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氰化氢(HCN)X文名称:Hy(]lx,(3yanacghHydIDg6ncyamde通用或商用名称:氢氰酸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气体或液体,有苦杏仁昧。相对密度:蒸气0.932;液态0.687620℃/4t)熔点:-13.2℃沸点:25.7℃闪点:-17.78℃(CC)自燃点:537.78T蒸气压:53.33kPa(9.ST)爆炸极限:下限:5.6%;上限:40%溶解性:与水、乙醇相混溶,微溶于乙醚。危险性:很危险Q通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温度达到50℃-60℃时可在痕量碱的催化下引起聚合。与乙酸能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氰化氢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水、水蒸…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硫(SO2)英文名称:Sulfurdioxide通用或商品名称:亚硫酸配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气体或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蒸气2.264(OT);液体1.434(0)熔点:-75.5℃沸点:IO℃蒸气压:313.6IkPa(2.IT)溶解性:17.7%水(0℃),11.9%(15℃),8.5%(25t),6.4%(35t)。25%乙醇;32%甲醇。溶于氯仿、醚、乙酸、硫酸。中等度溶于苯、丙酮、四氯化碳。危险性:与水或蒸气反应产生有毒的和腐蚀性的气体。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泰表现二氧化硫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液体对皮肤、粘膜有腐…  相似文献   

3.
甲醛(HCHO)英文名称:Formaldehyde通用或商品名称:福尔马林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透明气体或液体,有刺鼻气味。相对密度:气体1.067;液体0.815(-20℃/4℃)。水溶液1.03;蒸气1.075熔点:-92℃沸点:-19.5℃闪点:含37%游离态甲醇85℃,含15%游离态甲醇50℃;自燃点430℃。蒸气压:436.77kPa(20℃)爆炸极限:下限:7.0%,上限:73%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苯。危险性:气体很危险,蒸气中等危险,通明火或电焊火花温度达到闪点以上会引起燃烧。当甲醛水溶液加热至高于闪点温度时,有潜在爆炸危…  相似文献   

4.
锰(Mn)荧文名称:Mmpse;C0llodalmpse.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呈微红色、灰色或银白色、脆性的金属元素。相对密度:7.20(蒸气)熔点:1260℃沸点:IWX)℃蒸气压:0.133kPa(129℃)溶解性:易溶于稀硫酸,溶于碳酸氢钾、碳酸氢纳溶液0危险性:粉尘遇明火时易着火。粉尘通明火易爆炸。与(AI十空气)、Ch、FZ、no、HNo、NO、P、9飞接触能引起激烈的反应。与水、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能与氧化物发生反应。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表现高氧化状态的锰盐如高锰酸钾,一般仅有腐蚀作用。吸入高浓度氯化锰、高锰酸钾、硼酸锰尘后可…  相似文献   

5.
黄磷(巳)英文名称:PhosphorusYellow,Phosphorus(white)通用或商品名称:白磷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到黄色立方形晶体,类似蜡状固体。相对密度:蒸气4.42,固体1.82o熔点:M二l℃沸点:280℃闪点:在空气中会自燃。自燃点:30℃蒸气压:0.133kPa(76.6T)溶解性:l/300000水,l克/400毫升无水乙醇,l克/102毫升无水乙醚,l克/40毫升氯仿,l克/35升苯。危险性:遇热或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着火。在空气中自燃,很活泼。能与下列物质反应而爆炸:碱性氢氧化物、NH4N03、SbFS、Be、BI3、Ba(Bthe)。。Ca(…  相似文献   

6.
对硫磷(C10H14NO5PS)化学名称:00-二乙基-0-(对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英文名称:Parathion;Folidol;Phosporothiotsacid,0,0-diethyl0-(P-nitrophenyl)ester通用或商品名称:对硫磷;1605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纯品为几乎无色、无嗅的液体或白色针状晶体,工业品为棕色并有蒜臭的液体。相对密度:1.26;熔点:6℃;沸点:157℃(0.08kPa)闪点:125℃(不含易燃杂质)蒸气压:0.3×10-5kPa(30℃)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除石油类以外的有机溶剂。稳定性:由于光线作用能变成黄一红褐色,在130℃-150℃分解,在…  相似文献   

