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苦丁茶树土壤铅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6种冬青科(Ilex)苦丁茶树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冬青科苦丁茶树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均表现为:.残渣态>有机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铅在此类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态存在,两者总量占土壤中总铅量的90%以上,显示出生物利用性较大的Pb形态含量相应减少。从非根际土壤到根际土壤,6种茶树土壤铅的各种形态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改变,其改变情况虽各有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生物有效性较大的碳酸盐态铅和生物有效性居中的铁锰氧化态铅、有机态铅有下降趋势,而难于被植物吸收的残渣态铅含量有上升趋势,表明冬青科苦丁茶树的根际环境具有一定的降低重金属铅污染的阻截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6年9~10月在东海海域38个站位取得的114个水体样品的氧化还原电位(Eh)和酸碱度(pH)现场测试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要素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区秋季Eh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秋季水体Eh值范围在337.2~588.3 mV,平均值为526.57 mV,空间上呈现不连续分布特征,内陆架为高Eh区,口门外为低Eh区;pH介于7.80~8.24之间,平均为8.04,呈现近岸低、离岸高、表层高、底层低的特点。针对实测Eh与Nernst理论值非耦合现象,认为非热力学平衡状态下海域高Eh值主要受控制于O2(aq)/H2O电对浓度,其次受海水层化现象阻滞海-气交换影响,水体有机物矿化分解及Fe(Ⅲ)还原的相对贡献量增加。此外,Eh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物理过程是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因素。pH与温度、盐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长江冲淡水输入、扩散及混合对近岸pH的影响最为显著。受浊度、叶绿素a浓度及Eh制约,现场浮游植物生产仅对表层pH变化产生作用。基于pH-T、S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扣除温盐效应,校正后口门外底层低pH的存在可能是水体层化与有机分解相互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水分管理模式与土壤Eh值对水稻Cd迁移与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水分管理模式[水稻全生育期湿润灌溉(M)、灌浆期湿润和灌浆期后淹水灌溉(M-F)、灌浆期淹水和灌浆后湿润灌溉(F-M)、全生育期淹水灌溉(F)]对土壤Eh值、Cd生物有效性及对水稻Cd迁移与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Eh值从负值变为正值时,土壤交换态Cd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与M处理相比,F-M、M-F、F处理显著降低水稻根、茎叶、谷壳、糙米Cd含量,其中M-F和F处理水稻糙米Cd含量分别为0.19 mg·kg~(-1)和0.10 mg·kg~(-1),均低于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0.2 mg·kg~(-1)的标准(GB 2762-2012).与M处理相比,F-M、M-F、F处理显著降低水稻地上部Cd累积量和水稻中Cd的转运系数.水稻地上部分Cd累积量、水稻中Cd的转运系数、水稻糙米Cd含量与土壤Eh值均存在正指数关系.4种水分管理模式中,M-F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虽然威优46被认为是Cd高累积水稻品种,但是在5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进行适当的水分管理,威优46糙米Cd含量也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因此,为了保证水稻的食品安全和水稻产量,建议采用M-F处理作为水分管理模式,且灌浆期后的土壤Eh值保持在-160~-130 m V范围.  相似文献   

4.
