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ICP—AES检测离子浓度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MnO2在不同pH下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Pb2+和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7时最有利于吸附,且α形态MnO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其中对Pb2+最高吸附效率可达99.84%,对Cd2+的最高吸附效率可达71.54%。  相似文献   

2.
以改性亚麻为吸附剂,含有染料甲基紫的溶液为模拟废水,考察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利用响应面设计实验,分析改性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吸附剂吸附量和去除率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温度55℃、吸附时间120 min,吸附剂用量为0.1 g条件下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39.65 mg/g和99.26%。  相似文献   

3.
选择上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水稻土,通过静态吸附平衡试验,比较土壤去除非晶质氧化铁和去除游离氧化铁后对Pb2+的吸附-解吸行为,采用数学模型拟合,探讨3种土壤的最佳拟合方程、最大吸附的理论值和亲和能力,进而研究非晶质氧化铁和游离氧化铁对Pb2+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氧化铁后吸附能力和亲和能力均减弱,原土的最大吸附量为29.21 g/kg,非晶质氧化铁的贡献值为3.52 g/kg,游离氧化铁的贡献值为8.32 g/kg。  相似文献   

4.
高压密闭消解土壤砷、汞、铅、镉酸体系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高压密闭消解系统消解土壤,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As和Hg,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GF-AAS)测定Pb和Cd,对比了不同消解酸体系对国家土壤标准参考样中As、Hg、Pb、Cd的消解效果。结果表明,盐酸-硝酸体系对As、Hg、Pb和Cd的消解平均回收率分别为26.1%、100.6%、69.7%、87.3%;硝酸-高氯酸-氢氟酸体系中As、Hg、Pb和Cd消解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9.9%、84.7%、87.5%、90.1%;硝酸-双氧水体系对Hg、Pb、Cd消解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8%、95.1%、93.3%,对As的回收率虽只有69.2%,但数据精密度最好。此外,从简化试验步骤,减少误差,提高检测效率及减少试验危险性等方面综合评价,认为硝酸-双氧水消解体系是采用高压密闭系统消解土壤重金属的最理想酸体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对红薯渣(R)做两性修饰,修饰比例分别为0、100%和200%,将得到的3种两性修饰红薯渣(R、100BS-R和200BS-R)以1%质量分数加入紫色土(PS)中,制成PS(对照)、PSR、PS100BS-R和PS200BS-R 4种混合土样。用批量处理法探究各供试土样对Cu2+的吸附等温特征,并考察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混合土样对Cu2+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为99.46 mmol/kg~136.53 mmol/kg,Cu2+吸附量呈现PS200BS-R>PS100BS-R>PSR>PS的趋势。温度和pH值升高均有利于Cu2+被吸附,当离子浓度为01 mol/L时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在(1+2)硝酸介质中,酒石酸存在下,用C.L—TBP萃淋树脂吸附钍与其它杂质元素分离。再用4M盐酸溶液解吸钍,在草酸尿素等掩蔽剂存在下,钍与铀试剂Ⅱ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在波长668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添加质量比1%的生物炭(空心莲子草制备)、生物炭负载两性黏土两种材料改良川东北地区嘉陵江、渠江和涪江沿岸土壤,探索环境因素对改良土壤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各改良河岸土样pH值为5、离子强度为0.05 mol/L、温度40℃时对Cu2+的吸附量达到最高,最大吸附量(q m)为85.38 mmol/kg~257.54 mmol/kg;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一个自发、吸热和熵增的过程;土壤改良效果表现为涪江>渠江>嘉陵江;土样CEC和比表面积是影响Cu2+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改性泥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泥炭对重金属离子(Pb^2+、Cu^2+、Cd^2+、Cr^6+、Ni^2+)吸附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依次进行了溶液pH、振荡时间、改性泥炭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等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泥炭在最适合的条件下,对这5种金属离子都有较强的去除效果,5种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效率均在9096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步法制备石墨烯(GO)和铋[Bi(Ⅲ)]改性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ZIF-8),得到GZIF和Bi@GZIF吸附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ZIF-8晶体结构没有被破坏,表面形态及表面基团发生了变化,对碘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强,吸附速度加快,尤其是Bi@GZIF在5 min内完成吸附88.3%,最大吸附容量达197.2 mg/g。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水中痕量铍的稳定性大小,与水中酸度、与水中存在的沉淀物种类及量以及与贮存容器有关,为了使标准溶液与水样中痕量铍不致因容器表壁吸附或沉淀物吸附而损失,经试验采用聚乙烯瓶盛装最好,并用盐酸或硝酸调至溶液酸度为pH1-2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