7.
四氯化碳(CCL)英文名称:Carbontetrachloride;Tetrachloromethane通用或商品名称:四氯甲烷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液体,具有酸样气味。相对容庞:1.597(20℃)溶点:-22.6℃沸点:76.8℃闪点:-22.9℃蒸气压:13.33kPa(23℃)溶解性:l毫升可溶于2000毫升水中。可与醇、苯、氯仿、醚、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混溶。危险性:加热分解,放出高毒的光气烟。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亵现四氯化碳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及肝、肾损害。中毒同时摄入乙醇可使病情加重。四氯化碳遇热可分解成光气,发生光气中毒。短期内吸入…  相似文献   

8.
氨(NH3)英文名称:Ammonia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气体,具有很刺鼻的臭味。相对密度:蒸气0.6蒋点:-77.7℃沸点:-33.35℃门点:自燃点651.22℃蒸气压:1013kPa(25.7℃)爆炸极限:下限16%,上限25%溶解性:易溶于水,在醇中溶解度中等。危险性:氨或空气与氨的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通热放出氢和氢及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表现氨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短期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可出现紫…  相似文献   

9.
汞(Hg)英文名称:M:见五呼;Cdb沾d—。mp通用或商品名称:水银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银白色液态金属元素相对密度:蒸气:13.546熔点:-38.89℃沸点:3569℃蒸气压:0.133kPa(12.2℃),0.0007id41(2℃)溶解性:028uml/L水(25),2.7lug/L戊烷,溶于硝酸,不溶于稀盐酸、碘化氢、冷硫酸。危险性:与乙炔。氨不相容,遇热放出高毒烟气。二、人体危害资料急性中毒表现乘蒸气主要经呼吸道吸收,金属汞经完整皮肤及消化道吸收甚微,误服一次一般不致急性中毒。可溶性市盐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本类毒物主要引起中…  相似文献   

10.
光气(COC12)英文名称:Ph0Sgene;。。rhanylchloride通用或商业名称:碳酸氯一、理化特性外观气味:无色、有毒的气体或发烟性液体,具有新割干草或绿色谷物气昧。相对密度:蒸气3.4培点:118T沸点:8.3T蒸气压:161-6()hP(20℃)溶解应:微溶于水,易溶于甲苯、苯和醋酸。稳定性:会轻微分解。危险性:起热会与水、水蒸汽接触反应产生有毒的和腐蚀性气味。二、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表现吸入一定量的光气,眼和上呼吸道可出现轻度刺激症状,如流泪、咽部不适、咳嗽、胸闷或无明显症状。经l-24小时或一段时间的症状缓解期后,迅…  相似文献   

11.
武深秋 《安全》2004,25(6):35-35
苯是无色透明、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8%。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会引起回燃。不溶于水,比空气重,比重约为空气的2.7倍,蒸气往往漂浮于地表及下水道、沟渠、厂房死角等处,有潜在的爆炸危险。苯属中等毒类,  相似文献   

12.
2001年8-11月国内安全事故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了2001年8-11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等。统计表明,在660起事故中,矿业事故最多,占66.7%,平均每天3.7起事故,其次是交通事故(15.0%)、爆炸事故(9.1%)、其他事故(4.8%)、毒物泄露和中毒(2.4%)、火灾(2.0%)。660起事故共死亡1704人,伤2754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矿业事故53.4%、交通事故33.9%、爆炸事故6.0%、其他事故4.9%、泄露中毒1.2%、火灾0.6%;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泄露中毒46.5%、交通事故32.7%、爆炸事故11.3%、矿业事故5.8%、其他事故3.4%、火灾0.3%。  相似文献   

