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9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国家出台的第一部安全生产领域的法规。《条例》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精神、法律原则、基本要求,总结凝练长期以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实践成果,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制、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3月1日,国务院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708号,以下简称《条例》)并于4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与实施,对依法强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今年来有关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在法律层面作出的规范,使应急准备、处置救援等管理措施有了更强的约束力。当前,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立法理念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出发,贯彻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的应急管理理念,着眼于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不同环节进行了细致规范。  相似文献   

4.
<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条例》开启了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新征程,强化了应急准备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有关各方在应急救援活动中的职责和任务,解决了生产安全应急工作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对《条例》颁布实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正>新颁布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面作出了哪些突破性的规定,将对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未来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郭治武对此进行了解读。2019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6.
2019年7月11日,为贯彻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应急管理部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以下简称《预案管理办法》)作出修订,并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应急部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为什么要制定《条例》?答: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加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1月18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若干重大问题研讨会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理论与法规标准研究所组织,项目委托方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项目合作方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参与,原应急管理部调查统计司乔树清副司长受邀作为专家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9.
<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着重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的责任,本文详细解读了《条例》明确的三项制度、一个机制和四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实现依法、有序、有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必须健全科学适应高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制度体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第一部专门针对生产安全事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我国出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立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应对事故的机制与程序。虽然《条例》对完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时代安全发展提出新要求,社会治理出现新变化,现实实践暴露新问题,对《条例》开展修订研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和细化《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的新要求,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条例》修订若干重大问题专题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理顺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与《安全生产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关系,通过对比,分析《条例》与上位法的承接关系和创新特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其制定依据明确规定为《安全生产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这对于如何确立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应对法制及其工作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条例》总则的内容来看,其基本的立法精神、法律原则和重点内容,都与作为《条  相似文献   

12.
培训班名称:现代安全管理知识高级讲习班培训内容:1)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与安全生产法讲座;2)重大危险源控制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4)典型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案例评析;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讲义。培训时间与地点:第一期:2004年3月14日至3月19日昆明第二期:2004年5月16日至5月21日宜昌培训班名称:《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培训班培训内容:1)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2)安全评价原则、方法、要求与安全对策;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要素构成及演练方法;4)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分类方法与监…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2月17日由李克强总理签发国务院令第70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该《条例》于2019年4月1日起施行,对企业来说,从公布时间到实施日期留给企业准备和适应的时间比较短,很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条例》学习之后,肯定还有很多的疑问,特别是操作层面的一些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依据多部文件要求,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应如何开展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管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5.
培训班名称:现代安全管理知识高级讲习班培训内容:1)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与安全生产法讲座;2)重大危险源控制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4)典型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案例评析;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讲义。培训时间与地点:2004年5月16日至5月21日宜昌培训班名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培训班培训内容:1)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2)安全评价原则、方法、要求与安全对策;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要素构成及演练方法;4)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分类方法与监控技术。培训时间与地点…  相似文献   

16.
<正>国务院近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立法理念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出发,贯彻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的应急管理理念,着眼于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不同环节进行了细致规范。《条例》立法的突出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其制定依据明确规定为安全生产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这对于如何确立我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法制及其工作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条例》内容来看,其基本的立法精神、法律原则和重点内容,都与作为制定依据的两部上位法的立法精神、法律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工作,总结和吸取应急处置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8号),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2019年7月,《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实施至今,对《办法》的理解尚存哪些不足?该如何落实好《办法》中的要求?本文约请参与《办法》起草的专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工业安全研究所负责人时训先博士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的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标准相继出台,2019年4月1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正式施行,2019年9月1日,新修改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正式施行。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对其总体预案及各专项预案按照最新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一步修改完善和优化,在此过程中发现集团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进而全面提升集团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集团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