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人的幽默     
马克思和燕妮相爱已久,但谁也没有先说出“我爱你”这令人心醉的三个字.一天黄昏,马克思凝视着燕妮,轻声说:燕妮我已找到心爱的人了!”燕妮心里一颤,继而问道:“你爱她吗?”马克思热情地说:“爱她!她是我遇见过的姑娘中最好的一个,我将永远从心底里爱她!”燕妮强忍住感情,平静地说:“祝你幸福.”马克思风趣地说:“我身边还带着她的照片哩,你想看看吗?”说着把一  相似文献   

2.
杨涛 《劳动保护》2014,(8):11-11
10年前,我跟着爱人来到川煤集团金刚煤矿,变成了“全国文明煤矿”的一名矿嫂。在矿山.我感受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时常对父母、朋友、老乡说,当个矿嫂也快乐!  相似文献   

3.
刘金海常咬着一句话:“人的命,天注定。命该井里死的,扔到河里淹不死。” 井下违章他接连不断。罚款做检查时他说:“罚个十块八块的,这年月算几个子儿,就当一瓶酒没下肚。做检查,不挂牌子不游街,咱窑哥们谁把它当回事儿?”。 队长说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不,今儿他蹬车扒罐,被安全员抓住了。 下班,刘金海顶着湿头发走进宿舍,屁股还没沾床沿,队长传他。他心里明白,这是冲着扒车请他“赴宴”,怕啥!咱是光棍一条。 办公室只坐着宿舍楼服务员秦嫂。金海一见她,好似她身后有巧英的影子,精神顿时提了八分。金海正和巧英搞对象,秦嫂是大媒人。 “…  相似文献   

4.
对人与对己     
小韦要测试电源,没带电笔,怎么办?灵机一动,伸手就要用手背往电源上靠。小章看到了急忙拉住他,批评说:“你不想活了!”小韦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手背触电源,肌肉一收缩,就弹开了。这是我的土经验……”小章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向小韦大讲了一番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事隔不久,小韦看到小章拿把扳头往接线箱上扔,禁不住问道:“你这是干嘛呢?”小章张口结舌。原来小章也没带电笔,用这种办法去测电源。如有电,接线箱就会冒火花。好一阵,他才答道:“我这……也是土经验嘛!”说着,脸红得象个卞萝卜。对人与对己@张有义  相似文献   

5.
归大嫂     
“我──不、不胜──酒力了!”归永年两只呆滞、充满红丝的眼睛还盯着桌上的酒瓶,他分明有几分醉意了。竖井架工张顺劝说着把他扶回家。 “归嫂!大哥有点儿不合适,您让他睡会儿吧!”张顺说完抽身要走。这时,归大嫂已闻到一股刺鼻的酒气,她脸一沉:“小顺子,我问你,打哪儿来?”“酒馆”。“喝了多少?”“没、没、没喝多少。”归大嫂用食指狠狠地杵了一下他的脑门:“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把你们撑糊涂了,下馆子喝酒,你不知道明天还要上井架吗?下次再敢拉你归大哥喝酒,归家的门儿你少登!” 张顺领教了归大嫂的唇枪舌箭,悻悻地去了.出门后又悄悄缩…  相似文献   

6.
盲人提灯笼是古代一则故事。说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着.有人问他:“你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说“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我才不会被别人撞倒。”可见,这位盲人自我防护意识很强。  相似文献   

7.
自责     
我戴着“安全第一”的袖标在大冲车间里走着。作为一个安全员,我每天都要到各车间转一转,看是否有人违章作业。当我经过晓金开的那台大冲床时,她停下车,神秘地冲我招招手,我走了过去。 晓金是我们车间的才女,能歌善舞,还画一笔好画。她看我走近了,就用棉纱擦擦手,从衣袋里掏出张照片:“哎,你看看,怎么样?”她口气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夸耀和满意。照片上是个美发小伙子,两只眼睛明亮而深沉,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挺帅的。”我称赞道。“什么时候认识的。”“认识一个多月了。他是美院教国画的老师。”说着,她把照片放回口袋里,又开动了冲床。…  相似文献   

