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石榴石是花岗岩类岩石常见的副矿物之一。研究工作表明,石榴石的成分特征反映了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其成岩成矿作用的物理一化学条件。因此,在花岗岩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矿床的研究中,石榴石的成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花岗岩类岩石的石榴石成分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提出了有意义的见解。现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只讨论与花岗岩类存在密切关系的夕卡岩型钨矿床。原生锡矿床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与还原(低f_(O_2))型花岗岩类有关,在这类花岗岩中,通常有特别高的钨(和氟)。但是,逆定理却不成立,因为只有某些钨矿床才伴生有高含量的锡和氟,其他的钨矿床没有锡,很少或没有氟。本文的目的是讨论这种二分类法,并证明像矿床的氧化态(f_(O_2))这样一些重要参数与伴生的花岗岩类有关。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类岩体与金矿床存在着密切的空间联系,其成因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随着地质资料的积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尤其是金矿床同位素定年技术的进展,传统观点受到了严峻挑战。成岩成矿的时代与时差、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等确定金矿床成因类型关键因素的综合研究表明,有密切空间关系的金矿床与花岗岩类岩体之间,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并无直接的成因联系,金矿床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是与大气降水或建造水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粤东燕山期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主要有早、晚两期,分别由火山岩与二长花岗岩及火山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组成,两期的火山岩与花岗岩之间均为部分熔融关系,早期火成岩的源岩以沉积岩为主,晚期火成岩以火成物质占优势。锡矿化可划分为锡石—石英期次、锡石—硫化物期次及硫化物—银、金—碳酸盐期次;钨矿化可分为黑钨—石英期次,白钨—硫化物期次及碳酸盐期次。据系统的矿物包裹体,成矿热力学、成因矿物学、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锡的矿化与早期二长花岗岩有关,钨矿化与晚期黑云母花岗岩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正> 许多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矿床常产于花岗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花岗岩类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为矿床提供了赋存空间,是反映成岩成矿作用的复杂地质体。  相似文献   

6.
岩石学中迄今除了花岗岩类的岩浆成因概念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假说。后者认为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过程是花岗岩类生成的决定因素。但是,“花岗岩化”假说的框子却容纳不下地球化学分析材料、实验材料,也解释不了地壳发育的一般问题。国内文献,大约20年前在Н.Г.苏多维科夫(1950)  相似文献   

7.
列举了与锡-钨矿床紧密伴生的两个花岗岩块在年龄、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新资料。指出了这两个花岗岩块不仅在稀有元素含量方面而且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成分方面都与外贝加尔、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滨海地区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标准稀有金属花岗岩十分相似。所研究的锡霍特山中部的晚白垩世稀有金属花岗岩,是从富含稀碱金属、挥发性元素和金属元素(Sn、W、Nb)的岩浆熔体中结晶出来的。花岗岩块具分带结构、该岩块周围存在接触晕,花岗岩的石英中含有熔融包裹体以及其他一些特征表明,所述花岗岩为岩浆成因。 锡-钨矿化与稀有金属花岗岩具有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 国内外对花岗岩类的研究,历史悠久且卓有成效。近十余年来人们广泛地开展了对花岗岩类的新研究,故其成果又有新的发展。以对花岗岩类的成因观点而论,至少有五种以上,即岩浆说或称岩浆分异说,也是传统的经典说,还有重熔说或断裂重熔说,花岗岩化说,沉积说以及火山说等等。而对于花岗岩类的各种划分方案,更是目不暇接,其中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熟知的,举其要者有:壳源型,幔源型,壳幔源型,S型,I型,A型,磁铁矿型和钛铁矿型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35年以来,土耳其在铁、铜、铅和锌已逐步进行了探查,而对钨和钼矿床的研究与勘探却有些忽视。因而钨和钼矿石的产量至今还很低。 近来,对德米柯伊-斯库帕萨(Cu-W-Mo)、格菜米克(W-Mo)、查克达吉(Mo)和克班(W-Mo)等地区的钨和钼矿床已开始进行勘探设计。 现已发表了许多有关土耳其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但其中却没有一篇论及矿床成因的文章。本文拟对地质年代学资料加以综述,并讨论它与各地块和各成矿省的地质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浮梁县朱溪钨铜矿床花岗岩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4):276-284
继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地区发现并查明了世界最大的钨矿之后,近年来在江西省浮梁县朱溪地区又发现了具有世界级资源潜力的钨铜矿。通过分析浮梁县朱溪钨铜矿床隐伏成矿花岗岩的区域构造背景、岩石学特征、围岩蚀变、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探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朱溪花岗岩具有密切关系,朱溪花岗岩既不同于S型花岗岩,也不同于I型花岗岩,这种壳幔混杂与地层叠覆—壳层同熔型岩浆系列的过渡成就了朱溪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查明了以磁铁矿类副矿物为特征的岩浆期后的改造:杂质元素的重新组合和相成分的改变。确定了: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中生代岩浆作用外围地区的花岗岩中,这种磁铁矿的改造特点与具有Ta-Sn-W矿化专属性的较早期花岗岩类分布区内部相比,决定于温度-压力条件的稳定性低和氧逸度大。在花岗岩类分布区内部的磁铁矿中有高含量的锡析出。  相似文献   

