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行政法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部门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近期拟出台…  相似文献   

2.
聚焦     
<正>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事关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事关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权益,企业对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的保护可以让劳动者更有尊严、更体面工作。2012年,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以及为履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而制定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卫生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凤生 《安全》2003,24(1):44-45
2002年5月1日我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这是我国政府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的职业卫生法律,是我国加强职业卫生法制管理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8年前,第九届全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  相似文献   

5.
<正>最新《职业病防治法》介绍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经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职业病防治法》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7章90条,自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苏志 《劳动保护》2003,(6):18-18
《工伤保险条例》与《职业病防治法》有密切的联系。《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强调对职业病的防治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二是职业病防治的最终落脚点,必须立足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关于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防治法》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对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受害者(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护,法律只作了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面对如何补偿权益的损失没有具体规定。如《职业病防治法》第  相似文献   

7.
问:张部长,10月27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请您谈一谈颁布实施这部法律的意义是什么? 答: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5月1日施行。国家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宗旨是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卫生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经颁布实施了10年,《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也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障条件有很大改善,当前我区企业劳动者的工作场所卫生条件现状如何?职业卫生防护存在着那些问题?根据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进行的检测和评价工作,总结了目前我区企业职业卫生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制订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09,(6):I0014-I0015
第一条 为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关系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关系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摸清全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建立职业卫生监管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安监总局试点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我市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试点为契机,以工业生产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开展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和重点职业病专项整治,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逐步增强,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等法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月1日,《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和核心内容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是指劳动者在就业或者从事职业活动中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不受职业病危害,有权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也包括要求用人单位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以下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对其进行上  相似文献   

14.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近颁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对保护被派遣劳动符的职业健康安全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此,作为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都负有保护被派遣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责任和义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我国造船业中长期发展目标,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在研究我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造船行业职业病防治特点.沪质技监标[2010]382号《上海市卫生标准化行动计划(2010~2012)》提出了上海市地方职业卫生标准《造船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任务.以适应本市造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十三五”时期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规划》的起草背景 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业健康监护既是《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和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又是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身体造成职业健康损害、预防发生职业病的重要措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实施,使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是,  相似文献   

18.
黄清 《劳动保护》2009,(4):98-99
浙江省作为一个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企业的数量众多,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将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和规范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2007年浙江省卫生厅制订下发了《浙江省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通过分析和总结施行一年多的情况,探讨运行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职业病防治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机构,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行政区域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设置规划,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制定本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