8.
的士劫案     
<正>交接班时间到了,小刘在车顶灯上打出"停运"字样,这时一位男子手提行李急匆匆地赶来,焦急地对小刘说:"带我一程好吗?"小刘以为他要赶火车,刚好顺路,就同意带他去火车站。小刘载着他向火车站急速而去,一会儿就到了车站,小刘正准备停车时,该乘客拔出明晃晃的尖刀顶住小刘的脖颈,恶狠狠地命令她继续往前开。的士飞快地向城外开去,半小时后,的士到了人烟稀少的荒野郊外,小刘意识到她被劫持了,但她还是冷静  相似文献   

9.
“高手”     
孙警官接到报案后,感觉案情严重:罪犯居然不带凶器,大模大样地坐在路中间,从头到尾只说一句:“把钱和值钱的东西留下。要不,等我站起来你就麻烦了。”就这样得手了。报案人是个青年女子,她是在下夜班的路上被劫的。那个女子面带惊恐,在孙警官的面前还不断地发抖,她边哭边说:“天黑,路也暗。那个劫道的,坐在路中间,我骑着自行车,差点撞了他。他说话的口气并不很横,还有点像在商量。”  相似文献   

10.
劳模的遗憾     
劳模还没退休就因矽肺病严重不得不内部退养离开深深的井巷听不见钻机的欢唱劳模心里闷得发慌何况三天两头还要躺在职工医院的病床劳模刚来煤矿还是娃娃脸一张那时候井下供应防尘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水打干钻他一向认为是小事一桩为了抢进度他很少考虑违章不违章飘扬的粉尘常常粘满他年轻的脸庞没有防尘水别人的钻机就不声不响他却捋起袖子说 :“让我上!”时间一长大伙都称他为“钻长”凭着“钻长”的锋芒他赢得了劳模的荣光劳模当了班长别人也是叫他“钻长”每逢干打钻他就捋起袖子说 :“跟我上!”劳模当了区长别人还是叫他“钻长”…  相似文献   

11.
电话铃响时     
工具室里乱七八糟,卡罐、砂轮……堆得一地,简直插不进脚。 安技员老刘对工具保管员小张说:“工具应该摆放整齐,象这样乱糟糟的,容易损坏工具,还难免磕碰着人。” “谁睁着两眼往上绊!”小张辩解着。 “那,你自己也许会绊着呀!” “我才不会那么倒霉哩!”小张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准是他来的电话。”小张边说边跑急着去接电话。“砰”地一声,她绊在卡罐上,摔倒了。老刘忙去扶她,但见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 第二天,在安技科办公室桌上放着一张医院诊断书;“张小梅 女20岁 右腕骨粉碎性骨折。”电话铃响时@蔡长余…  相似文献   

12.
没跳的槽     
连续6个长途电话 ,催我到上海参加同学聚会 ,去了———我震动了 :这次聚会专为了我 ,中心议题是“跳槽”。我掠去20多年的沧桑 ,轻松地调侃 :人说跳槽时是不是把自己比作千里马?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 ,第二天我被带到一美藉华人的办公室 ,他是老板。他用美式英语对我进行了苛刻的询问 ,然后转过身去 ,在他的背影上我看到一丝满意。为了掩饰 ,他礼节性地为我开门 ,轻轻地用上海话问了一句“你看这版厂哪能(你看这家厂怎样)?”这位帅老板上海话讲得这么纯正 ,却跟我说了半天洋文 ,我不由地升起一种莫明的疾愤 ,便脱口而出 :“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13.
别(小说)     
别(小说)申作勤开学日期愈采愈近。明天我必须走了。一想到要离开爸爸,心里就酸溜溜不是滋味。爸爸正为我准备着行装。我感觉他像有话要对我说,可是又难以启齿的样子。“明明,这些年,你妈妈……你继父对她好吗?”他边往兜里装着东西,边嗫嚅地问我说。我感到很突然...  相似文献   

14.
王为是120急救中心的驾驶员。急救中心有三个驾驶员,王为年龄最大,今年刚好40岁,却常被另两个20郎当岁数的驾驶员嘲笑,他们说王为是白长着个男人的模样,却生了个女人的心,满心慈悲。王为的妻子也看不起他,她说,你这个大男人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看见别人哭哭啼啼你也跟着着伤心,真是没出息。王为对妻子的嘲笑常常抱以“嘿嘿嘿”的憨笑而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15.
如何才能把搞好安全生产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鞍山钢铁公司答,要把”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这口号缘起第一发电厂。工人解学东是个老工人,先后有四次险些出事故。他在最后一次说:“过去,我总认为安全生产是领导的事,出了事干部有责任。我怕扣奖金、写检查,是别人要我搞好安全生产。其实,安全不仅是别人的事,更是自己的事。本人不出事,家庭得团圆。不是别人要我安全,应该是我要安全。”公司抓住这个典型,在全体职工中讨论,使广大职工提高了认识。 为了使伍个职工都有“我要安全”这个认识,公司还出了四个题目;1.不出事故对谁有利?…  相似文献   

