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家访,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一种活动。它能使教师走进幼儿的家庭生活,更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幼儿;它是教师与家长、幼儿面对面的口头交谈,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它是教师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进行的,能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真心的付出、真切的关爱,有利于引起家长心灵的共鸣。有效的家访能够激发家长、教师、幼儿三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使家园关系更为融洽,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产生"1+1>2"的强大教育合力。1.访前准备——有效家访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正>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建立积极、平等关系的重要方式,既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班级活动与指导家庭活动,也有利于帮助幼儿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此外,家访也是巩固家园合作、搭建家园共育纽带的基本形式,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美国依托国家项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家访体系。美国的家访属于为低收入家庭0-5岁幼儿提供补偿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增加处境不利家庭的育儿知识和技能,提高贫困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开展了教育专项行动计划——家访项目(Home Visit Program),主要包括家长教师项目(PAT)、学龄前儿童父母的家庭教育项目(HIPPY)、亲子家庭项目(PCHP)  相似文献   

3.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电话、短信、发邮件等成了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主要手段,走家串户式的家访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其实,上门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优秀的班主任,就会把两者结合起来,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融洽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增进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了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工作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教师家长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多年的幼教经验告诉我:只有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家园携手,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本刊继续开辟"热点聚焦"栏目(双月),对幼儿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及广大教师和家长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欢迎教师和家长们踊跃参与探讨,把您的好建议和好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也欢迎您积极提出探讨的话题(或案例)。2014年第12期的"热点聚焦"是: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家访工作?家访是幼儿园教师经常做的工作。许多教师认为,家访是教师联系家长的最好形式之一,是开展家园合作的重  相似文献   

7.
<正>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系统化、生态化的今天,家园合作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园通力合作才能做到教育的针对性和连续性,而搭建家园联系的最佳桥梁就是家访。家访是教师积极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主动联系家长,实现家庭和学校间的信息沟通的主要形式。家访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的补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教育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家访的形式也理应有新的创新与发  相似文献   

8.
<正>在幼儿园中,很多教师误把"教育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在家园共育中往往只是满足于开家长会、设宣传栏、办家长学校之类的活动。其实,家园合作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地把教育观念强加给家长,也不是要家长配合教师完成某些教学任务,而是通过家园间的相互配合落实教育目标,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园亲子运动会是由幼儿园组织,家长、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运动性活动,它不仅能够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使家长在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中加深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了解,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同时也是幼儿园对外宣传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一种方式。在开幕式方面,传统形式通常是入场式,即各班级家长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工作,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11.
席云仙 《环境导报》2003,(14):22-22
家园同步,重视环境教育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园阵地中,我们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计划,并定期发布家长书,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我们还利用家长半日活动对家长、幼儿一起做的玩具进行评奖,家长、幼儿的积极性很高,环保知识得到了丰富。教学活动中注重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能促进幼儿综合智能的发展,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游戏进行环境教育,通过问答游戏加深对保护环境的印象。为了使孩子有比较性的观察,我们将保护动物和禁止捕杀动物的教育图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滇西9个县市选取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幼教专干、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滇西经济困难家庭幼儿教育援助存在众多的困境。援助经济困难家庭幼儿教育,要提高教育援助的资助标准,完善教育援助监管体制,丰富教育援助的内容和形式,以促进就业为重点拉动困难家庭的增收,加大向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幼儿援助的倾斜力度。  相似文献   

13.
<正>班级家委会,是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教育需要组建的为班级事务、幼儿、家长服务的家长代表队伍。家委会作为教师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的助手,能为班级提供各种服务、丰富教育资源,是教师与全体家长形成良好沟通关系的桥梁。在家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都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加以适当的引导,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模仿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通过模仿来吸收的许多新鲜知识往往记忆会更加深刻。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利用"模仿"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正>南方医科大学幼儿园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精心育幼苗,一切为孩子"为办园宗旨,以"关爱生命、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的"大健康教育"为教育特色,形成了社区、家庭、幼儿园共育的良好局面。为提升教师的健康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该园特邀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对全园教师开展了"沙盘游戏治疗"培训,并通过对幼儿开展"团体沙盘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智、健康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家校共育"也是未来学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家长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成才创造和谐的环境,搭建良好的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是全部教育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当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广大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也成为一个社会共同瞩目的问题。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师德是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门必修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教师是人生的第一位启蒙教师,是教幼儿如何为人的先行者,同时幼儿又是教师言行的效仿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爱,更是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南宁市第五幼儿园中班组发放的"南宁市第五幼儿园幼儿感恩意识前期问卷"调查表中的第七个表格进行了结果分析。通过种植教育实例,从成功的种植活动和失败的种植活动两方面去研究如何对幼儿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伴、感恩社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常规是指人们经常遵守的一般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常规用于约束人的行为,培养人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教师制订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内容、时间及其顺序,并制订一系列相应的行为规范,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常规的意义在于:"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保持秩序,有利于教育活动的自然顺利地展开;有利于幼儿建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幼儿教育与家长工作存在一定矛盾。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出有效情感艺术对策,实现幼儿园与家长共同促进幼儿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