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保护是否属于一门科学的对象呢?”这个问题是刘潜同志在1984年5月8日题为《劳动保护科学及其学科──科学学问题》讲稿中提出的。 接着刘潜同志说,“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按科学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劳动保护……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概念:劳动保护是一种表现为保障人们在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的客观事物。它既有表明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持保护态度的‘主观’一面,……还有表现为特有的、具体存在的‘安全与否’的客观‘物’的一面,……具体表现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特征:①劳动环境(包括它的所有客观因素)是否具备…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今年第二期介绍的宜昌劳动局冯军和江津地区劳动局吴荫华刻苦钻研劳动保护技术的先进事迹和评论《同志们,力争当劳动保护专家吧!》以后,深有感触。 我是上海钟表机械厂的安全员,做劳动保护工作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听有的同行说:“我们安全干部要上管‘海、陆、空’(指水源、操作工人和机械设备、高空作业),下管阴沟通。”意思是说该管的面很广,似乎很难专。不过我觉得作个安全干部固然要懂一些各方面的知识,但绝不能样样松,无论“海、陆、空”也好,“阴沟通”也好,其中都有专业技术知识,应当象冯军、吴荫华那样做到有所专…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厂最近买了安全标志牌。不少同志对“当心爆炸”这个标志牌应否挂在锅炉房及氧气瓶固定的地方有争议,怕造成过分紧张空气,搞得人心慌慌。不知该当如何。徐建中同志: 安全标志“当心爆炸”,是指要当心各种不同类别的爆炸,如锅炉爆炸、化学药品爆炸、井下瓦斯爆炸等。因一个内容的标志只能用一种图形表示,否则就太繁琐了。“当心爆炸”标志来用的是国际标准。 现将国家标准GB2894—82安全标志中“安全标志牌的设置位置”一节抄给你们,供参考。 “7.1 应设在醒目、与安全有关的地方,并使人们看到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  相似文献   

4.
绝妙的比喻     
《劳动保护》杂志2003年第2期编辑部文章《新春祈愿》中引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对于一个人来讲,安全健康是‘1’,事业、爱情、家庭、金钱、职位都是‘1’后面的‘0’。一旦没有了‘1’,后面的‘0’都没有了意义。”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安全健康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早就知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这个比喻通俗而又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安全第一”。其实,这个“1”不仅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大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企业没有了“1”,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很可能没了意义,…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劳动保护》杂志对安全管理人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工作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以及政策、观点上难点,都是依靠《劳动保护》杂志解决的;开展日常性的安全教育,许多内容也是来源于《劳动保护》杂志。因此,我们把《劳动保护》杂志看成是自己知心益友。但是,去年和今年,我单位订阅的《劳动保护》杂志有的期就收不到,影响我们的阅读,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这样的问题不知怎么处理,希望告知办法。 中原冶炼厂王铁成王铁成同志: 你那么喜欢我们的杂志,对我们是个宝贵的鼓励。全体编辑同志将再接再厉,更好地办好这个杂志,以期更好…  相似文献   

6.
读了《劳动保护》2002年第 1期“安全知识长廊”关于《什么是‘三不放过’的原则?》后,想提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潜同志说,“根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科学学方法,针对劳动保护工作和其它活动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统一分析与综合,其结果可以得出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人类在任何场合都必须保持自身的安全与健康(舒适、愉快和享乐都属于同一范畴),总括起来简称‘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活动从总体上区分不外是生产……和维护自身的‘安全’的两大类型”。这是刘潜同志的第二个理论根据。 人类总的活动果真是刘潜同志所说,除了生产,就是在任何场合下都必须保持自身安全吗?人世间就再也没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吗?人们也许会认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相似文献   

8.
“安全第一”这个口号始于哪一年、哪一国和哪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说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 一说“是从美国传到日本的”。 二说“是五十年代从中国传到日本的”。 三说“还得首推英国”,根据是“1917年英国伦敦就成立安全第一协会”。(见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1985年6月青岛学术讨论会编号5的发言稿) 四说“现在资本家提什么……‘安全第一’……等等口号”。(1958年海洋出版社,中华全国总工会生产保护部编《工会劳动保护教材》第一章第三节) 略加推敲可以看出,第一、二种说法无明确时间、地点、人物、条件和环境,不足为…  相似文献   

9.
《孟子》中有个小故事,说的是孟子劝齐宣王施“仁政”。齐宣王推说无法实行。孟子说:“如果叫一个人挟着泰山跨越北海,他说,‘我不能’,这是实在不能做到的。如果叫他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他也说,‘我不能’,这是不肯去做,而不是做不到了。” 目前,工矿企业劳动保护存在的问题甚多,如果要企业领导在一个早晨把问题全部解决,那是“挟泰山以超北海”,强人所难。可是,有的问题只需花少量经费和人力,就可圆满解决,这种为“长者折枝”之事都连声喊难,不肯去做,那就说不过去了。 我们希望各级领导认真负起责任来,为工人“折枝”、造福。为工人“折…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劳动保护》杂志社承办的“晋城煤业杯全国安全生产普法知识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暨“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征文”(以下简称‘征文’)活动从今年年初开始酝酿,作为全国安全生产月的重要活动之一,5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至8月30日截止,历时5个月。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的安全月活动中,许多 同志反映:“要是能拍摄一批以安全 生产、劳动保护为内容的影片该多 好啊!”现在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 在国家劳动总局和有关工业部门的 组织下,一批绚丽多彩的劳动保护 影片出现在影坛上了。 《祸不单行》 讽刺喜剧片《祸不单行》以跌宕 多趣的情节,幽默滑稽的表演生动 地反映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 生产”的主题。 某厂车间主任只抓生产,忽视 安全,对青年工人放松了安全教育, 致使一些青年工人不懂安全技术知 识,违反操作规程,车间事故隐患很 多。就在安全检查团来厂检查工作 时,爆炸、触电、火灾事故接连发…  相似文献   

