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油田企业生产作业点多、线长、面广,主要产品易燃易爆、危险性大、野外流动作业频繁、工种繁多、作业风险大,这些特点决定了油田安全生产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落实油田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企业安全监管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相关大数据应用平台及安全风险预测系统已在电力、煤矿、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所研究的长庆油田HSE风险预警系统正是通过深入挖掘分析作业现场监管采集的事故隐患信息,进行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展现,找准风险管理重点并持续改进,尽可能降低高风险事故隐患的发生率,确保了油田HSE管理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2.
王兴鹏  杨凯 《安全》2015,(8):6-9
建立企业生产安全预警预报系统既是企业实现"主动预防型"安全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安监总局对一级标准化企业的要求。通过分析预警基本理论、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重点阐释了预警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思想、设计目标、总体架构和功能划分,并对构建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预警指标、预警模型和指数图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矿山机电设备运行数据采集为切入点研究矿山大数据技术应用。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LoRaWAN物联网远程通信接入平台传输采集数据,构建起矿山机电设备状态数据采集系统,以大数据技术应用理念出发,设计与分析矿山机电设备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对矿山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对矿山设备工作数据的积累,结合矿山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融合,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矿山设备运行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实现了矿山机电设备各种异常状态和故障的预测与判别,以及多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与预测,为大数据技术在矿山开采领域中的应用和矿物开采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数据孤岛型煤矿的信息化系统,认为它们对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顶板、运输、机电、瓦斯等事故的预防和预警能力几达瓶颈。研究了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的"互联网+煤矿安全"综合平台,用以降低伤亡人数、减少事故数量。其中,数据采集层使用各类传感器对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采集,数据传输层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完成数据清洗等处理后存入高性能存储设备,应用服务层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处理,实现瓦斯等地质环境类事故的预测预警,实现顶板等材料设备类事故的预测预警,并通过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数据孤岛型煤矿的信息化系统,认为它们对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顶板、运输、机电、瓦斯等事故的预防和预警能力几达瓶颈。研究了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的"互联网+煤矿安全"综合平台,用以降低伤亡人数、减少事故数量。其中,数据采集层使用各类传感器对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采集,数据传输层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完成数据清洗等处理后存入高性能存储设备,应用服务层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处理,实现瓦斯等地质环境类事故的预测预警,实现顶板等材料设备类事故的预测预警,并通过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要求大力提升安全生产"大数据"利用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周期性、关联性特征分析等。2016年8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要求发展公共安全大数据,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大数据应用,推动重点生产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智能监测管理系统,提高事故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从安全生产大数据中挖掘安全规律并最终提炼安全生产基础原理,首先在对安全生产大数据的定义及其内涵进一步阐释基础上,提出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的定义,并将其分解为3个过程;然后提出安全生产大数据的5W2H采集法,并对其内涵(采集原因,使用主体、采集者及采集对象,采集数据类型,采集边界,采集时间,采集数据量及其采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以思维路径为主、过程路径和技术路径为辅,建立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的一般模式。结果表明,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模式的研究可为安全生产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及其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安全科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支撑和强大驱动,信息化手段是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与信息化的现状、作用,以及"十三五"时期发展重点与预期成效进行了分析。《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是主要任务之一。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和保障,信息化是实现安全监管监察、事故预测预判、风险分级管控、隐患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的大数据共享分析研判的重  相似文献   

9.
张莺莺  张铱莹 《安全》2018,39(1):54-57
重大危险源风险预警是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和预防的关键,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重大危险源风险预警体系研究,对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减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重大危险源风险防控发展历程,提出建立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重大危险源风险预警系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重大危险源风险预警,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安全》2021,42(11):7-8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控平台引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作为技术支撑,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控平台.在安全生产大数据基础上,提供企业安全隐患全流程排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以及分级管控、隐患风险关联分析与评价、事故预测预警等功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自查,实现政府风险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控,提升政府安全生产精细化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信息化一方面加速了安全生产事故信息传播速度,导致安全生产的被关注度空前高涨;另一方面,也为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带来了"利器"——大数据。当前,大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电商、零售商、IT企业等应用大数据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从海量的安全生产数据中寻找事故发生的规律、预测未来,从而对症下药,有效遏  相似文献   

12.
