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统计,70%~80%的事故是由于职工思想麻痹,有章不循,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习惯性违章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了图快图省事,违背安全规程要求,从事作业。在生产过程中,职工知道设备有缺陷,也明白违章操作是不安全行为,但总想闯一关,心怀侥幸,不愿接安全规程去做。结果,轻轻松松放过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个人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在企业安全检查中,经常会发现工人在工作场所不戴安全帽,登高工作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特别是 2 0 0 0年以来重大、特大事故屡屡发生。据分析统计 ,大多数事故属于责任事故 ,主要原因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疏于管理、监督不力造成的。因此 ,把反违章工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违章的概念按照违章的性质划分 ,大致可分为违章作业、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从违章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要 ,可分为一般性违章和严重性违章。从违章者的思想、心理、习惯等角度 ,可分为偶然性违章和习惯性违章。违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比较普遍并且危害较大的主要表…  相似文献   

3.
班组是安全工作最基层的贯彻执行单位,而事故又往往出在班组。大多数的事故是人为造成的。如何控制班组少发生或不发生事故,谈以下几点看法。 对班组违章者来说,有两种违章。一种受某种动机支配,主要表现有:片面追求或突击生产任务,超高定额冒险违章;荣誉感好胜心逞强违章;想省事图方便侥幸违章;有某种刺激或金钱诱惑违章;好奇心理驱使违章;虚荣心爱面子从众违章等。另一种受主观意志支配,主要表现有:劳动疲劳过度所致;思想情绪失常所致;作业环境恶劣所致;习惯性操作所致;安全知识贫乏所致;  相似文献   

4.
违章操作,现在的确已经成了分析安全事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要原因了。甲企业未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就 安排上岗,致使氯气泄漏时员工不知所措,造成多人中毒,最终的原因分析是"违章操作";乙集团公司员工从脱焊的 旋梯上掉下来摔死,也将责任算在"违章操作"上;还有导致200多人死亡的开县井喷事故,原因还是工作人员"违章 操作"……在很多故事中,我们不排除有违章操作的行为。但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是否想到,在设备老化、没有安全保 障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如何操作才不违章呢?在员工未经培训,连起码的生产操作常识都不懂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突发 事故呢?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发生了事故又怎么算是违章操作呢?  相似文献   

5.
姚波  马海啸 《安全》2001,22(6):38-39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塔机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因此而造成的重大事故也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和2000年,全国发生塔机事故300余起,死亡370人,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25起.分析目前国内塔机重大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由于设计原因引发的事故约占10 %;这部分塔机设计时未完全执行<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安全性能差,技术落后,造成塔机先天缺陷.2因制造原因引发的事故约占20%;这些塔机制造质量差,关键部位错用材料,焊缝质量差等.3因使用不当原因引起的事故约占70%;主要是不严格执行<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违章操作,违章装拆.  相似文献   

6.
把违章当作事故处理是否合理?员工的违章操作常常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杜绝违章操作现象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一些企业提出,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要求,杜绝员工违章操作,提升员工安全意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定将员工违章行为当作事故进行处理。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规定“过犹不及”,不仅增大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造成员工抵触心理,而且实施起来困难,缺乏相应的标准。您认为,把违章当作事故处理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如何实施?如果不合理,应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城乡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呈现高质量、高层化及快速化趋势.塔机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重大事故也不断增加.据统计,1999年和2000年,全国发生塔机事故300余起,死亡370人,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25起.分析目前塔机重大事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由于设计原因引发的事故约占10%;这部分塔机设计时未完全执行<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安全性能差,技术落后,造成塔机先天缺陷.2、因制造原因引发的事故约占20%;这些塔机制造质量差,关键部位错用材料,焊缝质量差等,给塔机种下事故的种子.3、因使用不当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约占70%;主要是不严格执行<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违章操作,违章装拆.  相似文献   

8.
部分企业员工自以为技术好,为图省事,时常出现习惯性违章。很多事故都是由习惯性违章造成的,所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习惯性违章。笔者建议从以下6个方面做好工作,可有效减少习惯性违章,保障安全生产。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部分习惯性违章是因为操作员工"无知者无畏",企业要加强教育培训,不仅要停留在简单的提醒层面,而是要通过因习惯性违章造成事故的视频、图片对员工进行视觉、心理上的冲击,最好附上事故受害人亲人的采访视频.  相似文献   

