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石灰混凝处理后的沉淀泥渣进行回流,对石灰混凝法进行改进,研究改进后的石灰混凝法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活性泥渣回流有利于提高石灰混凝法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回流位置在石灰投加前、复合絮凝剂投加后,最佳回流量为新泥渣产生量的100%~200%,活性泥渣回流的最佳pH为11.0~11.5;活性泥渣中CaCO3、Mg(OH)2、Fe(OH)3等沉淀物以及有机高分子絮体均有助于提高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其中Mg(OH)2沉淀物起主导作用;含循环泥渣的活性污泥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含油污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燃机电厂含油污水的来源、水质特性,说述了福州明达电厂采用的隔油-混凝沉淀-重力分离-粗粒化分离处理工艺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3.
严良  杨敬一  徐心茹 《化工环保》2015,35(6):656-661
采用破乳-絮凝法结合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处理塔里木油田含油污水,以水样的油含量、Zeta电位、显微照片、界面张力为考察参数,得到一种新型水处理剂NP-22。NP-22为有机硅改性破乳-絮凝剂,其配方为破乳-絮凝剂YL-7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321的质量比95∶15。在NP-22加入量90 mg/L、反应温度45℃、沉降时间90min的优化条件下处理含油污水,水样的油含量由728.8 mg/L降至34.3 mg/L,除油率达95.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321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与YL-7复合使用,可取得更好的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含油浮渣为原料制备含碳吸附剂,并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用比表面分析仪和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及温度、污水pH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含碳吸附剂碳元素含量高达90%(w)以上,表面粗糙,孔径分布以中孔为主,比表面积477.5 m2/g,碘吸附值376.48 mg/g。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0℃及时间60 min、含碳吸附剂加入量20 g/L、污水pH为7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处理初始COD为502.12 mg/L、石油类质量浓度45.31 mg/L.的含油污水,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1.51%和87.1%,处理后的COD和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为42.62 mg/L和5.83 mg/1,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含碳吸附剂的污水处理效果优于术质活性炭。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08,28(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首先将钻井废水经过混凝预处理,混凝剂为铁系、铝系无机絮凝剂或铁铝系复合絮凝剂或这些絮凝剂的组合;然后进行固液分离;混凝预处理后的处理液进入化学氧化过程,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均相Fenton氧化-混凝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均相Fenton氧化—混凝法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强化处理。结果表明,该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同时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染料的印染废水,处理过程充分发挥了均相Fenton氧化和混凝的协同作用,对废水中的水溶性有机物、胶粒和疏水性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印染废水初始pH4.0左右,H2O2、FeSO4·7H2O和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PASC)的加入量分别为3.6,1.8,8mL时,处理后废水的色度降到35,COD降到103mg/L,去除率分别高达95%和94.3%,脱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印染废水主要含有染料、浆料、助剂、酸碱、纤维杂质及无机盐等 ,具有成分复杂、高浓度、高色度、难降解等特点。该类废水的治理首先要解决脱色问题 ,目前常用的脱色处理方法有中和法、氧化法、吸附法、反渗透法、混凝法等。有机阳离子絮凝剂PDA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性高分子聚合物 ,与其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相比 ,具有阳离子单元结构稳定、高效、无毒、使用不受 pH变化的影响等优点 ,广泛用于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印染、日用化工及水处理领域。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将PDA应用于处理经生化、未经生化处理的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的印染…  相似文献   