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们对干线公路两侧土壤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公路两土壤铅的一与离公路国边沿的距离符合高斯衰减分布模型,通过比较在正常速率行驶和台速行驶路段的模型参数,对公路两侧土壤中铅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批次平衡法和Freundlich模型研究了锌在黑土和潮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分析了p H和有机质对Zn在供试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和潮土对Zn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解吸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黑土和潮土的吸附-解吸常数(K_f)分别为1 882.03和1 546.66;在pH为4.6~7.4范围内,土壤对锌的吸附能力随pH值的升高而增强;土壤有机质去除后,K_f变小且经验常数(1/n)变大,吸附的非线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Eh、pH和铁对水稻土砷释放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9,自引:1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水淹管理是导致水稻土砷大量释放和水稻对砷富集累积的关键环节.为研究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pH值和铁对水稻土砷释放的影响,采用有氧/厌氧和间歇式有氧水淹培养方式,并分析土壤Eh、pH值、溶解态砷和铁(Ⅱ)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厌氧水淹培养具有最大的砷释放量,且随着土壤Eh降低,砷(Ⅲ)和总砷(Ⅴ)的浓度均显著提高,其中相比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砷(Ⅲ)和砷(Ⅴ)浓度分别提高了1.37μg·L~(-1)和0.99μg·L~(-1);相反,间歇式有氧水淹处理砷的释放量则相对较低,当有氧处理时间最长(6 d)时,砷的释放量最低.土壤Eh与pH值和砷的关系研究表明,二者均与土壤溶液砷呈指数关系,且随着土壤Eh降低和pH提高,水稻土砷的释放速率增大;土壤溶液铁(Ⅱ)与砷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868,P0.001).水稻土微环境中Eh降低和pH值提升是驱动砷释放的关键因素,因而有氧水管理模式是能够抑制砷的释放和降低水稻对砷吸收累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浙江省绍兴银山铅锌矿周围农田的污染情况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该污染区域内主要的污染元素为砷和铅,其含量与区内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呈显著的复相关关系,其中砷的影响是主要的。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变化能够反映供试土壤类型受砷和铅复合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公路边土壤和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及临界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距公路5、10、50、100、200m准备收割的稻田中同时采集土壤及稻米样品。对2条公路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大多集中在公路两侧50m左右的范围内。土壤自身性质对路边土壤及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具有显著影响。经壤水稻中铅的累积量小于重壤水稻土,但轻壤水稻糙米的含铅量却高于重壤。轻壤中土壤含铅量和糙米含铅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探讨了公路边土壤的临界含量问题,推算出轻壤中此值为58mg/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城区土壤和灰尘中铅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对沈阳市城市土壤和灰尘中铅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区土壤中全铅含量为26~2910.60mg/kg,平均为199.72mg/kg,是对照(33.30mg/kg)的6倍,是沈阳市土壤背景值(22.15mg/kg)的9倍;沈阳市区灰尘中铅浓度范围为19.58~2809.90mg/kg,平均为220.06mg/kg,是对照(37.97mg/kg)的5.8倍;沈阳市土壤和灰尘中铅分布空间差异大,局部污染比较严重,灰尘中铅与土壤中铅的分布规律趋于一致,铁西区铅浓度最高,其次是和平区、皇姑区和于洪区的交界处以及大东工业区;土壤和灰尘中铅含量与距污染源的距离成反比,与距地表的距离也成反比.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铅冶炼形成的重金属复合污染石灰性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方法,在污染土壤(Pb、Cd含量分别为2337和21.4 mg·kg-1)中分别加入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石灰、盐酸、磷酸,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 cv. Rainbow)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石灰显著降低了土壤中DTPA-Cd含量,但对DTPA-Pb含量无显著影响;加入盐酸显著增加了土壤DTPA-Cd含量,对DTPA-Pb含量无明显影响.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与盐酸配合、磷酸二氢钙和磷酸均显著降低了土壤DTPA-Pb(降低幅度为39.5%~47.8%)和DTPA-Cd含量(降低幅度为10.5%~19.4%)(p<0.05),且磷酸二氢钾和盐酸配合处理与单独加入磷酸二氢钾处理相比,土壤DTPA-Pb含量下降了12.6%(p<0.05).磷酸二氢钾和盐酸配合处理土壤的Olsen-P含量和pH均显著低于单独加入磷酸二氢钾处理.加入石灰和盐酸处理的植物产量显著低于除对照外的其它处理,其余处理地上部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00%~140%.加入盐酸显著增加了植物地上部镉含量,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植物地上部铅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1.
公路边土壤和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及临界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距公路5、10、50、100、200m准备收割的稻田中同时采集土壤及稻米样品。对2条公路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大多集中在公路两侧50m左右的范围内。土壤自身性质对路边土壤及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具有显著影响。经壤水稻中铅的累积量小于重壤水稻土,但轻壤水稻糙米的含铅量却高于重壤。轻壤中土壤含铅量和糙米含铅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探讨了公路边土壤的临界含量问题,推算出轻壤中此值为58mg/  相似文献   

12.