16.
笑对人生     
有一位年轻的喜剧演员,慕名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喜剧大师。他虔诚地问:“我如何才能够使自己的表演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呢?”听了之后,那位大师微笑着问:“你会笑吗?如果你会笑,那你肯定没有问题。”在这句听似答非所问的普通话语里面,是否包含着一个深邃的人生哲理呢?笑对人生,是一种坦然、豁达和真诚的生活姿态。有这么一个童话:有一个小女孩,因为面容长的丑陋,她内心非常自卑,别人很少能够从她脸上见到笑容。幸福女神决定帮助这个小女孩,使她快乐起来。于是,幸福女神就带她去参观两座玫瑰庄园。当她们走进第一座玫瑰庄园时,里面阳光明媚,鸟语花…  相似文献   

17.
有种     
凌水 《劳动保护》2006,(2):75-75
石头所在的掘进班提前2个小时升坑了。石头连窑衣都没换,急匆匆地来到矿主的办公室,还没等石头开口,矿主指着白晃晃的阳光,阴阳怪气地说:“你们做了几米窑?”“哼!巷道有透水迹象,我打过两次电话,你没搭理我们,最后一碴炮没敢放。”石头两眼盯着矿主忿忿地说。矿主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冲着石头说:“人家那两个班咋没发现透水迹象呢?”石头并没有解释,气呼呼地说:“若是不相信,你到坑下看看。”矿主知道石头是个犟驴,要不是他技术好,又是众汉子的头儿,早把他开了。“我说石头,你是班头儿,别动不动就停掌子,影响多不好!”矿主说着,搬过一把…  相似文献   

18.
幼时,印象最深的,一是灶头上那把朱泥大砂壶,一年四季昂首挺胸立在砖灶上;二是当我询问曾祖父:“去哪儿呀?”他差不多总说:“去茶馆。”曾祖父无比疼爱我这张家的长孙,他用温和语调对我说:“从茶馆回来,给你带点茶食。”所谓“茶食”,为我通海常见的麻团、云片糕之类。3、4岁时这点物事,可毫不夸大地说,极大地影响了我这几十年生命的旅程。当年灶头上那把名为“寿星”的大砂壶,引发了我对宜兴砂器茶具集藏的兴趣,家中方方圆圆、五颜六色宜兴砂壶当不下千余把,而当年令我十分神往的茶馆,诱发我对茶的兴趣。今将壶事置一边,仅闲说茶事。  相似文献   

19.
无价之宝     
我躺在沙发上 ,透过窗子凝望着天空一朵朵白云的飘过。这时 ,窗沿边正有一个虫子在缓缓爬行 ,仿佛是爬在天穹。突然 ,“乓”的一声 ,我的思绪被彻底打断 ,原来是小侄儿摔碎了老岳奶的茶杯。老岳奶是妻生小孩后到城里来帮我们带小孩。我的父母去世得早 ,老岳母也丢不开乡下的家 ,本来我们打算找个保姆 ,老岳奶听后十分不高兴 ,问我们是不是钱多了无处用 ,说一个月花几百块钱还不如她来帮我们带。我们怕她年纪大折腾不起 ,但她坚持要自己带 ,我们便依了她。小侄儿现在读学前班 ,他是就学校放暑假到我家来玩。小侄儿看到眼前的景况 ,呆立在那儿…  相似文献   

20.
120司机老王     
王为是120急救中心的驾驶员。急救中心有三个驾驶员,王为年龄最大,今年刚好40岁,却常被另两个20郎当岁数的驾驶员嘲笑,他们说王为是白长着个男人的模样,却生了个女人的心,满心慈悲。王为的妻子也看不起他,她说,你这个大男人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看见别人哭哭啼啼你也跟着着伤心,真是没出息。王为对妻子的嘲笑常常抱以“嘿嘿嘿”的憨笑而一笑了之。王为确实是个软心人,作为120的驾驶员,几乎每天见的都是腥风血雨场面,按理说生离死别早以习以为常,早该见惯不怪了。可他还是老样子,他说,没办法改了,这就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前两天,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