把信息化技术用于油气田安全领域,用采集的现场数据评估安全生产环境,实现油气田安全信息化是近年来的新课题。为了有效地监测和预防油三高气田(高含硫、高产量、高压力)井喷事故造成的灾害,讨论了基于网络架构的重大事故现场监测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软件的研究与设计,包括气象数据,传感器数据,监测设备GPS数据与视频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与显示,并且分段说明了该系统各部分的设计和实现的重点.该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并且引入了流媒体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全面的表征油气田安全的数据与信息;该系统已经在研究实例龙岗油气田的实验中证明了具有安全生产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预警技术是事故控制技术中的一大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安全生产领域常用事故预警模型的优缺点,总结了事故预警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和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的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预警模型,详细陈述其构建过程,最后对液化石油气蒸气云爆炸事故应用该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实现了风险程度的定量化预警。该预警模型具有快速的自学习能力和容错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多种风险因素、自动生成模糊规则并满足预警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可应用于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预警系统,为企业端和政府端监管者提供有效的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定量化预警信息,为遏制重大灾难事故的发生、减少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铁路安全预警系统是向铁路企业安全监察部门提供辅助安全管理决策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铁路企业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对铁路安全监察部门所掌握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 ,分析预测铁路运输生产系统的安全状况与不利因素 ,从而在管理决策层次上实现铁路安全监察对铁路安全事故的超前预防与控制。笔者全面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背景、设计思想 ,并对系统的信息平台以及逻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实施 ,将对实现铁路企业安全监察工作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起到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七五"以来,通过承压设备安全科技工作,在极限及结构安定性分析、含缺陷结构安全性评价、剩余寿命预测、基于风险的检验、声发射和电磁无损检测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构建了基于风险的承压设备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但随着设备高参数化、超期服役设备不断增加和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现有安全保障体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专项"高参数承压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立项。该项目将实现高参数承压设备安全科技工作从"风险评估"到"风险防控"的重点转变,推动承压设备安全科技工作迎来新业态。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的智能化预警,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可拓理论,利用Visual Basic(VB)和ArcEngine组件,设计以数据采集模块、查询模块和预警模块组成的突出预警系统结构,并开发客户端软件系统,结合矿井基础参数及生产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构建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体系。将预警技术体系应用于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S2206回采工作面。结果表明,预警结果与工作面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火灾预警系统中存在的灵敏度低、误报率高的特点,将多种传感器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和CAN总线技术应用到火灾预警系统中,提出了一种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聚类融合后分级,通过CAN总线传输到火灾预警控制中心,实现对安全生产中重点防火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传输数据可靠、实时性强、可扩展,漏报率达0.7%以下,误报率达1.8%以下,较传统相比,下降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火灾调查与预防的核心在于精确、及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2023年上半年全国日均火灾超3000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情况凸显了传统火灾预警系统的局限性,即依赖于物联网设备而缺乏预测功能,数据管理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利用Hadoop、Storm、HBase、Kafka等大数据技术,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消防大数据中心。该中心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处理、分发和存储,为上层应用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显著提高了火灾预测准确度,为火灾预防和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丙烯腈装置安全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丙烯腈生产装置危险性极高,其主要设备大部分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其原料、中间产物、产品、副产品理化性质复杂,具有易燃、易爆、剧毒的特点。为提高丙烯腈生产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丙烯腈生产的远程监控、实时预警、过程控制和应急控制,为装置处于非正常工况下快速有序地实施风险控制,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提供技术支持,达到丙烯腈装置安全平稳生产的目的。在对某炼化企业丙烯腈生产装置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监控的重点设备和关键参数,通过OPC通讯技术实时采集DCS操作参数数据并进行多参数趋势预警分析,建立起丙烯腈装置非正常工况下安全预警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关键参数安全预警分析、偏差标准操作处置程序、突发事件的应急评估、相关辅助信息等技术内容,涵盖安全保障的预防、预警、应急和处置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多参数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和应急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20.
郑君 《劳动保护》2014,(3):102-103
<正>研发及应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综合预警指数系统,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层宏观地了解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和未来趋势,科学合理地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决策,真正实现预防为主。"天津石化化工部通过应用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开展全员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安全生产风险及其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及预先干预,利用预警软件,在短时间内对复杂信息做出正确判断,使得安全生产系统具有‘报警’和‘免疫’能力。"这是中石化股份公司天津分公司化工部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