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油和柴油都是可燃液体,特别是汽油极易挥发。据试验,在室内温度28℃、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20分钟后汽油挥发率为55%。常温下1公斤汽油挥发可产生400升汽油蒸气,它可以使36立方米的空气达到爆炸极限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煤粉爆炸实质上是挥发分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形成的爆炸,挥发分析出的多少对煤粉的爆炸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挥发分析出量的影响因素很有必要.取兖州烟煤做实验,讨论了空气干燥基挥发分V ad随磨制时间、环境温度、煤粉粒度等的变化规律,以及挥发分析出温度与粒度的关系.根据规律,提出可以科学地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实现电厂煤粉的防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煤尘挥发分及粒径对爆炸火焰长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选取挥发分含量不同的四种典型烟煤煤样,分别制备成31.5、44、62.5、81.5、119、>150 μm六种粒径,利用煤尘爆炸性鉴定装置测试其爆炸火焰长度,并对其爆炸火焰长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挥发分含量的增加,不同粒径级别的煤尘爆炸火焰长度均呈增长趋势;在挥发分含量较低的区间,挥发分含量增加对爆炸火焰长度影响不大;在挥发分含量较高的区间,随着挥发分含量的增加其爆炸火焰长度也急剧增加,并且粒径越小增加的越快。对于同一实验煤样,随着粒径的增大,其爆炸火焰长度逐渐减小,粒径增大到150 μm以上时爆炸火焰几乎消失。爆炸火焰长度随粒径变化的变化率根据实验煤样的不同,呈现出两种变化规律,挥发分含量为18.99%和27.52%煤样的爆炸火焰变化率先增加再减小再增加,挥发分含量为32.20%和39.74%的煤样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但四组实验煤样的爆炸火焰长度变化率都在44~62.5 μm的粒径变化量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徐忠权 《劳动保护》1994,(12):34-35
防止汽油着火伤害徐忠权汽油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用作内燃机燃料和工业溶剂,还广泛用作去污剂清洗机械设备、零件及打扫环境卫生等。然而,由于汽油本身的特点,它又常常是酿成事故的物质。因此,人们在使用汽油时,务必加强安全防范。汽油结构主要组成是C4~C12脂肪...  相似文献   

5.
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硫化氢挥发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硫化氢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分子扩散原理、Fick第二扩散定律及相关热力学知识,建立了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的硫化氢挥发模型.以某油田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为例,分析硫化氢挥发浓度与温度、挥发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来反映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的硫化氢挥发规律,预测硫化氢挥发浓度与挥发时间和温度的关系,也可为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标准及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汽油变成油气见过汽油吗?当然见过,汽车的燃料,淡黄色的液体嘛。汽油的气化点非常低,在常温下液态汽油很容易就会变成气态,这种自然现象叫汽油的"挥发"。汽油由液体变成气体就是油气。我们进加油站时,汽油虽然没有倾倒出来,但是能闻到汽油的味道,就是因为加油站周围存在着许多油气。汽油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都会有许多油气产生。比如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从油枪出油端和汽车油箱内挥发出的油气量就相当大,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如果用红外摄像机观察,能十分清楚地发现油箱出口"油气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挥发时间、温度和气流量对农药甲胺磷在水-气界面挥发行为的影响.挥发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利用保留值定性,以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气流量增大,使甲胺磷挥发量增大较快,二者是影响甲胺磷挥发的主要因素;挥发时间在4 h之内对甲胺磷挥发量影响较大,4 h之后基本无影响.通过试验还研究了甲胺磷在水-气界面的挥发动力学.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甲胺磷在水-气界面挥发的动力学模型,比较实验值与动力学模型计算值,二者基本吻合,相对误差≤5%,这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甲胺磷在水-气界面的挥发行为.  相似文献   

