
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利用植物修复受污染环境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适当的植物不仅可用于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还可作有机污染及放射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