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胜利作业三号平台是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设计,青岛北海船厂建造,隶属井下作业公司使用的第一座齿轮齿条升降的自升式浅海钻井平台,该平台钢质非自航,由平台主体、桩腿和桩靴、升降系统3部分组成.平台主体平面形状接近三角形,3根圆柱形桩腿布置在艏、艉,桩靴为正方形.平台主要任务是对水深5~25 m范围内的油井进行修井作业,适用于4 500 m深度井筒.文章对浅海钻井平台拖航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东海某一海上平台海水用篮式过滤器发生的腐蚀和堵塞事故原因。方法从海洋平台海水系统用篮式过滤器的原理、工艺流程、材料选择、滤网精度,滤芯设计、人工操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受内压滤芯结构要优于受外压滤芯结构,如果过滤精度选择过高,会增加压差,造成滤芯堵塞。结论篮式过滤器滤芯单元应采用多滤芯的受内压结构,过滤精度应根据下游用户要求来确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上小型边际区块的开发蓬勃发展,小型的舱室储油自升式平台被原来越多的使用,由舱室储油平台组成的"蜜蜂式"开发模式摒弃了海底管线的铺设,有效地减小了油田开发成本。然而从储油平台将油液传输至穿梭油轮的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案——分支撑输油臂、软管外输、桁架输油臂、悬挂式软管等,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介绍,并进一步比选确定了自升式储油平台原油外输的最佳方式——桁架输油臂,为边际油田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曹妃甸原油码头钢管桩的腐蚀环境及特点、采取的防腐蚀安全措施、牺牲阳极安装以及钢管桩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洋石油平台腐蚀现状,确保导管架处于阴极保护状态。方法对近3年导管架阴极保护监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讨论,根据不同位置的电位电流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各个观测点位的腐蚀状态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数据研究表明,该系统电位电流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翔实可靠,所收集到的导管架节点电极电位均在保护范围内。就现阶段而言,导管架牺牲阳极输出电流基本趋于稳定。结论该平台阴极保护监测设备运行良好,所测点位均处于阴极保护状态,且基本达到完全极化,对该海域新建平台防腐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远地式辅助阳极发生电流单元的改变和距离平台的相对位置对平台电位分布及保护程度的影响。方法以位于渤海湾JZ120-1在役导管架平台为原型,构建了一个1∶20的缩比模型。在平台底部一定距离处放置一座远地式辅助阳极,研究恒电流下辅助阳极与平台底部间距和辅助阳极发生电流单元的改变对平台电位分布及其保护程度的影响。结果单座远地阳极即可实现对整座平台的腐蚀控制。辅助阳极距离平台越远,平台表面电位差越小,电位分布越均匀;辅助阳极距离平台越近,单支阳极较四支阳极保护下的平台表面电位差越大,距离越远,电位差越小,距离相同时,4支阳极较单支阳极保护下的平台表面电位差小,电位分布更均匀。尽管海水稀释20倍,钙质沉积层的沉积与覆盖仍是影响平台表面电位分布的重要因素。结论辅助阳极发生电流单元的数量、距离平台的相对位置以及钙质沉积层的覆盖是影响平台表面电位分布和保护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不同设计使用年限的导管架平台,通过对比新型阳极和常规阳极用量来评价新型阳极的优势和不足。方法 针对设计寿命15年和30年的导管架平台,计算满足不同阶段保护电流需求的新型阳极和常规阳极的需求量。结果 当导管架平台设计年限较短,比如15年,牺牲阳极用量由初期保护电流需求量决定,新型阳极的使用可以达到节约阳极用量的目的。当设计年限较长,比如30年,牺牲阳极用量则由维持电流需求量决定,采用新型阳极并不能节约阳极用量。结论 并非所有设计年限的导管架平台使用新型阳极都能达到节约用量的目的,具体要根据实际计算结果而定。  相似文献   

8.
