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经过"十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国家安监总局重点实验室)系统性地开展了针对"采空区"采空区灾害的研究,针对采空区引发的地压灾害、水害和内因火灾,从探测预报、风险评估、状态监测和隐患治理4个方面,全面系统建立了以采空  相似文献   

2.
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危险源超前预报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共同合作完成。该项目研究内容:(1)金属矿山采空区危险源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研究。(2)矿山采空区风险分级管理技术研究。(3)采空区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4)技术成果应用。技术特点:(1)提出了一整套基于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精确探测采空区风险辨识及控制流程;(2)建立了包括基于探测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金属采空区风险评价体系;(3)提出了五矿集团采空区风险分级管理技术;(4)研制了采空区围岩应力锚杆在线监测预警系统;(5)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表移动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应用推广情况:(1)在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符山铁矿应用,治理了黑铁峧尾矿库下伏采空区重大安全隐患,保证了黑铁峧尾矿库下游的村庄、厂房等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通过一整套采空区精确探测流程,查明了西石门铁矿区周边不明采空区分布情况,为矿区深部开拓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节省了钻探费用396万元/年,解放了价值2亿元的资源。(3)避免了五矿集团所属33家矿山采空灾害的发生和在复杂采空区环境下进行安全开采,产生了200多万的直接经济,同时也使得近4亿元的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实验室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授权的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获得了实验室认可(CNAS)、计量认证(CMA),具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资质。实验室定位于矿山采空区探测、风险评估、灾害监测等主要研究方向,综合应用地球物理、工程力学、信息通讯、微波遥感等前沿技术,开展理论研究、模拟实验、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为我国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提供实验和检测能力。实验室有各类大型科研仪器设备80余台/套,总价值3000余万元,并在北京密云投资4500万建成科研实验基地,拥有建筑面积3647.5m~2的地下实验室,在矿山采空区地压灾害、塌陷灾害、透水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创新研究方面具备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实验室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授权的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获得了实验室认可(CNAS)、计量认证(CMA),具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资质。实验室定位于矿山采空区探测、风险评估、灾害监测等主要研究方向,综合应用地球物理、工程力学、信息通讯、微波遥感等前沿技术,开展理论研究、模拟实验、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为我国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提供实验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技博览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项技术验收成功6月29日,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示范工程""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工程示范"2个项目通过验收。"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示范工程"项目在矿山尾矿库溃坝、露天边坡和排土场滑坡、采空塌陷、冲击地压、深井岩爆等动力性灾害辨识、探测、监测、控制与防治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项目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东川区因民镇采空区风险调查与隐患评估项目》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召开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东川区安监局、区水务局、区国土局、因民镇政府、因民公司、金水公司、雪岭铜选厂、新泰公司、全利公司等单位的代表。《东川区因民镇采空区风险调查与隐患评估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承担,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采用地表高密度电法探测、井下三维激光扫描等多种方法,查明了工作区内采空区数量、体积和充填情况,构建了矿区范围内的地表、地下和采空区三维数字可视化模型;采用边坡孔径干涉雷达技术,监测了崩落区山体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1个以"采空区"灾害为主研方向,进行多科学交叉的实验室,获得了实验室认可(CNAS)、计量认证(CMA),具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资质,构建了我国采空区灾害防治领域仪器设备较为齐全的试验测试体系。在北京密云投资4500万建成科研实验基地,拥有建筑面积3647.5m~2的地下实验室,在矿山采空区地压灾害、塌陷灾害、透水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创新研究方面具备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
老空区水害是影响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通过应用综合物探技术查清老空区的开采规模、开采位置、空间形态及冒落、积水等情况,结合钻探揭露的空区和矿体赋存情况进行对比验证,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的探测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能有效地对采空区的含水性进行探测与评价,防止重大突水事故的发生,为后期进行的开拓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矿山岩土动力灾害监测与控制团队"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针对我国矿山边坡滑坡、采空区塌陷、尾矿库溃坝等重大事故预防的需求,依托"国家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和"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组建。团队核心成员13人,其中博士10人(博士后7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4人,近5年发表论文115篇,授权专利29项,获得省部  相似文献   

