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别于混合收集,是垃圾收集的一种新趋势.结合我国垃圾的特点,阐明了当前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根据当前垃圾收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化的对策.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减少了垃圾的最终处置量,提高垃圾资源化率.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处理城市垃圾问题的必然选择.在论述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采取垃圾分类收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基础,探索适宜的垃圾分类模式,将助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和处理。以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为例,采用"三元二级分类"体系,对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进行探索;对分类后的湿垃圾资源化进行研究;对推进高校生活垃圾分类进行探讨。"三元分类"实现干、湿分离,及对特种垃圾单列;"二级分类"对三大类再进行细分。对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生活垃圾经过6次取样,统计结果为湿垃圾占比63.91%、干垃圾占比35.58%、特种垃圾占比0.51%。对其中的湿垃圾利用黄粉虫和白星花金龟过腹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两种环境昆虫组合技术,最大可实现湿垃圾资源化减量95%,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71%。在推进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研究中,总结了成立创新团队和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及湿垃圾资源化示范基地两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连在全国率先创建新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实现废旧物资回收与垃圾分类回收在同一个垃圾分类回收站内完成,有利于各类废物资源集中收集、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或处理,彻底改革了我国传统落后的废旧物资回收与垃圾收集处理方式,为废旧物资与垃圾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提供了保障条件,也为垃圾处理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文明素养的有效平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具有深远意义。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市场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统筹谋划,靶向失策,系统改革的工作思路,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0年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在我国8个城市试点,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在各大城市展开,但往往收效甚微或无法长期实施。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居民环境行为、西方经验借鉴以及法规规范。从"互联网+"技术赋能视角切入,探讨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智能技术手段全过程引导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以广州市大学城"绿岛计划"为案例,将普遍具有垃圾分类认知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运用技术手段规范促进城市居民实施垃圾分类行为。  相似文献   

7.
垃圾分类回收是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的重要途径。广州市在推广垃圾分类回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越秀模式"为例,介绍了广州市以低值物回收利用为突破口,推进垃圾分类回收的做法,总结了在市场化条件下完善渠道环节、凝聚各方力量、规范流程制度、强化数据收集等经验,之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农村生活垃圾产生位置分散,收集运输成本费用高,周边居民对于焚烧设施建设反应敏感度高等问题,结合农村地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后,农村其他垃圾的成分发生变化等情况,介绍了一种新型组合工艺技术处理农村其他垃圾。该工艺设计主要采取“人工分选+三级筛分+磁选+风选+AI智能+光电”的工艺组合技术,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工艺运行较稳定可靠,处理效果较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农村其他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减少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成本,同时避免由于焚烧设施建设引起的邻避效应,为农村其他垃圾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各城市面临的难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严重问题和影响居民实施垃圾分类的关键因素,概述了现有的垃圾分类收集标准和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标准内容,最后提出加强实施相关标准、促进垃圾分类收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各地政府参照欧美模式投入很大精力推动垃圾分类,最终进展缓慢,收效与目标相差甚远。互联网时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回收哥"为形象主体的"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兴商业模式,是推动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分析近几年广州市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管理、分类收集、贮存与处置现状,剖析广州市有害垃圾全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修订有害垃圾收集细目、加强宣传教育与经费投入、用地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为其他城市开展有害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置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案由:习总书记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多亿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标志着中国垃圾分类工作迈入全新阶段,从战略层面将垃圾分类提到新高度。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州市八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点的调研,指出了当前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建设部开展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已进行8个月了,情况如何?在近日结束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垃圾分类收集受到国情、观念、生活方式、处理设施及法规政策的影响,分类收集率徘徊在20%左右,尤其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进度。 统计表明,由于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滞后,致使垃圾分类收集的后续工作无法开展。据全国供销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介绍,自1955年成立废品管理总局至今,废旧物资回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并有各类加工利用厂1500多家。到1997年,回收各类废旧物资3.5亿吨,回收金额1680亿元。但近几年,受市场、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回收利用产业呈现萎缩趋势,许多企业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建设部开展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让再生资源行业又见到了曙光。最近出台的《关于推动供销社再生资源行业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框定了今后发展格局,即要形成以回收为基础,以加工为手段,以利用为目的的科、工、贸一体化的再生利用产业。 研讨会认为,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的崛起,将有利于垃圾分类收集的运输、分捡、处置和利用的最终解决,使垃圾减量化不再是句空话。 (屈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垃圾产业市场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系统的最优模式:垃圾生产子系统、垃圾分类收集子系统和垃圾最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子系统.提出居民初步分类与政府组织下的"拾荒者合作社"精细分类相结合,按照处理技术的不同,将城市生活垃圾分成 5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生活垃圾流向的系统设计,保证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后讨论了政府在垃圾产业最优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可以借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管理措施 12项.  相似文献   

16.
正案由:推动"两网融合",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十三五"规划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乡环境整治能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工作重点之  相似文献   

17.
正为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进一步推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2020年5月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主持召开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座谈会,分析研究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等方面面临的突出短板和主要矛盾,听取有关地方近期和"十四五"期间建设重点和投资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同济大学循环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制度,但一直收效甚微,垃圾分类制度是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前提,我国也将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介绍和总结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的垃圾分类制度提出了五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描述德国慕尼黑市生物垃圾收集试点实例,介绍了慕尼黑市在试点地区实施各种提升生物垃圾收集量的措施,比如给居民宣传生物垃圾收集的意义,发放厨余垃圾桶和可生物降解的垃圾收集袋等,通过解析其措施的成功之处,试图探讨其对中国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苏州市生活垃圾"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的分类模式,以及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体系、收运体系和终端处置体系,提出关于垃圾分类对垃圾减量的贡献、厨余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垃圾分类的主要推动力及垃圾分类模式选择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