9.
违章操作是引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减少煤矿工人违章操作,需弄清其原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事故致因"2-4"模型,界定违章操作的定义和范围;其次,分析违章操作产生的认知过程,构建认知-行为理论模型;最后,分析应对行为思考环节失效的原因。以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分析煤矿工人的违章操作过程,对认知原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煤矿工人发生违章操作主要与个人安全认知水平有关,应对思考环节失效是导致其违章操作的最主要原因。针对这一原因,提出瓦斯爆炸事故违章操作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也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是建筑行业常说的一句话。它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统计,全国8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与违规指挥、违章作业有关。通常由于操作者的心理状态不佳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探讨、研究安全心理学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无疑是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1 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建立安全监督体系势在必行 2000年9月21日,我公司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造成三死一伤的严重后果,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工作及中油股份公司上市形象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起事故是因违章操作而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从事故原因分析中,我们认识到,正是因为在重点安全防范部位检修作业安全监督不到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终于酿成了重大责任事故;也认识到,在公司、分厂、车间三个层面上缺乏对安全生产及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使一些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形同虚设,职工违章操作和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违章指挥,得不到及时制止.原有的安全管理体系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督职能不突出,基层生产单位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管理还有工作死角和漏洞,这是在重组改制后,新的生产运行体制需要尽快完善的重点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12.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句建筑行话不仅道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权威机构统计,全国8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与违规指挥、违章作业有关,造成事故往往不是操作者不会操作,而是操作者的心理原因在作祟.因此,探讨、研究安全心理学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无疑是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环境及管理上的缺欠。据资料介绍,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工伤事故占80%左右。我区工矿企业1986~1987年间共发生死亡事故35起,其中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26起,占74.3%。这26起中,直接因违章引起的有24起,占94%。可见,在现阶段认真分析违章致因,研讨预防对策,对实现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这“三违”是违章的主要表现形式。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乃至消灭违章,达到减少人为事  相似文献   

14.
<正>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考核中,根据各类违章行为可能直接引发的事故,对违章者视同已引发相应事故进行处罚。有人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员工重视安全。但也有人认为,如此考核过于严苛,很可能致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对企业来说,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是会促进员工重视安  相似文献   

15.
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但从事故分析看,85%~90%是由于操作人员违章和误操作引起的。通过对违章人员调查和事故案例的分析表明,违章时的心理状态有以下6种:1-习以为常、麻痹侥幸心理由于把自己的工作习惯当作经验,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不重视规章和规范。有这种心理活动时,违章人的头脑是清醒的。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客观条件的复杂性,结果发生事故。2-情绪干扰心理如人逢喜事精神爽,高兴、满意、愉快,使人观察敏锐,反应迅速,动作灵活,操作准确(但也不能排除乐极生悲)。相反,当操作人员在心情不舒畅的心境下进行作…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生产中属于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其中违章指挥约占10%左右)。因此,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是减少事故发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港机操作人员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港机操作人员不安全心理因素的防止、控制方法及纠正各种违章肇事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港机操作人员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港机操作人员不安全心理因素的防止、控制方法及纠正各种违章肇事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培训前的调研中有个别学员反映出如下看法认真执行安全规程的人是胆小怕事按安全规程操作多麻烦我违章那么多次不是也没出事故嘛! “别人这么做也没出事不要紧当初我为生产不顾一切负了伤还算我违章一点功劳没有还要受罚? 这些想法反映出造成许多事故发生的心理因素省事心理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付出获取最好的效果。但在安全生产方面却常常引起不良后果许多因违章造成的事故都是在嫌麻烦图省事省力气少出汗走捷径等心理作用下发生的殊不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才是既省力又省事还出效果的真正捷径;因为安全规章制度都是前人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去验证。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包括事故现场的设备状况、预防措施、防护用品、环境条件等。内因包括操作人员的技术、心理活动及精神状态等方面。从事故统计情况看。85%--90%的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违章和误操作引发的。通过对违章人员调查和事故案例的分析表明,违章时的心理状态有以下六种:1习以为常、麻痹侥幸心理由于把自己的工作习惯当作经验,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忽视规章和规范。有这种活动时,违章人的头脑是清醒的,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客观条件的复杂性,结果发生事故。2'be绪于扰心理如人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