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奥地利为减少它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专门设置了一笔特别基金,用来资助开发表面处理用的溶剂的代用品。通过基金措施来替换生产、制造过程及净化空气设施等用的溶剂。这一基金方案为期两年;目的在于减少目前卤化有机物的释放量,计划将卤化物排放量由每年4000吨减少到1000吨。这笔基金的分配比例是,研究代用品的费用占33%,用于净化方法的费用占24.5%,其余用作其它代用品方面。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炼油企业在剩余活性污泥处置过程中存在费用高、负担重及资源浪费等问题,选择典型代表企业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处置技术对比,污泥热干化后回用于锅炉做辅助燃料是可行的,同时也是目前较佳的综合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一种破坏废水中染料的臭氧处理装置回用水的确是所有认真负责的工厂总经理要实现的一个目标。除道义上的理由外,满足管理和环境上的要求是一个动力,另一个动力是减少费用,即节约费用。如果所有的这些目标都由一套基本的过程来完成,的确有理由开个庆祝会。回用水的集中体现是水的全部重复使用。在理论上,重复使用的意思就是没有被排掉的水,没有引起不受欢迎的副产品,不随意地使用污水和过滤水。此外,最重要的是重复利用的水在循环的过程中产生了满意的结果。它没有无限期的排污,没有产生性能上的损失。同时,节约  相似文献   

4.
本流量计主要用于计量回收煤气的瞬时流量和累积煤气量。如将设计参数做相应修改,也可以计量其他含尘量较小的气体流量。该流量计由本体、测量显示系统、清洗系统等三部分组成。本体为圆锥形文丘里管,由收缩段、喉口段和扩散段组成。根据气体在流过文丘里管时产生压力降的原理,量度其  相似文献   

5.
防治污染的传统方法是增加废物处理设施,这就要增加建设投资与运转费(占投资的15~20%)。另一种方法是改革工艺,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即建立清洁工艺。清洁工艺可以通过改进现有工艺、引入循环技术以及改进生产来实现。 1.目的七年以来,法国一直在执行用清洁工艺来解决工业污染的政策。这样做的理由有几方面:一方面在使用能源和原料时必须严格采取节约措施,另一方面是,非生产性处理设施的费用在不断上涨。很好的管理废物和产品,减少污染来改进生产过程的质量,这就是全部政策。 1.1 经济和技术的关系清洁工艺有两大优越性: (1)在环境方面,这种工艺可能减少甚至消除污染。此外,这种工艺可以进一步控制生产过程,因而可以减少事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与环保政策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同效应"内涵的发展 不同的机构组织对协同效应有着不同的理解,定义与解释.其中,IPCC TAR的定义非常宽泛,但主要关注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一个方面;OECD关于协同效应的概念只是强调了温室气体减缓以及货币化;美国环保局提出的协同效应定义反映了地方污染和温室气体减排两个方面,但在地方污染控制方面只包括了大气污染,没有与温室气体碳汇密切相关的生态建设等方面.考虑中国现阶段优先领域仍然是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以及能源安全等的实际情况,"协同效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减少了其他局域污染物排放(例如二氧化硫,NOX,一氧化碳,VOC及PM等);另一方面,在控制局域的污染物排放及生态建设过程中同时也可以减少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7.
利用3个生物反应器研究了回流量的大小对模拟填埋场厌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影响。0号罐设定渗滤液不回流,1号罐和2号罐采取渗滤液回流措施,其回流量分别是10L/d(反应器体积的10.5%),20L/d(反应器体积的21%)。试验结果表明:1号罐中的甲烷产量和甲烷含量都要优于0号罐和2号罐。在2号罐中渗滤液回流量相对提高1倍后,其pH会下降而VFA和COD的浓度会有相应的增加。相对于10L的渗滤液回流量,高回流量(20L)有利于产甲烷化的启动和提高填埋气的产量和甲烷含量。但在反应后一阶段,高回流量(20L)导致产气量比低回流量的(10L)减少34.83%左右。  相似文献   

8.
在水的CODcr测定中,将30 ml回流量确定为常规检测回流量,可节省浓硫酸和硫酸银用量50%;将消解回流时间从120 min缩短为30 min,已满足对地表水和各类废水中CODcr的准确测定,可节省水电费用75%以上,含氯水样中Cl-的掩蔽研究表明:按国标法用10倍Cl-重量的HgSO4 掩蔽Cl-,加标(CODcr =100 mg/L)回收率为110%~120%左右,用30~40倍Cl -重量的HgSO4 掩蔽Cl-,加标回收率为100%左右,对HgSO4 掩蔽Cl-的条件和机理作了适当探讨.另外,采用加入H2 SO4-后加入HgSO4 的方法可减少HgSO4 的耗用量70%以上.  相似文献   

