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近年来,在河南省境内,以及由河南省的车辆导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发生,仅从2008年以来发生的12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看,不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事故后政府买单现象普遍,事故赔偿费用、伤员救治费用、抢险救援费用和事故调查费用等,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我省的建设和发展.如何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是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消息树     
福建省开展夏季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福建省公安厅从7月下旬开始,在全省部署为期80天的夏季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的目标是:整治期间,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不超过前3年同期平均数;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与去年同比下降10%以上;力争不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非机动车驾驶人主要的风险驾驶行为,通过对北京市近10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确定了导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简称机非)发生交通事故的微观致因,特别分析了动态视线障碍产生的原因及作用;借助事故树分析方法,得出了各致因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了机非事故发生机理图。按照交通出行主体或交通设施的不同,进一步对机理图中所反映的风险(A至F)进行再分解,并由此建立了基于关键度系数、对应相关行为的风险估算模型。考虑到仅需比较风险大小,一方面将主要风险行为导致事故的占比、各类与基本事件相关违法行为被处罚的占比以及问卷调查数据对执法倾向性的修正作为估算依据,另一方面保留无法估算的交通设施因子仅比较其系数大小,最终实现了对非机动车驾驶人风险行为的量化分级。  相似文献   

4.
消息树     
漳州高速交警一大队群策群力预防重特大事故高速交警漳州一大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辖区事故四项指数同期对比呈现良好态势。专项行动中,大队对中队勤务  相似文献   

5.
耿聪 《安全与健康》2012,(11):18-19
近日,记者从公安部4月24日召开的加强旅游客车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视频会上获悉,针对今年以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所暴露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国公安机关将会同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旅游客运专项整治,以"零容忍"的态度全面排查包括驾驶人吸食毒品在内的各类安全隐患,全力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旅游客车事故多发,肇事起数、死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探究道路旅客运输事故致因,预防事故发生,运用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中的功能模块替换Tropos目标风险框架中的任务节点,提出Tropos-FRAM事故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构建Tropos-FRAM失效功能—事件网络,并分析事故,根据分析结果建立Tropos处理层;以"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实例验证该方法。结果表明:Tropos-FRAM能弥补原有FRAM模型的不足,从源头深入探究参与者功能模块失效、功能连接失效原因,从而提出更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日,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转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近期连续发生群死群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紧急通报>(安委办[2004]1号,以下简称<紧急通报>),并针对我区部分地市近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严峻局面,要求各地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节前召开的全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以及<紧急通报>的有关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和遏制住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过境道路有着城市道路和公路的双重功能,其特定的功能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为了有效减少过境道路的交通事故,从时间分布、事故形态、事故原因、事故对象和驾驶员年龄分布等方面分析了过境道路的事故特性,并针对事故特性从路段和交叉口两方面提出过境道路事故预防对策。可为过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过境道路有着城市道路和公路的双重功能,其特定的功能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为了有效减少过境道路的交通事故,从时间分布、事故形态、事故原因、事故对象和驾驶员年龄分布等方面分析了过境道路的事故特性,并针对事故特性从路段和交叉口两方面提出过境道路事故预防对策。可为过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输企业风险认知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运输企业的事故风险加剧。研究事故频发的新特点,对症施治,科学管理,防止事故,降低风险,已成为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认识多重风险,增强风险意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发生重特大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人员要负法律责  相似文献   

11.
为明晰海底隧道交通系统内部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联和事故演化机理,从驾驶人、道路、车辆、环境和管理5方面阐释海底隧道风险因素内涵,定性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演化立体网络模型,提出海底隧道风险因素量化评价标准;并构建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尖点突变模型,深入分析海底隧道交通系统风险状态演化的主...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道路交通事故因素和事故伤害的相关性,以2 467起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为数据集,运用Apriori算法分别挖掘事故伤害关联规则,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和核心-边缘分析构建受伤事故和死亡事故的关联规则网络。结果表明:事故伤害程度与事故时间、道路条件和交通环境等因素关系紧密,尤其死亡事故与碰撞固定物、人行横道事故、高速公路、高速道路、非市区、酒驾和超速存在高相关性。基于树型贝叶斯网络(TAN)构建事故伤害程度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准确率可达87.56%。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评价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从人口状况、能力指标和脆弱性指标着手,建立超大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2007—2016年的部分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17个指标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因子。同时,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公共安全事件风险源和5个潜在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上海公共安全状况存在明显改善,且地区经济与人口因子、公共城建与生态能力因子是影响上海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最主要的2个因素;汽车交通事故、电气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盗窃、殴打他人是扰乱城市公共安全最突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事故分析法在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致因研究方面的缺失,解决传统事故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不全面、防控措施不具体且针对性较差的问题,引入半定量功能共振事故模型(FRAM),通过定量化功能上下游耦合变异性,阐述事故发生机理同时,找到系统关键功能和关键链路,制定防控措施重点监控。结果表明:基于半定量的FRAM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分析方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出事故发生的关键功能和关键链路,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有效提高道路危险品运输系统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道路事故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BP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道路交通事故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3个输出指标及12个影响因素。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具的强非线性逼近、模糊推理、自学习的优点,建立道路交通事故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对我国2006年、2007年、2008年的交通事故情况进行预测,其中,2006年、2007年预测精度较高,2008年预测误差稍大,可能的原因为2007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减少交通事故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是预防和控制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火灾案例统计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原因,从设备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构建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法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数学模型;最后对某公路隧道进行应用实例研究,确定了公路隧道的火灾风险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能合理反映公路隧道的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危化品道路运输行车安全,基于STAMP模型构建危化品道路运输的分层安全控制结构,将安全问题看作是控制问题,并将系统工程思想融入事故预防中。在此基础上,引入沪昆高速湖南邵阳段“7.19”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爆燃事故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从物理层、基础层、运营层及监管层动态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控制缺失。结果表明:基于STAMP模型的安全分析方法不仅可考虑由组件失效引起的事故,还可发现组件之间的组织问题及决策背景,并对事故致因做出更为详细的解释,为类似事故的分析和预防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挖掘化工生产事故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和潜在规律,提高对化工事故认知水平,针对某化工集团2010—2016年共1 578起事故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揭示事故要素间的关联关系;运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模型进行事故聚类,并抽取到5个事故致因主题。研究结果表明:LDA主题模型等数据挖掘技术能有效挖掘大量事故数据中的潜在信息;5个事故致因主题中,4个涉及到人因或组织层面的缺陷;员工注意力不集中和现场风险管理不足这2个致因主题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员工注意力不集中、现场风险管理不足以及设备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交通事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性,建立基于时空分布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指标体系;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生成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价值函数构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模型。并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值进行等级界定,提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手段。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模型是在最大可能地控制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城市道路网络系统的效益达到最佳化。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测度,可以找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成因和限制因素,为高速公路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研究深水井喷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从技术、人员、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识别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致因因素,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矩阵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研究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计算不同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关键风险因素;进一步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划分不同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关系,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层级1为近邻致因,可直接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层级2~7为过渡致因,在风险传递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对井喷事故的直接影响较小;而层级8则为本质致因,重视本质致因的改善有利于从根源上降低井喷事故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