13.
(1)概况 某单位1台生产型号为WNS2.8—1.25/95/70-Y(Q)湿背式三回程锅炉,在投入运行的第3个供暖期回燃室(燃尽室)管板发生裂纹、泄漏事故,随即停炉。经现场检验和表面探伤,该高温管板出现2处孔桥裂纹,裂纹由焊趾处引发向管板孔桥区扩展,长度均约8.0mm,深度较浅,约0.3mm,裂纹端部呈圆钝形,2根烟管管端裂纹泄漏,锅炉受压件内部结水垢,腐蚀现象较严重,水垢厚度在(2.0-4.0)mm,管板和烟管水侧水垢达3.0mm,覆盖率80%。  相似文献   

14.
孙燕  张玮 《安全》2010,31(4):51-52
1正己烷物理特性 正己烷(n—hexane),别名己烷,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挥发性液体,属饱和脂肪烃类,其分子式为C6H14;相对密度:(水=1)0.66;(空气=1)2.97。正己烷熔点-95.3℃,沸点68.74℃;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混溶,溶于丙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00份乙醇溶解50份正己烷(33℃)。  相似文献   

15.
128名苯作业工人住院体检心理问题的调查王俊敏(马钢股份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243003)关键词苯作业工人,心理问题苯为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易燃液体,沸点80℃,极易挥发、扩散。苯在生产环境中产生大量苯蒸气,如果作业工人长期接触吸入,苯蒸气即可在骨...  相似文献   

16.
张寿林 《劳动保护》2002,(10):60-61
苯(benzene, C6H6)一、理化性质  苯是一种芳香族烃类化合物,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液体。分子量78.11,沸点80.1℃。在常温下,易挥发,燃点低(-12℃),很容易引起燃烧及爆炸。苯是一种不易分解的化合物,与其他化学物发生反应时,基本结构不变。商品苯中混有甲苯、二甲苯、微量酚及二硫化碳等。血压下降、脉细速、心音微弱、心律不齐、呼吸浅而快,最终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接触高浓度苯蒸气,多先有黏膜刺激表现,如眼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咳嗽等。若及时脱离现场及对症处理,这些症状多能在短时间内消失。误服苯后除可出现全…  相似文献   

17.
2001年4-7月国内安全事故数据   总被引:47,自引:43,他引:4  
统计了发生在2001年4-7月的国内安全事故408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和中毒,建筑事故等。统计分析表明,在这些事故中,矿业事故245起,占60.0%,平均每天2起,其次是交通事故(16.4%),爆炸事故(10.8%),毒物泄漏和中毒(4.4%),建筑事故(3.9%),火灾(3.2%),408起事故共死亡1735人,伤2320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矿业事故60.3%,交通事故18.3%,爆炸事故8.4%,其他事故5.8%,建筑事故4.2%,火灾2.8%,泄漏中毒0.2%,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泄漏中毒28.1%,交通事故19.8%,矿业事故17.2%,火灾14.1%,爆炸事故13.9%,建筑事故5.8%,其他事故1.1%。  相似文献   

18.
一、上半年全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一)伤亡事故情况。 上半年,全区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死亡事故1起(非法),死亡1人,与上年持平。发生各类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5人,伤8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4起,上升100%:死亡人数减少2人,下降28.6%:受伤人数减少8人,下降47.1%。其中:非法生产5起,死亡2人,伤7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上升150%;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60%;受伤人数减少10人,下降58.8%.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林端端在南京市城乡社区调查了2万多人在1993~1995年伤亡,隋况,发现社区人群中伤亡特征为:(1)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2)交通事故、跌伤和中毒排在各类伤亡的前三名;(3)35~59岁的发生率最高;(4)受伤者中,住院占19.1%,功能受限者占4.5%,致残者占1.1%;(5)平均一例伤害的医疗费用为679.98元,其中住院病人人均费用3815元;(6)平均每例死亡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22年,潜在工作损失年数为17年,潜在价值损失年数为9年。  相似文献   

20.
王晓 《安全》2010,31(4):36-38
乙腈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闪点为2℃,燃点524℃,爆炸极限3.0%~16.0%。乙睛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