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HAZOP分析方法在石油工业上游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石油工业上游业务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现状,针对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油气集输和海洋石油各阶段工艺流程与作业环境特性,选择引导词、偏差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和探讨HAZOP分析方法在上游业务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表明,对于油气田开发、油气集输阶段以及海上油气田生产方面,应用HAZOP分析,可从本质安全角度提出项目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提高装置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但对于油气勘探阶段,由于其风险呈层次型且评价方法依赖于数学建模和数值计算,不适宜采用HAZOP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尾矿库溃坝风险的演化过程,有效预防溃坝事故,从生命周期视角,运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建立尾矿库勘察设计、建造以及运行阶段的溃坝风险流图;结合尾矿库案例进行应用分析,揭示该尾矿库生命周期溃坝风险的动态演化特征;并探讨企业风险预警值、风险投入方案对尾矿库溃坝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尾矿库总体溃坝风险不断增加;勘察设计阶段,风险量在第40~55个月之间线性增长,风险速率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型;建造阶段,溃坝风险量出现台阶式的增长;运行阶段溃坝风险量波浪式上升,并在第60月达到最大值;企业风险预警值的改变对尾矿库溃坝风险水平预测有显著影响;勘察设计阶段增加风险管理投入,有助于降低和控制尾矿库溃坝风险。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程安全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建筑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分为 3个阶段进行 :风险识别阶段 ;风险评价阶段 ;风险决策阶段。笔者主要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前两阶段进行了探讨 ;在分清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职责的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性较强的“子系统风险管理模型” ;进行了相关的实例分析 ,证明了其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价阶段的适用性 ;并在风险评价方法中 ,合理制定了对不希望发生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结果严重度的评价标准 ,为建筑安全风险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光胜  李福贵 《安全》2018,39(2):7-9
本文以渤海湾典型的人工岛油气开发为研究对象,在人工岛全生命周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开展人工岛油气开发风险分类分级研究,旨在选用一种或多种适用于人工岛油气开发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定量评估的方法,探索建立人工岛风险分类分级的标准,提高海上油气开发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情景构建高风险油气田重大事故应急准备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共同合作完成。该项目根据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和核心功能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职能定位,按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在重点时段进行重点监管的公共安全监管思路,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以东城区为例在对公共安全监管对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灾等5类主要风险的分级指标体系框架;通过标准规范比对等,设计完成了25类监管对象风险分级指标体系;结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了每类对象约30项指标的量化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类监管对象的指标权重,构建了25类监管对象风险分级模型;将指标体系与分级模型进行集成,开发完成了1套风险分级软件,并在北京市东城区进行了试点运行。该项目研究过程将静态风险分级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综合考虑监管对象的单一风险与耦合风险,对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量化风险评估理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成果能够为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分级监管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本项目研究成果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部分成果作为《风险管控: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新体系》一书中的重要章节出版。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企业风险管理,在分析国内外各种先进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对风险矩阵法和保护层分析法(LOPA)进行了优化组合,开发了具有特色的组合风险评价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风险评价系统.风险评价系统可实现油气管道系统危害因素的系统识别、多层评价、分级管理、有序控制及监控.该风险评价系统在西部管道公司的长输油气管道系统得到了应用,实践效果表明,该风险评价系统能够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显著提升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许振斌 《安全》2023,(12):7-12
为降低深海油气田生产平台建设的风险,保障深海油气开发作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质量、进度、技术和安全4个因素识别生产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根据风险耦合机理,将风险因素划分为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耦合,并利用N-K模型对某深海油气田生产平台建设工程进行定量耦合分析。结果表明:风险耦合值与事故发生的频率呈正相关;多因素耦合的影响大于双因素耦合,其中,质量、进度、技术和安全4因素耦合值最大,耦合风险值为0.67,其次为质量和技术的双因素耦合,风险值为0.29。从质量、进度、技术和安全4个方面提出管理措施,以降低深海油气田生产平台建设安全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水下生产系统最近几年被广泛用于海洋深水油气田的开发.与传统陆上油气田相比,水下生产系统维护困难,系统故障可能导致更严重后果,能源公司越来越重视水下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总结了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以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深水油气田开发项目为例,给出了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技术的应用过程,并根据结果优化了基本设计方案,确保了导管架平台与水下生产系统的总体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从可靠性观点出发,针对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今后海上油气开发项目的设计的选择和运行维护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以海洋油气田开发及配套工程的设计、建造与海上安装为主营业务,是中国目前最大、实力最强,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炼化工程于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  相似文献   

10.
