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阐述了1990-1999年兰州市城区噪声污染状况和治理效果,分析了噪声年际变化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张家港市7个镇176名居民进行了有关声环境保护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张家港市声环境质量近年来得到改善,57%的调查对象对声环境质量感到满意,市民对声环境的关注度较高.调查对象认为主要噪声污染源为建筑施工源,其次为工业源,然后是交通运输源,最后为社会生活噪声.4种噪声源实际导致的噪声污染事件数量间没有明显差别,其中社会...  相似文献   

3.
通过污灌对土壤,农作物,地下水污染调查试验及试验论证,预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后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城市中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环境噪声,降低其噪声影响,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应列为各地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根据当前国际形势提出属于人居环境中重要分支的“人居声环境保护”概念,并就该体系建设的几项重要工作进行探讨,为今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的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类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声环境影响特点,结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等文件要求,以天津市某快速轨道为例,详细说明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如何进行声环境影响调查、现状监测及其注意事项,可供同类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工厂的室内和室外声源的几种传播计算模式,指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简化办法,并用具体实例进行了演算,还将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所介绍的预测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鉴于目前环境影响预测中基准值取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目前通用做法与灰色预测的灰靶方案,该方案使得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更为切合评价实际。  相似文献   

8.
科学识别和获取特高压换流站内主要噪声源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换流站噪声影响进行分析预测,用于换流站噪声评价、设计和防护。在复杂声场环境条件下,通过现场录波、噪声与振动同步测试等方法,结合噪声理论知识,识别出换流变压器的优势谱点为400 Hz,该点占整个频谱噪声贡献值90%以上,同时识别出交流滤波器场电抗器特征频率点与电抗器所滤除的谐波频率相一致,且换流变压器和交流滤波器场电抗器的声压与振动优势频点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根据噪声源特性,对其计算模型进行相应的改进,可提高换流站噪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现行通用的2个公路噪声预测模式,通过多年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经验及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和总结出在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如何根据公路工程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更符合实际的公路噪声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中将道路声源简化为1条位于道路中心线处的线声源与按照车道数简化为多条线声源之间的误差,针对不同宽度的道路,推导了多条线声源与1条线声源在接收点噪声影响的误差计算公式,并基于Predictor-lima预测软件预测和现场噪声衰减规律实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收点到道路边缘的距离大于道路宽度的情况,可简化为1条线声源;对于接收点到道路边缘的距离小于道路宽度的情况,应按照车道数简化为多条线声源。  相似文献   

11.
公交车已成为当前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主要束源之一,针对公交车声源模型缺乏而沿用大型车声源模型所致的噪声预测误差问题,在北京市选取了两类常见公交车进行了537辆车的单车通过噪声测试,在无效数据剔除和背景噪声修正后,利用回归分析法获得了北京市公交车声源模型,通过与现有《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大型车声源模型的比较,显示出建立北京市公交车噪声声源模型的必要性。基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提出了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声环境质量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颁布执行是我国声环境保护工作上的一件大事。它完善了我国环境噪声标准体系,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理顺了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相关噪声监测方法进行了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长江河源水环境背景值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摘要介绍了长江源区主要4条河流中水环境背景值的调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浅析交通堵塞对成都市城区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成都市交通稠密区、交通堵塞路段、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同时分析了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5.
将当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应用中,对颗粒污染物地面浓度模式修正,气态污染物地面最大浓度模式选用和求长方法,静风条件下地面浓度模式及其参数选择等方面容易出现疏忽或失误的问题提出了来讨论,并提出了正确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市前海湾车辆段和横岗车辆段试车线为例,对其试车过程中的噪声影响源强及传播情况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试车线车辆行驶速度约为36 km/h,噪声源强LeqA约为73 d B左右,试车中噪声最大值约为83 d B;试车线内噪声源的传播并不完全遵循一般的线性递减规律,在距声源30 m范围内,距声源越近,衰减量越小,反之,主要是由于距离声源越远,受到墙体或立柱等阻挡引起的附加衰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海口市区4个站点2013—2018年臭氧(O3)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O3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超标情况及其与前体物NO2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口市区O3浓度总体偏低,但2013—2018年各站点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海大站、海师站、龙华站和秀英站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26、3.84、3.02、2.93μg/(m3·a),其中海师站、龙华站和秀英站分别通过了95%、98%、90%的信度检验。秋、冬季海口市O3浓度最高,其中10月O3浓度月平均最大值出现的概率最大,最小值主要出现在8月。O3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早晨08:00前后O3浓度最低,午后15:00最高。海大站超标率最高(2.82%),海师站和龙华站次之,秀英站最小。4个站点的超标日O3浓度均逐年上升,表明海口市O3超标现象在恶化。O3浓度与日照时间成正相关关...  相似文献   

18.
长江河源水环境理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摘要介绍了长江源区包括沱沱河在内的4条主要河流中水环境理化特征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海口市城区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海口市4种主要下垫面的径流水质,研究其污染程度和变化规律,并与国内其他城市进行对比。监测项目包括pH、SS、CODCr、TN、TP、Pb、Cr、Cd、Zn、石油类。结果表明,各下垫面径流水样水质较好,除路面径流CODCr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标准2倍,其他水质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各污染物浓度初期较高,随降雨历时降低并趋于稳定,绿地径流污染物浓度下降速率比路面与屋面缓慢;相比国内其他海边城市,海口城区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