8.
毕琴  徐雨芳  赵玉明 《化工环保》2012,32(4):347-352
高含水油泥主要来自于页岩气田、油气田和炼厂的污水处理场(站),含水率一般高达90%以上,成分复杂、乳化严重,是性质稳定的多相体系。破胶脱稳是高含水油泥处理处置与利用的前提,也是减量化的瓶颈,其核心是调质脱稳用剂的优选。介绍了高含水油泥的性质及调质脱稳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高含水油泥调质脱稳用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总结了助滤剂、氧化剂、电解质、破乳剂、絮凝剂和微乳化剂等常用药剂的调质机理、适应范围、研究实例和优缺点,并提出了调质脱稳用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沉淀—混凝—软化工艺对江苏某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废水进行物化法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再进行蒸发结晶,回收工业盐及冷凝水,最终实现了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沉淀p H为9、混凝剂聚合硫酸铝铁(PAFS)加入量为2.5 m L/L、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加入量为2.0 m L/L的条件下,废水浊度可降至4.13 NTU,废水中的重金属、氟离子以及悬浮物被有效去除,预处理后废水的水质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蒸发结晶处理得到的工业盐和冷凝水分别符合GB/T 5462—2003《工业盐》的国家精制工业盐二级标准和GB 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的给水标准;脱硫废水的工业盐产率量为30 g/L。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国产絮凝剂代替日本絮凝剂对炼油厂混合油泥的离心脱水处理,效果良好。滤饼含水率为78.7%,污泥回收率达99.3%。其脱水效率高,处理成本低。此外,文中还对影响污泥脱水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过程(混合、凝聚、絮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应用最普遍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采用该法处理废水时,药剂费占处理成本的50%.因此,对于高效、廉价的混凝剂的研制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分别介绍铝系絮凝剂、铁系絮凝剂、硅系絮凝剂及其复合絮凝剂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氰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氰化物,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案,应用响应曲面法讨论了O3的投加量、催化剂加入量以及溶液初始p H值对总氰去除率影响,从而优化了总氰去除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O3投加量、催化剂用量和溶液初始p H值对总氰的去除率影响极为显著;回归分析和验证试验表明,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试验合理可行;O3投加量为84.35 mg/L、催化剂用量为120 mg/L、p H值为9.26、总氰去除率为91.38%,此时溶液中残留的总氰浓度为0.884 mg/L,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张雷  刘惠玲  王丽杰 《化工环保》2012,32(4):334-338
通过研究罐底油泥的理化性质,开发了适于处理罐底油泥的系列工艺:先采用调质技术提高罐底油泥流动性;再采用超声破乳降低油泥稳定性,改善油泥分离性能;最后采用卧式离心机对油泥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在复合型清洗剂加入量为800 mg/L、超声温度为60℃、超声功率为12 kW、超声时间为25 min、离心温度为60℃、絮凝剂加入量为600 mg/L、离心机转速为2200 r/min的条件下,系统稳定运行9d,离心机出口泥中含油率低于2.00%,水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低于170 mg/L,达到了对罐底油泥进行除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凝—Fenton法深度处理维生素B12废水,考察各操作参数对COD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凝pH 4.5、聚合硫酸铁加入量300 mg/L、氧化pH 4.0、H2O2加入量420 mg/L、FeSO4?7H2O加入量334 mg/L、Fenton反应时间3 h时,混凝—Fenton法对维生素B12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较好,总COD和总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2.1%和90.0%;与Fenton法相比,混凝—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提高率分别为17.4%和13.8%,且药剂成本降低了21.6%。  相似文献   

15.
正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成立于2015年4月,依托长江大学化工学院和中石油HSE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以油气田环境保护、石化污染治理为主线,开展油田污水处理回注、污水电脱稳除油、污水缓蚀与阻垢、绿色快速污水深度处理、新型污水反应器、环保型水处理剂、含聚油泥资源化等多项重大和关键技术攻关,广泛应用于油田现场,解决了一系列重要技术难题,基本形成了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工程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K2Fe O4对焦化废水进行氧化-混凝深度处理。考察了K2Fe O4加入量、初始废水p 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初始废水p H为4、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COD为252 mg/L、TOC为159.24 mg/L、浊度为24.90 NTU的焦化废水,处理后废水COD为78 mg/L、TOC为62.10 mg/L、浊度为9.46 NTU,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表征结果显示,高铁酸盐的氧化-混凝耦合作用对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7.
姚猛  凌二锁  徐知雄  黄斌 《化工环保》2019,39(6):713-718
针对成品油库污水排放量不规律,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石油类含量高的问题,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对油库原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改造。改造后,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四级隔油池和溶气气浮机,将原一级隔油池改造为调节池,有效解决了油库短时间大量排水对隔油池的冲击;生化处理单元包括水解酸化池和内循环三相生物塔,在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基础上利用新型高效好氧污水处理装置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深度处理单元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塔和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对生化处理单元难以去除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水中COD和石油类去除率分别达到97.5%和96.0%,处理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泥质活性炭用于污水处理的效果。以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制备的泥质活性炭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的处理,探索了泥质活性炭的投加量、吸附时间、溶液p H值等影响因素对污水COD,TN及TP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泥质活性炭投加量为15 g/L、吸附时间30 min、酸性条件下,污水TN去除率可达70%,在中性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95%;投加量15 g/L、中性条件下,吸附时间5 min时,TP去除率可达96%,其出水的各项指标均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由于泥质活性炭用料廉价,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还可用于污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陈文娟  靖波  胡科  张健 《化工环保》2017,37(2):227-231
为了回注处理海上油田含油污泥,将其与聚合物溶液混合,制备聚合物驱调剖体系。系统评价了含油污泥对污泥-聚合物混合液的溶液性能、使用性能及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含油污泥浓度小于300 mg/L时,油泥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1~100μm,d_(90)为40~60μm,污泥-聚合物混合液的黏度、抗剪切及抗老化稳定性均得到增强,注入性不受显著影响,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略有增加;当采用油泥浓度为100 mg/L的污泥-聚合物混合液进行驱油实验时,聚驱采收率增幅为7.26百分比,然而含油污泥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对提高采收率并不利。  相似文献   

20.
清淤是黑臭水体治理的必要环节,底泥的最终处置问题又是制约清淤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河段清淤底泥的含水率、重金属种类、含量及形态等,采用冷冻干燥配合称重法、微波消解配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底泥性状及形态。探究适用于不同性状及形态的底泥处理处置方法,解决底泥清淤后的最终去向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原理,开发清淤底泥原位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并将城市清淤底泥原位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