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冷地区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寒冷地区河流冰封期最长可达180天,其间水体自净功能差,加之城镇污水处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点源污染负荷沉重,流域水污染问题显得格外突出,水环境压力巨大.因此,有针对性地解决寒冷地区流域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协调资源供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寒冷地区流域水污染特点及成因,提出了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2.
桃浦河是上海苏州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其水质状况令人堪忧。选取桃浦河15个采样点,通过实地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测得水体NH_4~+-N、COD_(Mn)、NO_2~--N、NO_3~--N等相关指标。运用国标对照、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桃浦河水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桃浦河DO含量较低,NH_4~+-N含量超标严重,为劣5类水,水体自净能力总体较差,其中南段河流自净能力较好,其次为中段、北段。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桃浦河整治的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研究铅在悬浮物上吸附的资料还很少,而有关铅在悬浮物上吸附速率的研究就更少了。黎秉铭、金相灿、Fumitada和Kuo等曾研究了铅在河流悬浮物上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河流中的悬浮物对铅的吸附能力比对镉的吸附能力大得多,其吸附速度也比镉快。因此,在碱性环境中,天然水体对铅的自净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环境需水的大凌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林飞  席芝橙  谭艳芳 《生态环境》2011,20(11):1659-1664
目前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均没有考虑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问题。河流的来水量如果达不到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不能正常发挥。对大凌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分类,用市场价值法、代替花费法和机会成本法经行计算,并且在计算供水功能价值、贮水功能价值和输沙功能价值时考虑了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其它功能的实现也是在满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基础上。结果表明:直接使用价值为92.64亿元/a,间接使用价值为215.17亿元/a,总价值为307.81亿元/a。通过分析,得出大凌河河流生态系统的核心服务功能是调蓄洪水功能、水产品功能和栖息地功能,应在充分发挥核心功能的同时兼顾其它功能。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南排污河下游酚的自净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酚在南排污河下游的自净规律。绘制了自净曲线,计算了自净百分率和自净速率常数,并讨论了温度、河水流速及浊度对自净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酚的自净和COD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河流水生态修复阈值界定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阈值存在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阈值的理论研究及在森林、草原、湿地、湖泊和河流等方面实践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指出生态阈值在河流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不足之处。针对在高污染负荷下修复退化的水生态系统中,开展生态修复阈值的研究寥寥无几,关于界定河流水生态修复阈值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出现。通过分析阈值在河流水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性,指出河流水生态修复阈值确定是退化水生态修复的基础,为区域针对性修复水体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更是水环境管理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探讨和提出河流水生态修复阈值概念。河流水生态修复阈值,是依据河流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和河流功能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界定退化到何种程度的水生态系统需要进行修复,退化现状程度大于此修复阈值,则需进行人工修复;退化现状程度小于修复阈值,则无需进行修复。通过对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筛选方法及阈值计算方法的总结,提出河流水生态修复阈值确定技术路线,采用频度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从影响河流修复的6大要素(物理结构、水文条件、水质状况、水生生物、河流功能和社会经济)初步构建了河流水生态修复阈值界定指标体系及阈值计算方法体系,为下一步河流水生态修复阈值指标体系的定量筛选与阈值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研究排污河中有机污染物自净规律的几个问题。对排污河中两种污染物——木质素和洗涤剂的自净规律进行了探讨。绘制了它们的自净曲线、计算了自净百分率、讨论了自净速率方程并且计算了自净速率常数。由相关性计算说明它们在排污河中的自净速率基本符合方程式C_i=C_(oe)~(-KD)。  相似文献   

8.
黄凤茹  陈静生 《环境化学》1999,18(2):97-102
中国河流水质信息系统以关系数据库管理为主控,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河流站点属性信息、站点地理位置和水质测数据的管理、条件查询、网页查询及表达输出等。本文分析系统的研制思路和关键技术,介绍系统所处理的数据,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环境管理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艺  文航  蔡佳亮 《生态环境》2010,19(4):967-973
随着河流环境的逐渐退化,其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河流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河流健康评价体系能够明确河流的健康状态,为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提高理论基础,同时提高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环境管理也是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的制定基准和目标。文章从国内外研究对河流健康的内涵和河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目前,国际上对于河流健康的内涵逐渐由仅关注自然功能,向与社会功能等方面结合的方向扩充。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种:一是指示物种评价法,二是指标综合体系评价法。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发展和优劣,我国更适宜于指标综合体系评价方法,有助于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最后,通过结合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针对我国国情的、基于环境管理的河流健康评价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冬季菹草对悬浮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冬季沉水植物菹草构建由浅水到深水的串联系统,含沙水依次流经浅水区和深水区,测定各级菹草对水体悬浮泥沙含量和沉降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菹草系统可以降低水体中悬浮泥沙含量,并随水力停留时间延长而降低程度加大.各运行条件下,菹草系统悬浮泥沙平均沉降量65.7 g·m-2,比对照组高39.4%.菹草表面泥沙的吸附是一个"吸附-沉降-再吸附" 的动态过程,吸附量为3.26~5.69 g·kg-1.菹草对冬季水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莫创荣 《生态环境》2006,15(1):89-93