海洋石油161桩腿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优化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针对海洋石油161四桩腿外加电流阴极防腐保护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改造,达到了该系统的正常使用要求,为未来相似系统的完善改造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海洋桩基平台所在浅海区域牺牲阳极接地电阻和不同牺牲阳极方案的保护效果及施工量,为海洋桩基平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提供指导。方法利用BEASY CP数值模拟软件,对桩基平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中阳极接水电阻和不同保护方案的保护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在文中桩基平台所在海域内,所选牺牲阳极单支布置于海水/海泥界面0.25 m以上、水面1.35 m以下时,接水电阻接近且相对最小,约为0.048Ω,比标准推荐公式计算的接水电阻大约26%。多支组合阳极的接水电阻,随阳极数量或阳极间距的增大而降低,但因存在拥挤效应,其接水电阻要明显高于理想的多支阳极并联电阻。在设定的牺牲阳极布置方案中,将牺牲阳极布置于距离海水/海泥交界面0.8 m处,共给出了3种阳极的组合方式,即5支、3支组合阳极和单支阳极。再基于阳极位置或数量变化合计,设置6种牺牲阳极方案,每种方案下的阳极总数处于48~60支之间。计算结果显示,在不同牺牲阳极方案下,桩基平台的保护电位分布区间较为接近,约处于-680~-1080mV(vs.CSE)之间。不同方案的保护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腐蚀性相对较高的海水和海水/海泥交界面附近主桩和隔水管的保护上,随着阳极由5支组合阳极方案、3支组合阳极方案到单支阳极方案转变,牺牲阳极输出总电流由110 A增加到133 A,其对主桩和隔水管的保护效果越好,即保护电位越负,且保护距离增加。其中对主桩在海泥中的保护距离由5~8 m增加到5~10 m,对隔水管在海泥中的保护距离由0~3 m增加到4~7 m。5支组合阳极方案1中,两侧阳极输出最大电流约为中间阳极输出电流的2倍,3支组合阳极方案2中各牺牲阳极输出电流相当。结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优化牺牲阳极数量、组合方式和位置,从而实现保护电位分布更均匀。基于案例提出的3支组合阳极方案2兼具了保护效果、阳极输出电流均匀性和相对较少的施工量等特点,可为在役海洋桩基平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值模拟的海上平台阴极保护系统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确认海上平台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维修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开展两种工况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作用效果的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两种工况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对平台结构腐蚀防护的有效性。结果得到两种工况下阴极保护系统处于最佳保护状态时平台结构的保护电位分布云图。结论当远地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失效时,通过新增两套拉伸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可以实现优良的阴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方法。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结合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的特点,从全系统、全寿命周期角度对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涵盖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相关信息分类标准,以标准化工作为基础,结合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特征,对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的要求与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依据线面结合的信息分类方法,构建了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结论提出了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的原则要求及分类方法,设计了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材料的环境腐蚀数据共享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对原有单机版腐蚀防护查询系统进行技术改进和增补数据,采用ASP+SQL Server的网络数据库方案开发了一个网络腐蚀防护查询系统,应用它可以加快腐蚀数据的查询速度,拓宽用户获取腐蚀数据及相关信息的渠道,扩大腐蚀数据的应用范围.撰写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压载舱阴极保护系统性能仿真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压载舱结构复杂、电流屏蔽现象严重导致牺牲阳极数量和位置精确设计困难,以及目前基于经验法设计的牺牲阳极保护系统常导致局部欠保护或过保护的问题,开展了基于边界元法的压载舱保护电位仿真和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压载舱牺牲阳极保护边界元模型可准确模拟压栽舱保护电位分布,优化后的牺牲阳极保护系统保护电位分布更均匀,船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码头钢桩防腐问题,针对国内同类场站进行腐蚀调研,并对钢桩长效腐蚀防护技术进行优选。调研和试验结果表明,复层矿脂包覆技术(PTC)的防护效果优于其他2类腐蚀防护技术,是码头钢桩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的最佳解决方案。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打破国内码头防腐设计的传统,在设计建造初期就采用PTC技术进行防腐保护,在国内尚属首例。相关调研和试验结果可为国内码头钢桩防腐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油气设施工况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应急救援难度大等特点,通过构建海上采油平台、海底管道和钻修井平台风险评估指数模型,辨识出水深增大、服役期长、腐蚀、疲劳、浅层地质条件变化等是风险等级升高的主要因素,识别出部分采油平台主结构疲劳损伤,海底管道内壁腐蚀及缺陷无法准确掌握、作业平台插桩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检验检测、更换设施、强制退出等风险管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锈钢与船体钢在天然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为不锈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利用电化学设备研究不锈钢与船体钢在天然海水中的自腐蚀和电偶腐蚀行为,并结合质量损失和腐蚀形貌研究阴阳极面积比对电偶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2种金属的自腐蚀电位相差600 mV,电偶腐蚀倾向严重。当二者发生电偶腐蚀时,不锈钢作阴极,船体钢作阳极。随着不锈钢与船体钢阴阳极面积比的减小,船体钢的腐蚀速率和平均腐蚀深度减小,不锈钢的腐蚀形貌则不受面积比的影响。结论 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增加阳极材料面积的方法来降低电偶腐蚀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