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足迹”     
<正>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地讲就是指个人或企业"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碳足迹指直接或间接支持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通常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吨数来表示。例如,人在开车的时候,发动机在燃烧汽油的同时会释放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个量  相似文献   

2.
高峰 《防灾博览》2016,(1):64-67
正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这次有19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存2摄氏度之内。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称,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在2014年再创新高,北半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2014年春季超过了400ppm这个重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地评估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量级水平,对不同自然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分析尤为必要。基于此,分析总结了3种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即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及河口。结果得出3种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为碳汇或碳源,可为发电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甘肃窑街煤矿二氧化碳突出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肃窑街煤矿特大型二氧化碳突出的特征、地质构造背景及防治工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突出气体是煤系自燃热解所生成,根据对方解石脉进行裂变径迹测年和气体的氩同位素研究,表明气体形成于晚第三纪至早更新世;突出区大量CO_2气主要受断裂构造与强应力场控制而蕴藏在厚煤层中。 打前探孔、震动放炮、抽放卸压等措施对于防治突出,减少损失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厚煤层中的断裂带部位是最危险的区段,应重点防范。  相似文献   

6.
地球中含有丰富的气体,有人称它为地气。苏联科拉半岛12,000米的深钻表明,在万米的地下仍有盐溶液和气体流动。地气有从高温、高压的地球深部向近地表运移的本能,并乘火山爆发、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之机汇聚和逸散。地气组分中,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类气体都是有毒的;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含量过高时,对呼吸系统有毒害;甲烷类气体虽然无毒但易燃,容易产生次生灾害。1.火山喷气灾害:1902年5月8日清晨,加勒比海东部马提尼克岛上的培雷火山南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09,(6):F0002-F0002,1
冰川融化、沙尘暴、飓风、干旱、火灾……当人类见证文明的空前繁荣之时,工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砍伐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相似文献   

8.
于网 《防灾博览》2005,(1):30-30
二 氧化碳增多形成温室效应 由于工厂、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等大鼍燃烧煤、石油等化工燃料,再加上滥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二氧化碳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表温度增加;同时它又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使气温升高,再以逆辐射形式射向地面,如同温室玻璃一样,起保温作用,温事效应的产生,使全球气温逐渐升高,两极冰川部分融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没有强制规定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是各国以"自主贡献"(INDC)的方式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国家自主贡献减排的气候响应是当今气候变化科学界的热点问题。目前缺少对于自主贡献目标情景下的区域极端温度变化的研究。本文基于32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采用九个温度极值指数,研究了中亚地区INDC目标情景下极端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INDC目标情景相对现代气候期,中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夜间低温的上升幅度大于日间高温。不同极端温度指标变化的空间分布型有所差异,帕米尔高原和高纬度地区是主要的变化敏感区。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中亚地区的大部分温度极值指数与全球平均温升呈近似线性的关系。如果加强减排行动,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较低水平,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将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0.
任水 《防灾博览》2018,(2):62-65
最近50年来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在46亿年漫漫时空里,一直给地球生态系统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保护地球表面的那层薄薄的大气层,却已经在工业革命后200多年的人类活动中空前耗竭。  相似文献   

11.
郭安红  郭增建 《灾害学》2009,24(3):66-68
洪涝主要是气象因素决定的,但特大地震断层错动形成的引张区内地壳释放出携热水气和温室气体与大气环流相配合可能会增加降雨强度.该文讨论了20世纪至2009年4个国内8.0 ~8.5级地震断层错动引张区的洪涝实例;还讨论了苏门达腊-安达曼8.9级地震引张区对应我国西江特大洪水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施宁  周正行 《灾害学》1996,11(1):73-77
探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效应、太阳变化、火山喷发、对流层气溶胶等外部强迫效应,以及导致大气和海洋间能量再分配的埃尔尼诺事件等所引起的气候变化。进一步讨论了气候系统内部的、涉及地球生物学和化学的几种气候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5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报告指出,全球气温在未来五年可能会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这主要受到温室气体的积聚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据人民网报道,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具有出现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显著等特征。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盛夏,我国华北、华中中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10,(2)
英国环境部大臣希拉里·本恩说,未来人们应少食碳密集食品,以确保能够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目的。为了帮助消费者做到这一点,新绿色食品标签将显示出食品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所排放出的碳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冰川融化、沙尘暴、飓风、干旱、火灾……当人类见证文明的空前繁荣之时,工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砍伐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人们热切期盼哥本哈根大会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转折点。这是2006年拍摄的挪威北部斯瓦尔巴德群岛水域一块浮冰上的北极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积冰正在加速溶化。供图/新华社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居全球环境问题之首,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如果未来15年中,国际社会的温室气体排放还保持过去15年里的速度,那么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变化和一系列恶性后果.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各国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外交等广泛领域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表面温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近年来对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特征、原因研究的意义及研究进展。许多研究表明,20世纪全球地表气温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多种反映太阳活动的代用指标拟合的气候模型指出,太阳活动可以解释1850年以前气温变化的大部分情况。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成为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太阳活动对气候影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仍然是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司金 《防灾博览》2021,(4):50-53
在天气预报中,暴雨预报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发达国家,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也仅达22%左右。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不能提前预知发生的准确位置。自19世纪以来,人类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致使地球升温约1.2℃,而气温每升高1℃,空气中的水分就增加7%。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7,(5)
灭火器是扑灭火灾的有效器具。常见的有:手提式轻水泡沫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手提式"1211"灭火器等。如果你正确掌握了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就能正确、快速地处置初起火灾。1.灭火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家日前在《科学》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将菠菜的"捕光器"与9种不同生物体的酶结合起来,制造了人造叶绿体。这种叶绿体可在细胞外工作、收集阳光,并利用由此产生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富含能量的分子。研究人员希望他们制造的加强版光合作用系统,最终能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成有用的化学物质,或者使转基因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