8.
研究的网状铝合金材料主要用于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储罐阻隔防爆。甲醇汽油对铝、铅、铸铁合金等金属材料都有腐蚀作用,应用于储存甲醇汽油的储罐时必须考虑甲醇汽油对材料的腐蚀性。参考GB/T 378和GB/T5096,测定了不同型号的甲醇汽油对网状多孔铝合金材料的腐蚀情况,得到了材料的腐蚀率及单位面积的腐蚀质量,结果表明甲醇汽油对材料的腐蚀率都在1%以下;甲醇汽油中加入防腐剂后,腐蚀率和单位面积的腐蚀质量大大降低,甚至不腐蚀,为材料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汽油特殊的物化性质,在管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极易造成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从而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在深入分析汽油泄漏事故特点及危险性的基础上,结合汽油管输事故抢维修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事故抢维修工艺程序、危险性控制方法及辅助作业与后勤保障的基本要求,为汽油管输事故抢维修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甲醇汽油的毒性研究进展。从甲醇和汽油没有协同效应入手,将重点导向甲醇的毒性研究。从甲醇的毒性机理入手指出甲醇毒性存在物种差异,人对甲醇毒性敏感。收集了大量基础信息指出甲醇的急性毒作用带窄,急性中毒后果严重,易造成失明或死亡。国内外实验结果显示甲醇没有显著的慢性毒性,同时明确了各国对于甲醇的危害分类。结论指出甲醇的危害在于急性毒性,汽油的危害在于慢性毒性,发展甲醇汽油应注意规范操作、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11.
刘宗桃    赫飞    帅明明  刘天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11):154-159
为了实现对喷涂车间内挥发分浓度的检测,进行20 L球形爆炸特性测试实验,分析了油漆挥发分主成分及爆炸特性,根据油漆挥发分受热易挥发遇冷易凝结的物理特性、采样器采样原理、滤膜增重法测量原理以及基于单机片C++软件程序编写的电路智能控制技术,设计1种喷涂车间挥发分浓度检测装置。研究结果表明:油漆挥发分主成分具有爆炸性,且随着油漆颗粒物浓度增大,爆炸压力也增加。设计的装置对挥发分的采集率都在90%以上,总采集率为93.1%~98.9%,装置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挥发分浓度。  相似文献   

12.
有些工人喜欢用汽油洗手,却不知其害处很多。因为汽油是低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具有毒性,很容易挥发。用汽油洗手,会产生大量的油蒸气。这种油蒸气经过口鼻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使人体器官受到伤害,轻者咽喉干燥、恶心;重者致人昏迷、失去知觉,  相似文献   

13.
由于汽油特殊的物化性质,在储输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从而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针对汽油池火灾、流淌火灾及受限空间蒸气爆炸3种事 故形式,深入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特点、特性参数及危险程度,为汽油储输运事故应急抢险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焦化汽油储罐腐蚀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企业现场调研,对焦化汽油储罐腐蚀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若干由于腐蚀引起的事故案例和事故机理的分析,对焦化汽油储罐自燃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发生条件进行了剖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实验结果可作焦化汽油储罐安全设计和焦化汽油工艺改进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密闭空间内不同温度的液态烃类挥发及扩散过程,设计配有恒温装置的密闭预混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液态烃类挥发及扩散特性综合试验装置,研究预混塔内柴油挥发量、蒸汽云浓度及饱和蒸汽压与柴油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挥发量与温度呈指数关系;各温度条件下,各测点蒸汽云浓度都逐渐上升,并在35~60 min时达到稳定值(即液气两相相对平衡);温度越高,饱和蒸汽压越大,但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相对差越小。  相似文献   

16.
张耿 《安全与健康》2012,(13):42-43
近年来,全国汽油产量日益增长,而汽油在储存和装卸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却也接踵而至,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更是不可估量。汽油在储存和装卸过程中安全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由其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事故的危害性决定的。本文列举了较为典型的汽油储存和装卸过程中引发的火灾案例,就如何预防、控制、消除或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提出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干粉组成及粒径对其抑制汽油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效果的影响,以92号汽油为例,在220 L爆炸罐基础上建立一整套可燃气体(液体蒸气)抑爆研究装置。选取磷酸铵盐、超细磷酸铵盐和钠盐3种干粉为抑爆剂。通过时间继电器调节点火时间,在油气爆燃转爆轰阶段喷射干粉,比较抑爆前后汽油蒸气爆炸的峰值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能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铵盐对汽油蒸气的抑爆效果优于钠盐,适当降低磷酸铵盐的粒径有利于提高气体抑爆效果。超细铵盐抑制汽油蒸气爆炸的效果最佳,能降低58.5%的汽油爆炸压力和31.6%的爆炸能量,3种干粉的最佳抑爆质量浓度分别为:超细铵盐0.682 g/L,铵盐0.228 g/L,钠盐0.455 g/L。  相似文献   

18.
不同挥发分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化工等行业的沉积煤尘热自燃问题,运用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挥发分煤尘层的着火状态、不同挥发分及不同厚度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尘层厚度为5 mm时,挥发分质量分数大于35%的煤尘在较低温度便出现着火现象,肉眼很容易观察到火星的出现,温度曲线波动剧烈,而对于挥发分质量分数小于15%的煤尘,通过煤尘层内部"温度达到450℃"来判断其着火;在灰分质量分数相当的情况下,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随挥发分增加呈严格递减的趋势变化;得到了煤尘层厚度和最低着火温度的函数关系式,通过试验得到了挥发分质量分数为37.45%煤尘的重要常数M和N。  相似文献   

19.
汽油的特性     
1、理化性质:根据用途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三类。主要用于发动机燃料、橡胶、油漆、制革、制鞋、印刷、颜料及机械零部件的清洗去污等。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等。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我国煤矿煤尘爆炸特性值随其挥发分含量变化的规律;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提出了煤尘爆炸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