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引言70年代初,围绕全球人类环境问题的不断扩大,世界上发生了暴风雨般的社会、政治动荡。由于1971年发生美元危机、1973年和1979年发生两次石油危机,致使世界经济和商贸停滞并产生摩擦,从而国际上放松了对环境方面的关心和行动。但是实际上从此以后围绕环境问题的世界动态是激烈的。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之后不久,美国的罗兰德教授就向世界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2.
1 防止全球变暖问题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性的科学证据导致了公众对此问题的日益关心。1990年,一系列国际会议发出了缔结一个全球条约来对付这一问题的紧急呼吁。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992年5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不久,在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5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此后,有更多的国家签署,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批准。公约于1994年生效。自公约生效以来,已召开过四次缔约国大会,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过讨论和磋商。其中第三次缔约国大…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表示,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上涨如同金融市场危机一样,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将粮食危机与金融危机相提并论。2008年6月3—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了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呼吁国际社会协调一致,紧急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4.
马少华 《沿海环境》2001,(10):23-23
东北一所高校的学生最近准备南下,组织“百所高校千里行,万人签名爱环境”活动,向全社会发出“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家”的紧急呼吁,并要求得到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在媒体工作,时常听到这样的活动和这样的请求,有的风风火火,有的再无声息。说实话,我不知道这都有什么实际的用处。而目也担心,太多的签名立誓,太多的“紧急呼吁”,反而给人们造成感性麻木。倒不如各在各家,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得了。 环保的问题,知易行难。千里行、万里行或“呼吁”等活动,无非为“知”──让更多的人知道环境危机和环保道理,这样的活…  相似文献   

5.
今天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由于人类不加控制和没有计划的活动,使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当“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的阴影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在污染的空气和水导致公害给人类带来无限痛苦的时候,人们开始了觉悟。学者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要人们对地球这个小小的行星给予关怀和爱护,呼吁世人“救救世界”。  相似文献   

6.
3月初,SEE世界水日公益活动在网络上拉开序幕,SEE会长任志强和刘晓光、王石、韩家寰、冯仑通过新媒体发出倡导,呼吁社会共同关注水保护。SEE会员企业家和杨元庆、曹国伟、黄怒波、姚晨等社会知名人士也纷纷加入到接力行列,吸引了公众的目光。3月22日,SEE携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众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4):F0002-F0002
<正>"地球1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2014年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每一家企业、每一级政府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雾霾,清洁空气。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举办的  相似文献   

8.
节水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指出:“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水资源紧缺时代。在过去的50多年里,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危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水资源脆弱国。近20年来,伴随经济加快发展,水危机日益严重。1998年大洪水,2000年酷热干旱,黄河连年断流,600多城市中缺水400余,为此上百个城市被迫限水……水,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今年的3月22日,是第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十四届“中国水周”,将再一次向我们敲响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作为环评法的配套法规《规划环评条例》的制定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从2005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开始了这部法规的起草工作,按照计划,2007年9月条例应该出台。到2007年11月,条例何时出台仍是未知数。那时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充满焦急。他曾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希望社会各界都关注这个条例,使其尽早出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人口剧增与淡水资源匮乏的矛盾突出起来。在联合国水资源会议上,科学家们发出严重警告,21世纪的中国,水将成为一个社会危机! 我国被列为最贫水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提醒国际公众:至2000年,全球各大洲人均占有水资源最低的是亚洲,只有3300立方米。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7个国家将遭受缺水之苦;过分利用地下水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也有中国。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77年联合国水资源会议上,就有科学家们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30多年过去了,原本紧缺的水资源严峻程度正在日益加剧。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及辽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中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海河流域只有300m3/人,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7。同时,"人多、水少、水脏"也是现阶段水的三大主要问题。随着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全文。"土十条"提出,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它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向污染宣战的坚定决心,将对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土壤和大气、水一样,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自然资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  相似文献   

13.
缉毒大纪实     
刚进入90年代,联合国国际麻醉品控制委员会就发表了一个权威性的报告,不啻是向庆祝新的年代开启的人们浇了一盆冷水:世界毒品泛滥进入新的危险阶段,它最终将危及所有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环境大地震     
浦玉生 《环境》1994,(9):4-5
我们这一代人是首先从太空中看见自己星球的人。这是一个蓝色微小的球体,一个密闭脆弱的系统,当废水、毒气、垃圾、噪声逼迫小鸟无法逃离地球时,人类就不能不为自己的生死存亡发出紧急呼吁! 可以说,环境污染带来的可怕后果,决不亚于一声大地震……  相似文献   

15.
未雨绸缪     
一直以来,中国人就不太习惯或不敢用危机这样的词汇来讨论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其实即便从哲学角度来看,危机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危机往往是生机、转机的开始,危机实际上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此外,按照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达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 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此时比较容易造成社会  相似文献   

16.
邹晶 《世界环境》2006,(1):10-16
一直以来,中国人就不太习惯或不敢用危机这样的词汇来讨论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其实即便从哲学角度来看,危机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危机往往是生机、转机的开始,危机实际上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 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此外,按照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达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此时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贫富悬殊、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多发期。 古人说:“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经验。因此,在中国社会上下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思维模式的情形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我们就能将环境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并逐步形成环境危机管理的初步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从表面上看,非典影响了中国旅游业的正常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非典不仅给中国的旅游业,也给世界各国的旅游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旅游业对突发危机的“免疫力”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话题。6月中旬,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旅游危机管理部长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与会者呼吁各国加强危机管理,提高旅游业对抗危机影响的“免疫力”。如此看来,非典固然是坏事,但若以抗击非典为契机,使人们与一切不文明的陋习告别,同时提高旅游产业规避风险和危机的意识,反倒可以促进旅游业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8.
包婷 《山东环境》1999,(4):53-53
黄河断流,世人惊心。特别是1998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后,黄河断流问题更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黄河为什么会出现断流、断流带来什么后果,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成了人们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1972年前,黄河从未发生过自然断流现象。即使在1922年到1932年持续大旱的年份,下游河道仍有水流。黄河断流从1972年春开始,由利津河段首次出现断流。特别是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年年都出现断流,以1997年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拯救资源     
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与自然资源的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将是21世纪大多数国家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自然资源的日渐萎缩与状况恶化,既危及国家的发展安全,也殃及国家的社会安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但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口数量极大的膨胀、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恶性循环和社会机制的严重缺陷,已使地球环境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濒临崩溃。不仅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急剧减少,就连大气、土壤、水等相对恒定的资源也因长期无度地开发、利用和污染而遭受严重侵蚀。可以说,自然界给人类发出最后通牒的日…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生命的摇篮,海洋除了能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以外,还是人类丰富的动植物食物来源,交通运输和贸易的通道,以及令人向往的度假胜地。但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把海洋当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只知道索取,却忽视了对海洋的保护。海洋的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人类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拯救海洋。 这是世界观察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安妮·普拉特·麦克金在记者招待会上向人类发出的呼吁。在长达70页的报告《拯救海洋的健康》中,安妮呼吁人类应投入更多的资源,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保护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