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生物体内,对生物和人体的内分泌机能造成影响。介绍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作用机理及特性。重点阐明了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分布及去除。提出纳滤去除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必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文章从多个方面较详细地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大都为环境雌激素,其来源有 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某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详细剖析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有害影响及机理,概述了其活性的鉴别方法和以色谱为主的检测分析方法。最后,结合雌激素降解的研究,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转化及降解等进行分析,指出环境内分泌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迁移、降解;一般情况下多数不易降解、易富集;研究其降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由于其显著的环境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证实,它时动物及人体健康都存在明显影响。本研究在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已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其来源与分类、迁移与暴露、健康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便于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现状有全面了解,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证实,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某些癌症及某些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效应有关,本文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概念及问题产生背景、种类、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作用机制作了浅要的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对污染现状的认识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前处理方法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因其能够紊乱生物体正常内分泌功能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内分泌干扰物在水环境中浓度极低,水体中复杂机质的干扰较大,在分析监测前一般要经过样品前处理过程,以起到富集痕量组分、消除基体干扰、提高方法灵敏度的作用。针对不同环境样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前处理方法不同,分别介绍了液体、固体或类固体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提出了各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并展望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与测试方法的研究是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发展方法学,如基于鱼类实验动物的离体或活体测试方法.对内分泌干扰物鱼类筛选测试的科学基础、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性标志、筛选测试方法以及用于内分泌干扰物筛选测试的几种主要鱼类实验动物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分泌干扰筛选测试鱼类实验动物,并提出系统的鱼类实验动物培育和筛选测试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内分泌干扰物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行为和归趋: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分泌干扰物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由于其在环境水体中微量的浓度即可对野生动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两类主要内分泌干扰物(即类固醇雌激素和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它们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浓度水平以及相应的去除效率,并探讨了不同生物处理工艺、运行操作条件等对去除效率的影响.此外,通...  相似文献   

8.
内分泌干扰物是近年来被学术界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大类污染物,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存在已知的和潜在的危害.本研究介绍了目前国际公认的内分泌干扰物测试方法,主要涉及雌激素、雄激素和甲状腺通路的干扰活性测试;在分析不同级别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指出内分泌干扰活性检测和不良效应评估不能很好关联是鉴别内分泌干扰物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梳理了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测试和评估内分泌干扰物的方案或策略,并由此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共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构建内分泌干扰物测试和评估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哪些物质属于内分泌干扰物(EDCs)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什么是内分泌干扰物(环境激素),指出其名单是很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介绍了目前影响较大的日本环境厅的《关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战略计划98》、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环境中被报告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化学物质清单》、美国环保局的《与在动物和人体中或在试管中的内分泌系统效应有关的化学物质初步清单》、美国Our Stolen Future网站的《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普遍污染物清单》的内容和特点,摘要编译了美国Our Stolen Future网站的干扰物名单。  相似文献   

10.
国际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策略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剑  张剑波 《环境保护》2004,(12):54-5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欧盟、美国、日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野生动物基金会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始对内分泌干扰物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发表了相关的专题报告。本文总结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他们在筛选与检测、危害鉴定、制定优先名录等领域的研究策略,以期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分泌干扰物研究和控制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水环境中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样品萃取、衍生化技术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中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水环境中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样品萃取、衍生化技术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的饮用水水源地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状进行总结,发现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由于地域的不同,污染物的种类存在差异,但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污染尤为严重。同时对水源地内分泌干扰物的种类、来源及生物学效应进行综述,并对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发现不同来源的内分泌干扰物,毒性作用机制不同,且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南方某水厂处理工艺过程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南方某水厂处理工艺过程中内分泌干扰效应进行了研究.将水源水和各处理工艺的出水用固相萃取方法富集后,按不同极性洗脱,得到从非极性到极性3个组分,对总提取物和各分级富集组分分别进行重组基因酵母检测.探讨了该水厂不同处理工艺过程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源水中该类污染物浓度最高,相当于0.25 pmol/L雌二醇当量,主要存在于非极性组分(正己烷洗脱组分)中.各处理工艺段水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分泌干扰物效应.经处理后,非极性组分内分泌干扰物效应降低,极性组分内分泌干扰物效应逐渐增加,但总地内分泌干扰物效应逐渐递减,现有工艺对雌激素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到83%.研究表明,重组基因酵母检测技术结合水样的固相萃取、三步纯化分级前处理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和定量分析水样中未知内分泌干扰物及其总体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饮用水水源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天然水体和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已受到内分泌干扰物的严重影响.文章分别从重金属类和有机类污染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针对我国开展内分泌干扰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对策并做出了展望.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以及华北、东南沿海地区的部分饮用水水源地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阿特拉津等有机氯农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再生水与地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北京己投入运行的再生水厂及北京地区典型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双酚A和雌醇类物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再生水中所含内分泌干扰物与地表水没有明显差异。壬基酚在再生水和地表水中都有检出,其浓度在30~300 ng/L之间,而双酚A除方庄和吴家村再生水厂外,其余各水样均有检出,其浓度在0~30 ng/L之间。各水样中均有雌醇类物质检出,但含量极低。再生水处理工艺对内分泌干扰物浓度水平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官厅水库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分布和来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薛南冬  徐晓白  刘秀芬 《环境科学》2006,27(10):2081-2086
研究了北京官厅水库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水平、分布特点和来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及其支流水体受到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轻度污染.从农药在官厅水库中的分布推断,官厅水库以及各支流周边地区及农田排水渠是水库中农药的重要来源.底泥中农药通过底泥孔隙向表面水扩散,是表面水农药的1个污染源.由于水库周边较多的农业活动,可能导致水中农药浓度提高.为了减少污染和水生生物对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减少农药的使用和农事操作.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内分泌干扰物健康效应的解释,及其对环境雌激素作用的新认识和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环境雌激素对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造成男性生殖健康不良效应的可能作用机理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对环境雌激素健康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根据报道,环境雌激素可以通过模拟天然雌激素的受体结合机制,干扰生物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生物机制,并使生殖系统的肿瘤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萃取与净化方法的比较选择,建立了一个同时检测环境介质中(水、沉积物)五种激素类物质与六种本分美内分泌干扰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回收率在70%以上,应用此方法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江水样品和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浓度均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天然和人工合成激素类物质和其他国家和地区浓度相当或略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发光细菌法、重组基因酵母法、免疫分析法、细胞增殖法、受体结合活性法、卵黄蛋白法、酵母双杂交法等几种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