9.
氮氧化物气体的产生及其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反应,因产生N2O温室气体,开始引发一些环保工作者的关注。新开发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在生物脱氮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其脱氮的3种反应途径中,也可能产生NO、NO2和N2O微量气体。文章对目前厌氧氨氧化反应中,这3种微量气体的产生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这3种气体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提出考察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和如何减少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成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温度超过500°F 以上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微粒。但是,该过滤器的介质材料对热毒气体的适用能达到2000°F。对热气过滤方面,能源将是接受潜在市场的驱动力。由于在高温生产过程中,材料可直接影响生产费用,则热气过滤可具有以下优点:1、热回收2、节省能源3、总的空气容积小,从而减少了设  相似文献   

11.
工业VOCs气体处理技术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调研大量工业VOCs气体处理工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工业VOCs气体处理技术的应用状况,包括不同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处理气体流量、VOCs浓度、VOCs种类以及所应用的行业等.结果表明,催化氧化、吸附、生物法是应用较多的VOCs处理技术.冷凝、膜分离和吸附工艺多用于处理浓度大于10000mg/m3的VOCs气体,并可回收VOCs;催化燃烧、热力燃烧工艺多用于处理浓度2000~10000 mg/m3且不具回收价值的VOCs气体;生物处理、等离子体多用于处理浓度低于2000mg/m3的VOCs气体.在进行VOCs处理技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VOCs气体特性(VOCs浓度、流量、温湿度、颗粒物含量)、VOCs处理技术的技术经济性能、排放标准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建全尺寸粉体静电试验系统,以聚丙烯颗粒为试验介质物料,测试了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质量流量、输送气体流量以及离子风消电器对聚丙烯颗粒静电带电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力输送粉体物料时,粉体颗粒与管壁碰撞是影响颗粒带电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颗粒带电量随颗粒质量流量降低和气体输送流量增加(风速增大)而增大。提高质量流量、降低输送气体流量并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是降低气力输送物料静电危害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能够固定碳的热带林业实践:综述和东南亚案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完成对《气体框架公约》所承担的义务,发达国家开始寻找可供选择的成本低效率高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这就引起了对基于森林的碳平衡的关注。植树和林业实践能够用于主动地移走大气中的CO2。  相似文献   

14.
卢普涛 《环保科技》2001,7(2):15-16
应用气浮法处理造纸废水,适合于废纸造纸厂。经气浮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也可以回用于生产,实现生产用水的闭路循环。免去了生化处理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相似文献   

15.
欧洲联盟(EU)在推行京都议定书规定温室气体(GHG)减排方面是最积极的,也做得最好.但是最近2年进展不大.欧洲环境保护署(EEA)最近发表的报告称,除非2/3EU成员国采取紧急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它们就不能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EEA的数据表明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最不大可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只有德国、英国、法国、瑞典和卢森堡做得较好.欧盟2001年温室气体排放不减反增,而且已连续2年如此.这主要是由于冬季特别寒冷,取暖增加;交通运输排放增加以及使用更多化石燃料用于发电. 2001年,欧盟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低2.3%.…  相似文献   

16.
质量流量比法配制标准气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大钧 《环境工程》1999,17(5):58-60
介绍了一种利用控制气体质量流量比率的方法配制标准气体的动态配气装置。其特点是所配制的标准气体浓度值不受气温和气压的影响,显示直观,是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好、耐腐蚀并可长期连续供气的配气设备。  相似文献   

17.
丽江县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中,有机物、可回收部分和需填埋部分分别占45%、33%和22%,拟采用高温堆肥加填埋方式加以处理。堆肥产生的渗滤液回喷一次发酵仓,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回喷填埋场表面,所收集的发酵气体则作为燃料使用。为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影响,还需采取保证防渗层施工质量、加强处理场管理和定期监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京都议定书》与温室气体国际减排交易制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京都议定书》在对发达国家缔约方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限制的同时,还确定了帮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减轻其承担减排义务费用的3个“灵活机制”:“排放交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这些机制构建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基础,其中的清洁发展机制对中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有积极的意义,我国应把握这一机会。  相似文献   

19.
污水再生处理臭氧氧化系统运行费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掌握污水再生处理臭氧氧化系统的运行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运行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污水再生处理臭氧氧化系统的运行费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其运行费用主要由臭氧发生系统运行费用和臭氧尾气破坏系统运行费用构成,其中前者比重高达95%~99%,后者约为1%~5%。影响污水再生处理臭氧氧化系统运行费用的主要因素是臭氧投加量、臭氧气体浓度等工艺参数。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提高臭氧利用率,减少臭氧投加量,以及提高臭氧气体浓度,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臭氧氧化系统运行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应用气浮法处理造纸废水,适合于废纸造纸厂。经气浮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也可以回用于生产,实现生产用水的闭路循环。免去了生化处理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