10.
<正>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主要科研部门之一,是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挂靠机构,拥有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和非煤矿山基地,主要从事矿山动力灾害预防与控制、矿山安全物联网与信息化技术、矿山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平邑"12·25"坍塌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领导指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立即研究部署,派出矿山所同志组成的专家组携带采空区探测设备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为抢险救援指挥部制定救援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并根据井下灾情变化实际实时提出了井下次生灾害防范措施。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发来感谢信,对中国安科院的几名同志不畏困难、夜以继日的工作精神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6月29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资源管理与配置司在北京召开"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验收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示范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实施以来,通过3年科技攻关研究,在矿山尾矿库溃坝、露天边坡和排土场滑坡、采空塌陷、冲击地压、深井岩爆等动力性灾害辨识、探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80%的地下金属矿山存在采空塌陷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城市的建设用地都存在隐伏空区的危害,形成了矿业城市"塌陷—搬迁—再塌陷—再搬迁"的恶性循环。大量未知采空区使矿山生产环境恶化,采空区透水、垮塌灾害危害矿工生命。如何变"采空区"为"安全区",是采空区灾害高发型金属矿山的重大难题。中国安科院进行的"高风险金属矿山安全规划和灾害控制技术"研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冲击性灾害,是指矿山采空区的大规模垮落和深井岩爆现象.当矿石被采出后,遗留的空区体积达到一定规模,围岩会缓慢蠕变破坏,造成顶板和矿柱不能支持上部覆岩荷载,诱发采空区整体性大面积冒落和地表塌陷,并在巷道内形成猛烈冲击气浪,产生巨大破坏,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  相似文献   

15.
基于C-ALS采空区探测及三维模型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空区三维激光扫系统(C-ALS)具有全自动扫描、操作方便、数据处理简单等特点,同时探测人员无须进入空区。所以结合河北某铁矿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利用C-ALS对矿山的1#、2#采空区进行探测,了解其空区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运用其自带的软件进行编辑与成图并建立三维模型。从而确定空区在矿山CAD图上的具体位置,为采空区的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确保作业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采空区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研究金属矿山采动灾害影响,论述了金属矿山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对地表建筑物影响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即"三带理论"、岩石移动带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指出了金属矿山空区稳定性和岩石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某铁矿采空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3种方法对该铁矿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分析3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旨在探索金属矿山的采动影响评价方法,以便保护矿区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减小采动灾害对矿山企业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27日,中国安科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重点实验室主任及相关科研人员共计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蔡美峰院士主持,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安科院院长张兴凯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安科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学术委员会委员谢  相似文献   

18.
金属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金属矿生产第一大国,有一万多座地下金属矿山,每年采出20多亿吨矿石,使得采空区问题日益严重。通过系统性地开展采空区灾害基础理论研究,明确了采空区和采空区群的定义,提出了采空区的类型和等别划分依据。针对采空区引发的地压灾害、水害和内因火灾,从探测预报、风险评估、状态监测和隐患治理四个方面,梳理了当前研究进展,介绍了典型关键技术和部分成果,归纳建立了以采空区灾害防治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技术重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矿煤层底板采空区域不明确的问题,为了确定采空区的精确范围以及内部状态,采用物探的矿井反射地震波探测技术,首先利用地质探测仪对地震波波形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波形的反演计算,最终根据波形的形状和频率确定底板破坏情况;其次将底板破坏区域分为上位层破碎带和下位层破碎带;最后在现场采用底板钻探的方法对地震波探测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射地震波探测技术得到的结果接近于钻探结果,采用反射地震波探测技术可以较精确判断底板采空区破坏范围。  相似文献   

20.
水害是威胁矿山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加大,河下、海下采矿作业的普遍被采用,矿山防水治水工作越来越在矿山生产中显得重要。 一、矿井水的来源 水进入矿井的过程叫矿井充水。矿井充水的必备条件是必须有水源和充水通道。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即能造成矿井充水。矿井水的来源可分为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以及老空积水三类。 (一)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在开采地形低洼且埋藏较浅的矿体时,地表水容易从井口、低洼地带、旧钻孔或采空区形成的地面塌陷区流入矿井。大气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与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