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于2012年举办的"2011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最具影响新闻评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在行业内产生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提升社会各界对于再生资源行业的关注度,中再生协会联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央视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5日,值第48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生公司)在京圆满举行了以"引领循环经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中再生公司成立30周年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回顾了中再生公司成立30年来的奋斗历程以及节能减排的贡献佳绩,并展望了未来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征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出席活动并讲话。邹天敬指出,30年来中再生公司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开拓创新,砥砺拼搏,始终坚持绿色、低  相似文献   

3.
<正>跨界融合发展助推再生资源企业转型升级中再生协会与华为云计算携手推进再生资源云服务建设为共同面对行业发展困难,探讨传统再生资源产业跨界、融合、转型升级模式,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再生资源产业,拓展行业发展的新路径,寻找企业发展机遇,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生协会)于2016年5月29日在武汉召开"2016生态文明与再生资源行业会议"。来自全国400多位行业企业家、行业专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1中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企业家峰会暨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召开2014年1日8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企业家峰会暨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大型骨干企业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的50名高层领导、知名企业家以及业内资深专家参加了圆桌会议,共同探讨转型升级时期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5.
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春平表示,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将于2011年下半年出台,一些重要行业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十二五"期间将在全行业中推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动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0月31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共话"十三五":绿色化背景下的循环经济,分为主论坛和产业循环经济、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清洁生产5个平行分论坛,以及投融资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主持。主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到会致辞,随后,国家发  相似文献   

7.
2016年1月8日,中国汽车循环产商联盟汽车后市场论坛暨广东新湛隆公司投资合同签约仪式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举行,总投资12亿元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投资合同的签约,标志着该项目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也将对机械汽配产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助推东海在循环经济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0月29日2019全国标准化城市回收服务体系建设峰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本次峰会立足"循环经济",以打造"无废城市"为目标从垃圾分类领域出发周绕"赋能、重构、领航、再生"主题,通过主题演讲、行业对话、案例分享、真实数据展示等形式聚焦行业现状探讨再生行业未来。再生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再生金属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提出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手续复杂、融资条件不足是再生金属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企业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强调建立产业间的互助基金,既可以满足产业资金需求,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还可以拓宽投资渠道,从资本方面推动再生金属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6月30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组织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行业企业座谈会在中国职工之家酒店召开,国家发改委环资司陆冬森处长、财政部税政司郭垂平处长、工信部节能司王文远处长、环保部固废中心电子废弃物管理办公室孙绍峰主任、中再生协会管爱国常务副会长、中再生协会潘永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废电器电子工作委员会管世秘书长、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电器循环技术中心田晖主任,以及来自中再生、格林美、桑德、格力、伟翔等20余家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中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大冶有色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正式挂上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牌匾,标志着该公司循环经济领域迈入"国字号"行列。该公司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规划用地267 hm2,园区分为废杂铜冶炼、稀贵金属回收利用区和废弃物拆解、再生资源交易及再制造区。据悉,前期,产业园已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专家对公司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实施方案的要求,将在未来5年内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5月30日,以"绿色创新,智造再生"为主题的第三届再生塑料行业峰会在宁波举行。据了解,本次峰会邀请了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等多个权威机构的嘉宾为再生资源行业解读行业政策,以此促进行业交流,加速行业升级,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共同分享再生塑料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在提到城市废弃物的"三全"系统解决方案时指出,一是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线路板和手机中分别含黄金大约200 g/t和300 g/t,而自然金矿的平均品位只有5 g/t,废线路板的"含金量"是金矿石的40~60倍。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道出了"城市矿山"变废为宝的"生意经"。徐匡迪在2016年6月25—26日召开的"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目前,全球每年废旧电脑提炼黄金的总量,已经超过从矿石开采中提炼的黄金。固体废弃物"围城",但"城市矿山"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高效、清洁地开发"城市矿山"离不开科技和体制创新。"我国重  相似文献   

14.
概念具有相对性下的多维性特征,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更名争议,应细致剖析"循环经济"概念本身,从其相对性视角出发进行解读。从分析"什么是概念?"出发,对"循环经济"概念的相对性进行解读,围绕"循环经济"概念的不同维度进行语境分析,深刻诠释循环经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指出"循环经济"概念能更好地契合循环经济在不同维度、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概念需求,同时也是政治需求、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不宜更名。  相似文献   

15.
<正>(暨中国国际环保固废、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博览会)"UM EXPO 2016第四届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将于2016年11月13—15日在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强势拉开帷幕,为适应展会更快、更大的发展,此次博览会将以更大规模、更高规格呈现在环保界同仁面前。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将联合国内、外众多的政府单位,更多的再生行业协会,参与"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共享全球观众、媒体等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专家们聚集《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意见。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室主任杨春平:深化认识提高执行力度第一,要对现行的法律进行认真评估。认真评估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以后的成效、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这是修法基础性的工作。第二,要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进行认真总结。第三,从全球视野深化对循环经济法的认识。把握循环  相似文献   

17.
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简介"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下属企业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立,是中国第一家全封闭式管理的大型循环经济园区,园区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了哥岩水库东侧,于2005年开始建设,由清远华清再生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16日,兰州市政府副市长牛向东一行对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所属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关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牛副市长实地察看了产业园施工情况、园区规划效果图,听取了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戴南昌关于兴盛源产业园建设的基本情况、项目规划及申报“城市矿产”的情况介绍。兰州市供销社主任倪惠平代表兰州市再生回收公司就企业项目介绍、建设发展进度、存在主要问题及困难3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重点汇报。  相似文献   

19.
<正>"全球循环经济奖"(The Circulars)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全球青年领袖论坛联合发起,是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奖项。该奖项用以表彰在全球循环经济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企业和组织。共设大众选择奖、公共部门奖、技术颠覆者奖、跨国公司奖、领导力奖、投资者奖和中小企业奖七大奖项。经"全球循环经济奖"支持单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大力举荐,杜欢政教授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循环经济研究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再生资源行业被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范畴 影响: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第一可以变废为宝,节约原生矿产资源,第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垃圾最终处置量,减轻环境压力,第三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由此可见,回收利用再生资源,使之规模化、集约化、无害化、产业化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更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不仅是各级政府的经济工作,而且是执政党对全国人民的一项政治承诺,一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战略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