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消防电梯已经成为火灾时或紧急情况下疏散人群,进行救援的重要工具,但是我国消防电梯的使用和监管方面却存在很大的误区及缺陷。主要是目前消防电梯标准定义模糊不清以及验收监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市场上所谓的消防电梯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在紧急情况下投入使用,会对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伤害,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6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检验规范"2号修改单,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在8.7应急救援实验里面增加8.7(2)建筑物内的救援通道保持通畅,以便相关人员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和层站等处。笔者结合日常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电梯救援通道进行一些探讨。1电梯救援通道不畅通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消防员灭火救援中伤亡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我国消防员灭火救援中伤亡的原因,减少消防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统计了消防部队2005年~2013年共发生的70起消防员灭火救援中伤亡情况、伤亡原因,并对比美国消防员灭火救援中伤亡情况。结果表明,造成我国消防员灭火救援中伤亡的原因既有灭火救援危险性高的客观原因,也有消防员灭火救援经验缺乏、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不科学、安全保障技术应用不当等主观原因。要减少消防员灭火救援中伤亡事故的发生,应从提高消防员灾害事故现场风险评估能力、科学配备消防装备、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专业能力和安全保障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OSHA修订出版物保护消防员安全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网站消息,OSHA修订了《建筑和防火系统的消防功能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以更好地保护消防员安全。消防是一项紧急和压力较大的工作,往往需要在危险不明的情况下做出决策。OSHA修订《手册》,以更好地保护火灾应急救援人员。修改后的手册阐述了在紧急状况下,如果一个建筑物设计符合  相似文献   

5.
<正>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日常管理和检查不到位引发的电梯事故频繁发生。本文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24803.1-200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等标准规范,针对企业生产、办公过程使用的客用电梯、货梯及机房等,梳理其在日常使用和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隐患,供广  相似文献   

6.
胡诚  熊琪 《劳动保护》2022,(3):86-87
<正>电梯是八大类特种设备中使用数量最多、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特种设备。然而,由于电梯安装和使用管理不规范,导致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本文根据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和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等规范要求,列举一些企业现场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供广大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第2号修改单已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修改单中要求使用5年及以上的曳引与强制驱动乘客电梯、消防员电梯定期检验时进行"125%制动试验"项目的检验。在进行该项目检验时,应对被检电梯进行必要的安全风险评估,对本文提出的几个问题予以重视。这样,可很大程度降低进行"125%制动试验"项目检验时,带给被检电梯的风险,提高检验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电梯使用单位可能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13号令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电梯主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1987年颁布后,已作了三次较大修改,逐步靠近国际标准。这些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  相似文献   

9.
张兴法 《安防科技》2004,(12):17-18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13号令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电梯主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1987年颁布后,已作了三次较大修改,逐步靠近国际标准。这些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有效地预防了电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展,电梯自19世纪30年代至今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同时伴随着高级宾馆、饭店、写字楼、综合楼等高层建筑的建设,人们对消防电梯有了新的认识。消防电梯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消防队员的灭火与援救行动及老弱病残和受伤人员的安全疏散。因此,消防电梯必须具有较高的防火要求,笔者在这里从消防设计的角度对消防电梯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十五"期间我国消防队员伤亡数据及近年来部分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伤亡案例的剖析,造成消防队员伤亡既有救援对象复杂、救援工作固有危险性增大等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消防队员安全观念滞后、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训练不够而导致伤亡的发生。建立健全消防员伤亡事故调查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专职安全员制度,提升灭火救援活动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消防员综合素质,加强灭火救援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减少消防员伤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展,电梯自19世纪30年代至今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同时伴随着高级宾馆、饭店、写字楼、综合楼等高层建筑的建设,人们对消防电梯有了新的认识.消防电梯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消防队员的灭火与援救行动及老弱病残和受伤人员的安全疏散.因此,消防电梯必须具有较高的防火要求,笔者在这里从消防设计的角度对消防电梯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无机房电梯特点就是没有机房,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安全、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等独特优势成为市场主流.对于无机房电梯,不能使用传统的手动松闸盘车移动轿厢来操作救援,使得无机房电梯的救援要复杂和困难得多,这里谈谈无机房电梯在停电、故障、事故及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展,电梯自19世纪30年代至今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同时伴随着高级宾馆、饭店、写字楼、综合楼等高层建筑的建设,人们对消防电梯有了新的认识.消防电梯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消防队员的灭火与援救行动及老弱病残和受伤人员的安全疏散.因此,消防电梯必须具有较高的防火要求,笔者在这里从消防设计的角度对消防电梯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遇险消防员迅速实施二次救援是目前减少消防员火场伤亡的重要措施。当遭遇迷失、受伤、被困等意外而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脱险、或空气呼吸器低压报警装置起鸣时,消防员如果能延长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就能够为外部救援力量的二次救援提供宝贵的时间,为成功获救创造条件。测试采用自由呼吸和R式呼吸法两种呼吸方式下、在跑步机上以6km/h的速度快步行走和俯卧状伏于地面两种运动状态下55MPa空气的使用时间。结果证明,采用R式呼吸法较之自由呼吸时空气的使用时间更长,采用R式呼吸法俯卧状伏于地面能更有效地延长空气的使用时间。为了提高火场遇险消防员的生存机率,应将R式呼吸法作为消防员基本生存技能纳入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规范消防员火场避险行动程序,并系统化地开展实战化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消防员的灭火救援作业通常需要在极度危险、高度不确定、变化迅速的复杂环境中进行,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消防员受伤甚至死亡的职业风险。美国是消防员伤亡情况较严重的国家,在消防员职业安全和健康工作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具体的制度和运行方法。本文主要解析美国职业安全研究机构针对消防员牺牲事件的调查机制及其调查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的形势较为复杂,对消防员的专业能力及消防救援装备的专业性、数量都有一定要求。消防救援装备是扑灭森林火灾、实现人员救援的基础要素。因此,森林消防队伍需要高度重视消防救援装备的准备、使用及管理,通过有效管理保障消防救援装备的技术性能及使用价值。另外,消防队伍还需要注重人的管理,通过不断提升消防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正确使用消防救援装备,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在灭火执勤中快速做出正确反应,控制火情发展。本文阐述了消防救援装备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消防救援装备的使用和管理策略进行了浅析,希望能够给森林火灾救援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电梯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修保养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电梯安全运行最主要的环节。《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下称〈规则〉)明确规定:电梯安装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从某地区多年来电梯年度定期检验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看,从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恰恰是上述两个环节已成为电梯安全运行最为薄弱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企业内安全出口如何设置,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企业内安全出口设置不规范,存在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安全出口设置不足或通道堵塞,紧急情况时人员无法及时疏散。企业内安全出口设置及主要防范措施有:(1)厂房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7.4的规定。(2)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应不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下简称使用维保规则),并已于2009年8月1日起施行。《使用维保规则》强调了使用单位对电梯安全使用负有主体责任,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职责,细化了电梯维保的内容与基本要求,并强化了电梯乘客的乘坐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