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新绿点点,一夜春风来即可满眼绿波弥漫。新绿视野栏目,是一个刊发环保一线先进经验文章的园地。榜样的力量历来无穷。本期介绍了江苏省在建设“绿色学校”工作中一些可贵的经验。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绿色学校”建设是环境教育的物象化工程。这项造福万代千秋的大业召唤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同仁部行动起来,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环保事业,深刻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内容,是丰富和传播环保理念,影响环境决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学会创始人、美学家郭因撰写的《我的绿色观》一书,日前已由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两册,共68万字。《我的绿色观》一书收录了郭因20多年来有关绿色文化、绿色美学的大部分文章与讲话稿,内容涉及绿色政治、绿色经济、绿色城乡建设、绿色环境、绿色旅游、绿色教育、绿色  相似文献   

4.
廖晓义和她创办的"地球村",从10年前创办之初,就开始传播绿色社区、绿色生活的理念, 他们通过绿色社区的建设,将环保知识传到了寻常百姓家。如今为环保事业奔走数十载,廖晓义激情依旧,感性依然。多年来凭着一个人文学者对社会、对环境的敏感,廖晓义深深感到,环保事业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事业。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资源的无度占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耗能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当新年的钟声在神州大地上敲响,当黎明的曙光将北国南疆的天际照亮,我们心怀梦想,再启新程。五年砥砺,我们坚守文化使命;五年奋进,我们致力绿色革新。一路走来,我们在改革大潮中见证环保事业的崛起。环境民生问题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地位日益凸显,美丽中国的科学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一路走来,我们在社会发展中践行文化传播之重任。从倡导节能减排到关注绿色低碳,从  相似文献   

6.
绿色,永远的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的记忆中,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绿色服饰、绿色银行、绿色汽车……有许多或旧或新的话题都被染上一抹新绿,但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绿色奥运”了。当绿色成为奥运的色彩时,绿色便成为一种理念;小学生们在洗手池旁的白墙上贴一幅节水宣传画,绿色便成为一种行动;全国实行“限塑令”,人们拿起久违的菜篮子、布袋子,绿色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北京奥运已经闭幕,但绿色奥运却明白地告诉我们,绿色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话】本人在环保方面做了两件较为有意义的事:一是和夫人马霞出版了《环球绿色行》;再是发起和组织了大学生绿色营。绿色营迄今已连续开展了六年,她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还没有结束,也许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她所传播的是一段非常动人的绿色旅程,是一个意识超前的群体,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8.
徒步穿越第一峡谷 1998年12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国家民政部的领导与关怀下,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和珠海天年高科技国际企业公司主办,北京巨星文化传播中心和北京全艺国际公共关系有限公司承办的“1998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考察活动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08,(10):35-35
《绿色中国》(A)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也是获准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供代表、委员参阅的惟一绿色期刊。《绿色中国》面向社会,贴近生活,以“传播绿色理念,引领绿色时尚,倡导绿色消费,共创绿色财富”为宗旨,在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医药卫生等与“绿色”相关的众多领域建立了良好的信息网络,及时反映国内外重大绿色动态和信息,志在成为引领中国绿色潮流的旗舰期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段论述将文化发展作为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之一,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大大提高了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地位。这表明我国未来的文化事业发展不再仅仅局限在文化部门了,表明发展文化事业将成为全党的大事,全社会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致读者     
《绿叶》2013,(Z1):177
迎着春天的气息,伴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和广大读者一起步入2013年。在刚刚挥别的一年,我们以"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环境文化"为宗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突出策划优先的编辑理念,策划了一系列绿色政治、绿色经济、绿色  相似文献   

12.
<正>在旅游景区旁的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桂林的绿色和谐发展做贡献是桥头小学熊体康校长经常思考的问题。因此,他带领师生进行了10多年的绿色生态学校的创建,用不懈的绿色的追求谱写出了美丽的篇章。学校获得了桂林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称号和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传播绿色理念熊体康校长认真分析学校的情况,深入领会教育方针。通过思考决定带领师生创建生态绿色学校。在这过程中确立了"为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个春天到来,这个季节的主流色——绿色也悄然而至。于是,“小桥外,新绿溅溅”,“一丝柳,一寸柔情”,“幽阶一夜苔生”。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的本色。细心观察一下那些刚刚生出的嫩芽,鲜绿欲滴,一种发自内心、无法言表的喜悦油然而生,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细微之处,新生的生命在此颤抖。这是一个令人时时感动的春天,因为绿色的存在。记得小学时上自然课,老师在解释植物的伟大之处及绿色的来源后告诉我们:“绿色是整个自然的生命所在,要是有一天我们人类能在背上植上叶绿素,就不用吃东西了,饿了,晒晒背就可以了。那时我们也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2011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揭晓,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荣登焦点人物榜。他是全国环保系统的唯一代表。姜晓亭的获奖词是这样叙述的:作为一位政府官员,也是一位对环境保护事业有着很深情感的大力推行者,他在为建设四川环境保护事业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致力于"把基层环保的声音真情传递",致力于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解读环保热门话题,致力于推广传播绿色理念……的确,无论是作为环保厅长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姜晓亭都是环保事业的大力推行者。在与环保结缘的短短两三年时间里,他从外行变成行家里手,从领导变为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1,(10):39-43
绿色设计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特别是在产品设计领域,随着绿色设计概念的应运而生,它逐渐成为产品设计领域的风向标。什么是绿色设计,其起源是什么?它与传统设计有何区别,又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昆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将绿色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提升了城乡品位,传播了环境文化,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昆明市已创建了市级绿色学校381所,市级绿色社区156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23个,绿色酒店51个,绿色商场39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5所、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学校131所、绿色社区58个、环境教育基地8个。  相似文献   

17.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绿色环境协会成立于2004年,是一个以"家"为设计理念,并具有一定服务性质的环保社团,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引领社会公众参与环保活动,体验大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目前社团已走过了15年的风雨历程,开展了许多公益环保活动,得到了学院校团委和大学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成为学校倡导绿色生活、传播绿色文化,保护绿色环境的绿色使者,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社会组织的认可,荣获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和中国绿色时报社主办的"2016寻找最美生态公益人物(企业)"活动中的"最美公益生态人物"称号。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教育部2003年10月新颁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促进国内外绿色学校、生态学校间的交流,提高绿色学校创建水平,有效传播和宣传绿色学校的创建成果,由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的“中国绿色学校国际研讨会暨青少年环境论坛”于2004年7月29~31日在浙江台州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虽然目前国际国内“绿色”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绿色”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社团的活动和绿色大学的建设均不容乐观。环保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如果大学生这样一个高素质群体尚且缺乏环保意识,那么未来中国的环保事业将难以为继。 基于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充分调研和总结,汲  相似文献   

20.
黄励 《环境教育》2010,(8):55-58
绿家自成立以来,以推动大学生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持续发展为宗旨,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理念。今天的绿家协会,不仅是一个环保社团,更是一群年轻人的信仰和梦想——一种关于青春,关于友情,关于绿色家园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