12.
<正> 早先曾对夕卡岩型白钨矿矿床花岗岩类岩石中的黑云母进行过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说明采用研究法对花岗岩类进行钨矿化远景评价是可能的。在文章中曾强调指出,第一和第二类碱性花岗  相似文献   

13.
某铀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北缘,武夷山后加里东隆起西翼,赋存在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体的接触带内,以储量大、品位低而著称。因而对该矿床的成因研究,长期以来为人瞩目。本文主要以同位素资料为依据,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试图对它的成矿模式作一探讨。 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受NE向桃山断裂、罗坑断裂为主干断裂并为它们所夹持的打古寨岩体和罗布  相似文献   

14.
<正> 许多脉型铀矿床与过铝质白云母花岗岩有关,它们产在石英明显丢失、碳酸盐和氧化物大量带入的蚀变带中。这类矿床在法国遐迩闻名。那里的蚀变带由于石英含量的减少,被命名为“浅成正长岩”,而这种蚀变带在全欧洲海西期花岗岩类中都有产出,最近在新斯科舍也发现了类似的矿床。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于1975年开始进行成岩实验研究,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高温高压和含水条件下进行的岩石(花岗岩)实验研究。获得了四条初熔曲线,其中两条是国际上尚未做过的(锂云母钠长花岗岩与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以后,国内各单位也陆续仿此进行花岗岩的实验研究,所获结论,基本上和我们的结果一致。花岗岩初熔曲线实验结果为当时争论的问题,即华南花岗岩的成因究竟是花岗岩化还是重熔,提供了实验证据,支持了重熔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正> 金矿化作用和花岗岩类岩浆作用的联系问题,在任何一个金矿省均未得到最终解决。有关含金岩浆的形成条件及其标志问题,仍然是有争议的。这就要求人们在研究已知的特别是那些在地质-地球物理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诸方面,在岩浆作用与金矿化作用的联系和金矿化相对于岩浆体的分带性等方面研究得最多的一些对象时,寻找新的途径和分析方法。别列左夫斯基矿床就属于这类研究得详尽的对象之一,它产于穿过沙尔塔什花岗岩类岩体附近沉积-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于花岗岩成因及其伴生矿化之间的关系的解释,导致建立一个使科学家能够区别矿化与“无矿”花岗岩的标准。本文回顾了本研究领域最近,尤其是在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6号专题——“与酸性岩浆作用伴生的矿化作用”——开展以来在野外、分析及实验方面的进展。作者提出了几种模式来解释形成工业矿床的锡及其伴生金属的运移和沉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与钼矿床所有基本成因类型有关的花岗岩中钼的地球化学问题,许多研究者已作过讨论。尽管如此,但是对于这一问题尚有许多不清楚之处,特别是在不同岩石类型中钼的含量、成因上有联系的岩石和矿物系列中钼的分布特征以及钼的赋存形式等方面。这就有碍于建立内生钼矿床的形成模式和确立它们预测的科学依据。笔者获得的新的研究成果,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现已发表的有关花岗岩中钼含量的资料很不一致,测定值也很分散,从>0.13到7.7克/吨,多数在1.5克/吨左右。据П.Курода和Э.Сандел(1959)报道,  相似文献   

19.
<正> 不同种类的石棉矿床所处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它们所属的成因类型:温石棉—热液型,直闪石石棉—变质型,纤兰闪石石棉—远成热液型(层状、非岩浆成因)或变质型。 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温石棉矿床的形成同花岗岩类对超基性岩的接触影响有关,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其形成同超基性岩的自变质作用有关。有人认为直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锆石形态学的详细研究为基础的花岗岩岩石成因分类方法。虽然不能说将解决所有令人感兴趣的和困难的花岗岩问题,但是这个方法是在十多年的研究和观察基础上提出来的,可以认为它能将有关这个课题的各种流行的理论和假说具体化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