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可怕的酸雨     
瑞典有10万个湖泊,酸雨使其中的2万个湖泊的鱼类全部死亡。酸雨还慢慢侵蚀着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和罗马的图雷真柱。欧洲和北美国家的工业企业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达1亿吨。这些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随雨降落。但在形成酸雨降落之前,二氧化硫随大气飘移到几千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酸雨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南方11个省直接损失达44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计,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最为严重,四j!l省有28万公顷森林受害,贵州有14万公顷森林受害。仅西南地区因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630万立方米,直  相似文献   

3.
酸性潮湿土壤对鸟类营养关系的较大影响表现在三方面:减少鱼类,改变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减少对酸性敏感的无脊椎动物。若干有效的考查研究表明:许多迁移性鸟类可能在其繁殖季节受到酸雨的有害影响。在酸性水中的鱼类减少,致使食鱼性幼鸟的食物总量下降。虽然食鱼性的优势鸟类还能继续在那些因酸化使鱼类的密度正逐渐下降的湖泊或江河边繁殖,但却因食物的减少受到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英国、瑞典、挪威的科学工作者准备在一项投资为750万美元、时间为五年的酸雨研究项目中联合协作,以探求造成河流、湖泊及其鱼类酸化受害过程的奥秘。该项目将以酸雨对挪威、瑞典的湖泊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但这种研究结果对所有认为是部分地由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所  相似文献   

5.
引言近年来,环境问题已为全球所关注,酸雨的危害就是其中之一。酸度高的雨、雾、雪、粉尘等酸性沉降物造成森林死亡、湖泊酸化、生态系统破坏,乃至水生生物绝迹。酸雨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是SO_2及NO_x等大气污染物在远距离扩散过程中,因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以酸性沉降物(以下简称酸雨)的形式降落所致。世界上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地方是北美五大湖两岸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联邦德国及瑞典等北欧诸国。就日本产业公害防治协会每月收集的国际环境情  相似文献   

6.
酸雨危害森林,德国最为突出。原西德部分共有森林740万公顷,1983年已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树的蓄材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3%,至今约有180万公顷(占1/4)森林被破坏。在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一棵棵萎靡不振,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拨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行将绝迹;全州57%的松树已经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  相似文献   

7.
北欧的瑞典、挪威是酸性气体的“进口国”,其中80%来自中欧、西欧特别是联邦德国,10%来自英伦三岛。酸气与这里的水汽结合,凝为酸雨降落,杀死无数生灵。湖水酸度值4.5~5.0,大部分鱼类陆续死亡。瑞典有10万个湖泊,其中2万个酸度值在5.0以下,意味着正在“死亡”。瑞典沿海的迎风区,死湖比例达到30%,游客  相似文献   

8.
持续不断的强降雨,使长江、珠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截至6月18日,全国有20多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64千公顷、成灾面积1217千公顷;受灾人口4300万人,因灾死亡176人,失踪52人,倒塌房屋18.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70亿元。今年以来,经历过南方雪灾和大地震重创的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水灾,已经可以更加冷静和从容,在看到直接损失的同时,更关注这场水灾对经济和环境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污染,是我国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全国17条主要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等水域,几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据有关部对870余条河流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9万多公里河道中,受污染的达1.8万公里。其中有5000多公里鱼虾绝迹。因此,水污染防治和保护便已成为环境保护部门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1995~1997年间对挪威、瑞典和芬兰的3821个湖泊的鱼类种群状况做了评估.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从芬诺斯堪的亚(芬兰、挪威、瑞典、丹麦的总称)所有面积≥0.04km2的126482个湖泊中选择调查湖泊.分析了湖泊的水化学,湖内鱼类状况则从邮件调查问卷中获得.鱼类种群损失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在挪威南部酸化最严重的地区,而在芬诺斯堪的亚东部最少.根据调查问卷,鳟(Salmotrutta)、拟鲤(Rutilus rutilus)、北极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和鲈鱼(Percafluviatilis)鱼群损失的数量估计超过10000条.这些品种的鱼群潜在地受低碱性湖水影响的数量超过11000条.大约有3300个湖泊显示出总磷高于25μg/L,品种以鲤科鱼为主,这在芬诺斯堪的亚东部、芬兰西南最为明显.这次调查并未显示出鱼类品种由于富营养化而灭绝.1/3的湖泊人工放养了至少一个新的鱼类品种,最常放养的品种有鳟、白鲑(Coregonus lavaretus s.1.)、北极红点鲑、虹鳟(Oncorhynchusmykiss)、梭鲈(Stizostedion lucioperca)、茴鱼(Thymallus thymallus)、狗鱼(Esox lucius)、欧鳊(Abramis brama)、丁 (Tinca tinca)和欧 (Phoxinus phoxinus).在芬诺斯堪的亚湖泊,这些品种的人工放养量估计超过52000群.因此,北欧湖泊现有鱼类品种的数量最近受放养的影响超过了因环境变化如酸化等而损失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云贵高原湖区是我国五大湖区之一,该湖区决大多数湖泊均集中于云南省。据五十年代初地形图统计,水面在五百公顷以上的云南高原湖泊约有46个,湖泊水面总面积1.1×10~5多公顷,集水面积9×10~5公顷,占全省面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自然资源研究所所长马罗科说,西班牙的一部分森林正在迅速变成荒地。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控制森林消失的话,相当于该国面积四分之一的1200万公顷上地将因受到侵蚀而变成沙漠。森林消失以后将会增加尘土对空气的污染与泥沙对河流湖泊带来的不良后果。马罗科认为,由于不重视保护森林,西班牙的国土大都处于受到威胁之中。他主  相似文献   