结合事故树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山岭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因素集合与风险评判集合,并引入隶属度矩阵、熵权系数,建立了山岭隧道工程的动态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定量计算为特征,可实现对顶事件的风险概率计算、面向施工过程中的工况动态风险分析和控制.结合保阜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应用建立的动态风险管理模型,对洞口掘进施工阶段进行了风险分析,并依据得到的风险等级,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海洋石油领域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设施的潜在失效概率和后果研究方面,而对于人员可靠性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弱。然而,据统计资料显示,海上设施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设计、建造和生产作业等各个阶段中发生的事故大多与人为错误和组织错误(HOE)有关联。在海洋工程领域,开展人员可靠性分析(HRA)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海上作业的特殊性及轮班制度的特点,推导出轮班风险的定量分析公式,据此计算出每个工作日轮班风险的相对大小,然后结合我国海上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影响轮班风险的可变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风险控制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客观掌握油气管道生产运营岗位主要作业风险,实现油气长输管道企业作业风险管理,提出一种作业分级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辨识油气管道系统主要危险作业类型和引起作业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然后由作业分级法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最后建立基于作业分级的风险矩阵,得到各作业活动的风险级别。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管道公司,以该公司生产区内部高处作业为例,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得出高处作业过程中各步骤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反映各类危险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程度,为后期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提供指导,有助于公司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我国城市燃气风险管理水平,帮助风险管理者科学地分配维护资源,探讨提出了我国城市燃气事故生命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采用AIR指标法确定了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范围为(2.397 3×10-7,4.794 7×10-7);运用F-N曲线法结合ALARP原则,确定了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最大可接受风险的截距为4.794 7×10-7,可忽略风险的截距为4.794 7×10-8;利用生活质量指数推导模型,计算了达到城市燃气事故可忽略风险水平的最优安全投入成本;基于风险动态原则,分析提出了风险可接受标准的更新办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低于煤矿、大坝、化工等危险行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虽然我国城市燃气事故死亡率逐年降低,但要达到可忽略的风险水平,每年还需大量安全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风向下海上石油平台工艺区的风场特征和系统韧性,采用Fluent软件从8种不同风向角度对海上平台工艺区风环境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高于工艺区地面1.5,3,4.5 m水平风场风速分布特征,确定微静风区和强风速区面积,并以微静风区域占比为指标评估系统抗灾韧性。研究结果表明:风速激增区出现在障碍物前缘或侧翼;风口顺延形成强风道,风速介于1.6~3.1 m/s之间;系统韧性与微静风区占比呈现负相关,在1.5 m高度风场处,E-90°风向时微静风区域面积占比约为69%,工艺系统韧性较弱,风险较大;NW-315°风向时微静风区域面积占比约为9.6%,工艺系统韧性较强,风险较小;随着风场高度增大,各个风向系统韧性均有所提高,W-270°风向时系统韧性升幅达12.1%,N-0°风向时系统韧性升幅达12.24%。研究结果可为海上石油平台逃生路线设计、火气监控设备布置及提高平台自身抗灾韧性方面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基础。通过分析加拿大立法特点,梳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管道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与职责,研究管道安全法规体系,明确了加拿大油气管道安全监管体制和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了管道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管道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关键工作,分析了行业协会在管道安全管理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掌握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中加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重视管道安全监管立法、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油气管道标准规范、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建立统一呼叫系统和管道地图系统、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管道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建议措施。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体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提高机场风险管控能力并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建立科学的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件防控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航空器过站机场保障作业识别风险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构建出共包括107个中间事件和207个基本事件的9个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故树;根据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件的千架次风险值确定出整体防控风险等级;应用事故树分析法(FTA)-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构建防控风险贴近度指标,对机场各业务风险防控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机坪引导工作的防控风险最大,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整体防控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符合机场的整体防控风险状况,与FTA法相比,FTA-TOPSIS法能够更准确地对机场各业务的防控风险进行区分及排序。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危化品相关的化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化工多米诺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由初始事故引发1个或多个次生事故的连锁反应机理与风险评估方法。提出应用蒙特卡洛模拟对多米诺事故风险进行动态量化的方法,梳理化工多米诺事故风险的识别、分析、评定、处理全周期管理流程,并以1个天然气压气站为案例,验证基于蒙卡模拟的化工多米诺事故风险量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对化工多米诺事故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多米诺事故风险全周期管理流程的梳理能够有效指导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管理、事故预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气藏型储气库安全运营,保障天然气储配调峰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气藏型储气库进行完整性管理及风险识别.明确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完整性管理的对象为地面站场系统、储气库井、地质体3大模块,以地质体完整性管理为气藏型储气库完整性管理的特点及难点,并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理念;提出气藏型储气库完整性管理的6步循环:数据采集,单元识别...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风险评价准确性以有效支撑管道完整性维护,保证油气管道在多管并行敷设下安全运行,提出1种基于博弈论-多维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从并行间距、土壤压实度、土壤导热系数、介质流速、管径、埋深、应急响应时间、上下游截断阀间距等方面建立并行管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降低传统赋权方法的主观性,通过结合熵权法改进层次分析法(AHP),从而确定主客观权重,再经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综合计算指标权重;其次,运用多维云模型理论确定风险等级,通过修正各风险评分项的等级区间结合指标权重,计算出各级的综合确定度,并进行等级评判;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所评价管段的指标风险处于中等风险水平,风险可接受,管段的整体风险评价结果良好,有利于并行管道安全管理;实例证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