12.
加强劳动保护,是列入国家宪法的基本国策。《劳动保护》杂志近四十年来一贯坚持为宣传贯彻这一重要国策倾注全力,为各类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这一点,全国许许多多企业都没有不承认的。因此,这本杂志一直保持和扩大着它的很大的读者群,尤其是企业的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和部门,都把它作为自己赖以指导工作的必读刊物。 但是,在一般中总会出现特殊,像罗耀凤同志来信中所反映的这种问题也是有的。说实在的。那“为了压缩经费开支”而砍掉安技科订阅《劳动保护》杂志的事确实为数很少,但问题本身却令人惊讶,世界上哪有为了眼前省儿块钱而不顾安全生产工作失去重要信息指导的企业家,尤其是生产防尘设备的企业,更令人不解。看来,一些同志说有的领导在安全生产上“有钱买棺材,没有钱买药”是何等贴切。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有的企业的领导对劳动保护严重无知,或者知之甚少。我们很担。C他什1怎么可能真正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怎么可能把安全生产搞好。为了避免他们的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出大问题,确实需要有关部门对他们进行劳动保护知识的教育,其中包括请他们真正读一读《劳动保护》杂志。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们厂是上海的一家大型企业,全厂有35名设备安全员,负责各部门的劳动保护工作。以往,厂里给每位安全员都订一份《劳动保护》杂志,大家工作中等于有了“指导老师”。今年起,领导上变了主意,为了压缩经费,把《劳动保护》杂志也纳入了压缩对象,把原先给安全员订的《劳动保护》杂志全部“压缩”掉了,只保留了厂劳资科的一份。为了一个月节省0.56元钱,把我们的“指导老师”给卡掉了。不知到底是“安全第一”,还是“0.56元第一”。据了解,这个情况在其他企业中也有,安全员们很有意见。 《劳动保护》杂志是国内外发行的第一家劳动保护专…  相似文献   

14.
“三八”节前夕,春寒料 峭,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郊的 北京医科大学,访问了卫生系 副教授、女工劳动卫生专家、 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常委保毓 书和讲师赵树芬同志。一见 面,保毓书同志得知来意,便滔滔不绝充满热情地谈开了。 “我们党历来重视女工保护” 保毓书同志回顾了女工保护工作的历史。她说:“就全社会来说,女工劳动保护工作似乎鲜为人知。实际上,我们党历来是很重视的。早在1940年,蔡畅同志就在《中国妇女》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谈到过这个问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虽然条件艰苦,可女工保护工作做得却不错,那时妇女们‘翻…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个工会工作者,经常阅读《劳动保护》。《劳动保护》近几年办得不错,质量有提高,但为了办得更好,谈几点个人意见,供参考。 1.多登言之有物的指导性文章和有关安全技术、劳动卫生知识。 2.建议增加一些《国内外新闻》、《问题讨论》、《知识小品》等栏目。 3.多登些幽默讽刺漫画,如今年第三期“好事多磨”四幅漫画就很好,它入木三分地批评了某些领导部门不重视解决粉尘危害的官僚主义态度。 4.更多地刊登小小说、故事、快板、小相声、安全谚语等,以生动形象的文艺形式,宣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 江苏海安县水泥制品厂 工会 张力…  相似文献   

16.
王璇 《劳动保护》2007,(1):33-34
2006年12月6日,在“全国劳动安全防护知识竞赛”活动总结表彰会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安标中心”)和《劳动保护》杂志社联合召开了“劳动防护与安全生产座谈会”,有80多位代表参加座谈,气氛十分热烈。安标中心的刘旭荣主任给予本次大会很高的评价,她表示,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一个政府相关部门、技术支撑单位、检验检测中介机构、生产企业、使用企业、媒体等多方代表悉数到场的会议,这次大会堪称是劳动保护行业的一个盛会。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举办了有各车间管生产的主任、各科室领导干部和专兼职安技员参加的劳动保护学习班,重点学习了国务院发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 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由厂领导同志自作讲解。 通过学习,使干部们进一步澄清了被林彪、“四人帮”搞乱了的路线是非,提高了对劳动保护工作的认识,明确了任务和职责。大家感到办这个学习班很有意义。有的干部担任领导工作时间不久,他们说:“过去不知道劳动保护工作怎么做,通过学习,有办法了…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是一伙根本不顾人民死活的祸国殃民的黑帮。他们推行一条极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对各方面的工作危害极大,劳动保护工作也深受其害。在“四人帮”经营多年的“重灾区”上海、辽宁,劳动保护工作受到的破坏更为严重。 破坏党的安全生产方针 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十分关心劳动保护工作。解放初期,毛主席就指示我们:“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一九七 ○年毛主席又亲自批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敬爱的周总理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指示,亲自主持制定了许多劳动保护的法…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8,(11):12-12
“我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代省长王君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会上说。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杂志社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喜好“爬格子”的人 ,平时生活工作当中 ,接触的书刊、报纸也不少 ,可在半年前与《劳动保护》相识 ,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发现自己与她有一份难以割舍的爱。与《劳动保护》是在一个喜好笔耕的朋友那里邂逅相遇的。她图文并茂、琳琅满目、囊括广阔、各栏目版块特色鲜明、形态各异、色彩纷呈 ,让人不看则已 ,一看就爱不释手了。《劳动保护》是由国家经贸委主管的刊物 ,看到这本刊物就感觉非常亲切。在琳琅满目的栏目里 ,笔者非常喜爱看《集思广益》、《法制与权益》、《工伤保险》、《安全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