提出了计算“流量”,即计算受水电开发影响的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量的评估思路和方法,并以广东省河源市风光水利枢纽工程为案例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能受到水电开发影响的现实情况和影响特征,选择适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的方法和参数,计算受影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量。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风光水利枢纽工程开发方案引起的河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正效益为7 676万元/a,负效益为-3 894万元/a,负效益占到其正效益的一半以上,说明该工程开发对东江河流生态系统的消极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应采取适当的生态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生态修复对改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状况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某一具体河流的修复实例,缺少对河流生态修复概念的归纳、目标和理念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对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过程和未来重点方向尚不明确。该文从河流生态修复定义、目标、理念、修复影响评价和监测以及多学科交叉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明确了国内外修复目标和理念的特点,列举了多学科交叉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实例。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经历了从对河流形态到功能、过程和动力学的修复,从单一针对某个河流水质的小尺度修复到河流生态系统、流域乃至整个区域的大尺度修复,从简单的工程修复到河流整体修复战略的过程,同时多学科思想相融合指导下的综合型修复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指出未来应制定包含河流历史及现状调查、修复目标制定、修复措施计划和实施、修复影响评价和监测四部分完整修复过程的技术规范,以指导河流生态修复实践,同时建立一套确定后评价具体时间的标准为修复工作的跟踪评价提供便利,并开展基于地貌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融合应用的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以丰富和完善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为今后的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河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温东辉  李璐 《生态环境》2007,16(5):1539-1545
借鉴国外污染河流治理与修复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严重的河流污染形势,介绍了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河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根据污染河水处理系统与河道的相对空间关系,河流治理技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河水引出河道水系,引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异地处理法,其中截污工程是异地处理法的关键;第二类是在河道内建设处理系统,沿程进行河水净化的原位处理法,如河道内的曝气法、投菌法、生物膜法和化学法等;第三类是在河岸带上建设处理系统,将河水分流其中进行处理的旁路处理法,如建于河岸上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氧化塘以及多种形式的生物床或生物反应器等,旁路处理法起着人工强化河岸带的作用,是目前受污染河流治理中值得关注的一条新思路。受污染河流的具体处理方法及空间位置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英国Anglian水管理局投资35万英镑,正在欧乌斯河流域建立一个污染危害早期警报系统,其规模被认为是英国给水业中最先进的系统.此监测系统是为了保护供水和其它河流的开发利用(如渔业),使其免受污染和废水排放的影响.计算机、河流警戒及监测站的综合网络将河流水质如溶解氧、温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上游河流污染的影响,北塘河口沉积物中普遍积累了一定量的汞.本文通过该区域沉积物中汞、砷、铬与有机碳、粘土和铁、铝、锰含量的回归分析,看出这三种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富集和分布,主要与水体悬浮物、沉积物中所含有机质,粘土矿物和铁、铝、锰的水合氧化物的含量密切相关.河口淡-咸水界面的水环境中胶体的吸附作用是这些金属离子从溶液转入沉积物的主要途径,水体中的这些金属离子通过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有机胶体,无机胶体(粘土矿物和水合氧化物)的吸附,是水体自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该系统采用成熟的大气扩散模式,C-语言编制,自备字库,适于DOS 3.30系统下各种微机(286以上),不需其他外部设备,实现菜单式管理,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一、功能 1.区域地理位置显示(公路、铁路、河流等)。 2.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及数据显示。 3.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源及排放参数显示。  相似文献   

17.
汞、镉在珠江口海域的环境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汞、镉在珠江口海域水体中的含量分布、迁移的主要形式、吸附交换情况以及它们在沉积物中的化学形态等研究结果作了系统的报道。这些结果为探明汞、镉在珠江口海域水体中的迁移机制、最后归宿及评价本海域对汞、镉的自净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湿地功能的水文地貌分类是一种评价湿地理化性质、生态功能及人类干扰的分类方法.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优选评价模型对挠力河流域湿地不同的水文地貌单元进行分类评价.结果显示,挠力河流域平原湿地生态区域可以划分为河岸带、低洼地、倾斜地和微高地4个水文地貌单元,人类干扰强度分别为0.043 2、0.093 0、0.397 6、0.937 4.其中河岸带和低洼地为轻干扰区,占湿地总面积50.09%;倾斜地为中度干扰区,占湿地总面积17.42%;微高地为严重干扰区,占湿地总面积32.49%.目前,湿地功能尚处于较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变异性范围法(RVA)的河流生态流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依赖于河流水流的天然动态变化特征,即河流水文情势。变异性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AV)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河流生态系统是否得到维护。将RVA法的思路扩展到生态流量的计算,提出了一种简便、立足整体河流水文情势的生态流量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均值与RVA阈值差计算了生态流量值,为维持河流健康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中泥曲河的生态流量估算,得到引水坝址仁达处年可调径流量为6.44亿m3,与其他生态需水估算方法的结论基本一致。另提出了可支配系数反映河流流量可调用状况。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计划从泥曲调水8亿m3·a-1,从RVA法的理念来看,该方案对仁达至朱巴河段的生态系统将构成威胁,需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20.
建立营养物参照状态是河流水污染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系统论述了参照状态的各种内涵,重点分析了国外建立河流营养物参照状态的各种方法及优缺点,并分析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河流营养物参照状态的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参照状态根据允许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可有多种含义:最小干扰状态、历史状态、最少干扰状态和最佳可达成状态。其中,最少干扰状态和最佳可达成状态在现实管理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参照河流百分比法是建立营养物参照状态的首选方法,但中国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参照点变得越来越少。当参照点不存在时,一般河流百分比法是参照河流百分比法的替代方法,然而一般河流百分比法和参照河流百分比法的匹配性关系并不完全保持一致。由于栖息地退化等因素对生物完整性的影响程度可能比营养物浓度更大,生物响应法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困难的。流域模型法虽然有众多优点,但是数据要求较高,并且常用流域模型的机理与中国有较大差距,在中国应用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中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和数据要求,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代表的简易模型方法在中国应有最大的适用性。然而,环境因素与营养物质间的关系往往都是非线性的,今后应着重研究建立河流营养物参照状态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此外,还应加强季风河流营养物参照状态的季节性差异与年际差异研究,并在全国层面上根据自然因素划分适当规模的生态区,分区确定各生态区的河流营养物参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