蚯蚓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铅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蚯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利用蚯蚓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物技术。实验通过测定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不同铅浓度梯度下蚯蚓在培养期内对铅富集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对铅有较强的富集作用,且随铅浓度的增加,蚯蚓体内的富集量也增加;单住质量蚯蚓培养期内吸收铅量与铅浓度梯度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蚯蚓可以作为检测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铅的重要生物指标,论证了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动物修复中引入蚯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pH和温度对氯胺消毒给水管网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生物膜培养反应器(RAB)模拟给水管网系统,研究了pH和温度对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水温(15℃)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而在较高水温(30℃)下模拟管网中明显地发生了硝化作用.较低水温(15℃)下,提高水的pH对硝化作用的影响较小,而在较高水温(30℃)情况下提高水的pH对硝化作用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在较...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土壤铅对儿童血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沈阳市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动态关系,鉴于今后土壤是儿童最重要的铅暴露源,通过土壤铅预测儿童血铅,并计算当土壤铅含量削减到土壤质量二级标准时,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10μg·dL-1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相关系数在地理区水平上最高,为0.9200,地理区客观地代表了儿童铅暴露的真实范围.西部工业区有约90%的儿童血铅水平都高于安全阈值;东部儿童血铅水平最低,几乎没有超标现象;其它地理区儿童血铅的超标范围在3.48%~31.81%.西部工业区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以下所需的时间最长,平均为26.68月,其次为北部、东北部、西南部、西北部和中部,东部儿童已在安全水平.无论各地理区儿童血铅水平,还是平均恢复时间和最长恢复时间都受土壤铅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微波消解土壤,然后电热板加热驱酸的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并与标准法相比较,克服了标准法中湿法溶样的缺点,该法溶样完全、简便快速、消耗试剂量少,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8%,回收率分别在96.1%~102.3%和94.0%~98.7%之间,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较高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体血铅指标的区域土壤环境铅基准值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由于铅对儿童的强烈神经毒性且土壤铅已经成为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土壤环境铅基准一般基于儿童血铅含量的方法制定.收集国内现有资料,总结并确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关键参数取值范围,其中空气、饮水中铅含量分别在0.12~1.0μg.m-3、2~10μg.L-1之间;0~6岁儿童饮食暴露途径铅摄入量约10~25μg.d-1;育龄妇女血铅几何均值4.79μg.dL-1,标准差1.48.采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和成人血铅模型(ALM),计算我国居住用地和工业/商业用地土壤环境铅基准值分别为282 mg.kg-1和627 mg.kg-1,略低于英美等国.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我国儿童平均铅暴露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且暴露场景与欧美发达国家有明显不同.我国亟需开展环境铅暴露与儿童血铅含量相互关系研究,制定基于血铅指标的铅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方法导则.  相似文献   

17.
用TOA-IBK系统革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土壤、蔬菜中的铅镉.考察了TOA、KI、盐酸、抗坏血酸用量、革取时间、放置时间及在同等实验条件下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和酸的用量的干扰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再生铅冶炼对土壤环境影响及其评价和环境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生铅冶炼是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冶炼中处置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再生铅冶炼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并根据冶炼中铅的排放强度和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来阐明其排放特点和进入土壤的途径,通过再生铅冶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例,探讨了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评价和预测等研究方法,并提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本身的环境管理和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土壤环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湘西多金属矿区汞铅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李海蓉 《环境科学》2005,26(5):187-187-191
以湘西典型多金属矿区为现场,研究了矿区土壤中汞、铅等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成因.结果表明,湘西矿区是汞、铅污染严重的区域,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汞矿区土壤中汞、铅含量分别增加1315倍和3.1倍,铅锌矿区土壤中汞、铅含量分别增加14.8倍和16.1倍.运用Muller地积指数进行风险评价,证实湘西矿区是汞、铅等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区,汞矿区汞污染以极重污染为主,铅污染以中度和轻污染为主;铅锌矿区铅污染以中度和中-重污染为主,汞污染以中-重污染为主.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和分布受原生地球化学条件的控制,而人为采矿活动对矿区土壤中汞、铅的污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其的降解性研究刻不容缓。选取邻苯二甲酸酯类中的一种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作为受试物,运用好氧生物降解方法,把驯养后的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对其进行降解试验,通过对pH值和温度的调节,研究温度在15℃~45℃,pH值在5.0~9.0时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好氧生物降解DOP的适宜温度为30℃~35℃,适宜pH值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