13.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为551208(公里)~2,设22个行政大区,95个内陆省和5个海外省,3万多个市镇。截至1990年元月1日,法国人口为5600万,森林覆盖率为国土总面积的27.6%,草地为26.6%,耕地为32.6%,城市交通等占地5%,河流总长度约27.5万公里,湖泊水面约21万公顷;全国共有7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南方大部分地区酸雨问题日趋严重。降水酸度逐年增大。酸雨的频率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酸化区域正在超越城市边界迅速扩大。调查发现,重庆几个湖泊水质严重酸化,pH值在4左右,水生生物受到伤害。这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河全长473公里,流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早在二十世纪初,这条河就已成了“死河”,是800万人口的总排水道,唯一的用途就是排污和行船。五十年代,每天有50万立方米污水流入莫斯科河,而该河平均秒流量仅1000立方米;也就是说,污水占河水量的5%。其脏可想而知,不仅臭气冲天,鱼类绝迹,而且在最冷的冬天也不结冰,因为水质强酸、强碱、多油脂而不冻。六十年代俄国大规模治理莫斯科河,将污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生态修复试验涉及放养两种本地的游钓鱼品种湖鳟(Salvelinus namaycush)和小口黑鲈(Micropterus dolomieu),结合最近的鱼类群落调查,研究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和基拉尼附近酸化湖泊中的鱼类种群的恢复动态.在两个品种之间,种群恢复率有差异.在品种丰富的湖泊中引进的湖鳟恢复得慢,其生长显得较慢、存活率较低和群体补充延迟.相反,小口黑鲈能在品种丰富的湖泊里迅速繁殖.随着水质的恢复和放养鱼开始产卵,小口黑鲈的自然补充群体的生物量在5年之内增加到了参考湖泊的水平,而湖鳟的自然补充群体的生物量在水质恢复和成鱼产卵后5~15年内仍然停留在参考湖泊的水平以下.我们记录到游钓者把小口黑鲈引进了受酸化损害的湖鳟湖泊,包括一些酸化前没有黑鲈的湖泊.能改变食物网结构和降低冷水性鱼类湖鳟生长的温水性鱼类黑鲈分布区的扩张表明,气候变暖再加上品种引进有可能大大改变酸化湖泊的生物恢复端点.  相似文献   

17.
酸雨的发现挪威是最早发现雨质不正常的地方。进入五十年代不久,挪威南部各湖的鱼类开始逐渐减少,降雨的PH值介于4~5之间,类似西红柿汁的酸度。起初有些专家对这种情况的报告持怀疑态度,但后来看到连邻国瑞典的湖泊沼泽的水栖昆虫和鱼类也相继死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已经提出计划,建议修复被破坏和污染的河流、溪川、湖泊和湿地。计划的第一部分需花20年时间,包括80万公顷面积的湖泊和64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其中淡水湖泊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达2800多个.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酸雨危害简况当前,酸雨已成为北美和北欧各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但在日本,酸雨问题并不严重。据日刊《科学朝日》,1982年第12期报道,目前在日本除了梅雨季节,很少有酸雨问题。另外,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酸性湖,有的湖泊的pH值为0.9,1.4,2.6,3.1,4.3。但是除了火山造成酸性湖以外,没有发现酸雨引起湖泊酸化的现象。日本最早出现酸雨是在六十年代初期。当四日市在发生闻名世界的“四日市气喘病”时,曾下过pH为2的强酸性酸雨,使许多人发生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